科教科指导实践教学在医学生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2012-04-10 07:56赵瑜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医德医学教育职业道德

赵瑜

(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科教科,广东 荔湾 510170)

医学是保护与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及实践活动,也包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学是属于“人体科学”,它具有明显的形态性、实践性较强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微观世界较强的理论性,体现了医学教育的特殊性[1]。教师对学生一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组织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技术操作训练,对学生进行医学技能的培养。由于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许多临床知识和经验绝非文字和语言所能完全表达,而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去心领神会。医学生将来工作服务的对象是人,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实习课势必要在人体上或部分通过模拟的方式进行实践。因此,医学教育的教学过程、医院科教科指导的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正是对医学生进行良好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的关键。

1 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时期,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医学职业道德,是在一般社会道德基础上根据医学专业的性质、任务及医疗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对医疗工作者提出的医学职业标准和医疗行为规范;是医务人员用于指导自己言行,调整医患之间、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判断自己和他人在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医疗管理、医学科研等实践过程中行为是非、善恶、荣辱和褒贬的标准。

2 实践教学中培养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医务工作者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也是掌握和应用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技巧、做好本职工作的原动力。针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医疗事件的发生,人们对医务人员产生了信任危机等,使医学生对他们所学专业知识及将来的工作产生怀疑,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不仅开设了职业道德教育专业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培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渗透于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和基础能力的提高之中,以提高求知能力作为学生自觉养成职业道德行为,培养其责任感;而对于不了解、不热爱自己所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种组织形式,体现了医学教育实践性的特点。教学计划中实践教学环节多和时间长,这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尤其是专业素质培养和训练的重要阶段。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学科实验、实习活动时,首先向医学生说明,作一名合格的卫生技术人员掌握专业技术的需要性,激发医学生的主动性、认真参与专业实践活动。通过活动借以扩大知识面、学会在实践中应用知识,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以及进行技术操作和技能训练。由于医学生最终研究、服务的对象是人,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一特殊性,所以在指导医学生进行观察人体模拟操作等技能训练过程中,始终要贯彻这个宗旨。这也要求教师实验选择得当,示教操作科学严谨。指导医学生全面、热心、耐心并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如指导医学生体格检查或注射操作或各种医疗无菌技术操作等基本功训练,要求医学生用科学态度和作风认真实践,同时也注意培养医学生学会合作共处、相互配合的风尚。

在口腔护理实践活动中,让两名学生分别扮患者与操作者。操作者着装整洁,仪表端庄,热情大方,与患者沟通取得合作,操作中一丝不苟,严格要求,富有耐心。然后两人对换角色,使学生亲身经历能做到换位思考,不嫌弃患者,把理论转变为实践,以能亲自操作而有成就感和满足感。医学生以科学态度和作风,认真实践、合作共处、相互配合,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以提高专业素质。每次实践活动完成后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将过程和结果用文字写出报告,以作考核评定成绩的依据和教学反馈内容。此外,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创造性能力的空间。心理学认为,人的兴趣的根源是人的需要,学习上表现对知识的需要,这种需要一般是潜能状态,可在教育下激发出来。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心里一个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一旦调动起来,对激发医学生技术操作的训练和技能的培养将十分有益。

3 实践教学中培养其责任感

道德责任感是医务人员在其职业活动中对本职工作和服务对象尽心负责的道德情感,是医务人员义务的具体化。医学生应牢记自己的神圣使命,在医疗实践中医务人员应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工作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对待患者要作到细心、耐心、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对病情尽快检查确诊;对治疗要高度负责,技术熟练;对危机患者要及时抢救等等。这些都是医务人员道德责任感的具体体现。众所周知,2003年肆虐中国大地的“SARS”属于近距离呼吸系统传染病,传染性极高,然而我们许许多多的白衣天使,抗击“非典”的在第一线,冒着的生命危险全力抢救患者,以自己无私无畏的高尚品德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战歌,成了医务人员高尚道德责任感的真实新照,全社会给与了高度的评价。

在实践教学中处处以德育人,适时灌输白求恩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南丁格尔的护理精神,使学生在实践中能带着体贴、关心、爱护的情感去完成每项专业技术操作和技能训练,始终以“修身成业,救世济人”为己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其次,教师应培养医学生的诚实与宽容。诚实这一美德体现为“慎独”,即要求医务人员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时能一如既往地按照操作程序与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各项工作,培养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科教科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医德教育

医德教育作为一种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医学生有特别重要意义。医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贯穿医学教育的全过程。医院的科教科可以在实践教学中适时组织学生学习讨论《医学生誓言》,让学生动手进行医疗技术操作和专业技能训练,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内涵[3],培养医学生热爱医学事业,激发他们对医疗工作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医疗服务的对象是人,医务工作者的医德医风和技术水平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危,也牵涉到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一个医务工作者,除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

能外,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才能担负起“防病治病,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医疗工作作风和崇高的医德修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医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1]董建文.医学教育手册[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40.

[2]李培春.西南民族地区高等医学教育研究[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2.

[3]朱冬红.加强护理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J].卫生职业教育,2005,23(8):76.

猜你喜欢
医德医学教育职业道德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司法职业道德》课的教学探讨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孙思邈医德思想发微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在弘扬职业道德中争创“青年文明号”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中职护生医德认知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