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重视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

2012-04-10 07:56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领导集体民生建设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民生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建国以来,中国的民生问题也得到了极大改善。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民生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民生理念和民生举措,在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科学总结建国以来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历史经验,不仅有助于探寻我国民生建设的基本规律,而且有助于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 我们党历来重视民生建设

从建国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心中都装着民生。毛泽东特别强调:“要把衣、食、住、用、行五个字安排好,这是六亿五千万人民安定不安定的问题。”[1]邓小平也曾郑重地告诫:“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江泽民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国人民过上小康生活,并逐步向更高的水平前进。努力增加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拓宽消费领域,引导合理消费。在改善物质生活的同时,充实精神生活,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胡锦涛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毛泽东到胡锦涛,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历史条件下的民生建设的思想,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经过不断地继承、发展、创新和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建设的思想,在解决民生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党对民生建设的高度重视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及一定的历史必然性。首先,重视民生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鲜明的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从毛泽东的巩固政权、改善民生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共同富裕,从江泽民的消除贫困、全面小康到胡锦涛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民生建设思想是在探索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中形成的,逐步推进并最终实现全面民生的民生建设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其次,重视民生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在要求。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对民生建设的艰辛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科学的、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与民生建设思想相一致,体现了执政规律和时代的要求。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民生建设取得初步成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愿望得以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指导下,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日益富裕。江泽民与时俱进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为实现人民群众民生需求而努力奋斗[3]。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中国共产党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在逐步完成民生建设各项目标的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

再次,重视民生建设是国情的现实需求。中国有着几千年封建历史,经济文化也十分落后,毛泽东将当时的中国现状描述为“一穷二白”,在这种民生凋敝、百废待兴的状况下进行民生建设,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但因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认识和决策上的失误,阻碍了民生建设的步伐,面对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民生现实,如何改善这一现状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身上。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深刻的认识到,民生状况还不甚理想,贫困问题在不同人群和不同地区依然大范围大面积存在,以反贫困为核心的民生建设刻不容缓。胡锦涛更坦诚地分析了新时期新阶段民生建设遇到的新问题,如党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等问题依然突出,科学发展的民生观应运而生[4]。

2 党民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历史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在“一穷二白”基础上起步的民生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初步民生建设成果,也形成了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民生建设的理论。新中国成立伊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民生建设进行了总体布局和指导,指出民生建设要以实现良好的民生状况为目标,以现实的社会状况为出发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为目的。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初步建立的基础上,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这从根本上奠定了民生建设的政治保障基础。“四个现代化”和“两步走”的民生建设战略,为建国初期的民生建设勾画出了一幅宏伟蓝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拨乱反正,重启了中国民生建设的正确道路,丰富和发展了党民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民生建设的转折点。邓小平在分析总结了建国后民生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改革开放为契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出了共同富裕的民生建设新目标。历史实践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正是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大力发展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不仅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而且初步实现了小康,人民热切企盼的富裕愿望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视角转换后的民生建设成绩初步显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按照时代发展和人民需求,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民生建设新目标。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民生建设工程开拓创新,反贫困、扶贫开发工作成为民生建设的重点内容,民生建设的工作由此得到全方面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成就显著,地域差异不断缩小,反贫困工作取得巨大成绩。

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和人民群众对民生建设的更高要求,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又为民生建设树立了一面新的旗帜,以建设民生为出发点,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重大部署,民生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新农村建设的实践,农村民生建设从多层次展开,广大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民生建设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3 党民生建设的基本经验与启示

3.1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于指导民生建设实践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我们党民生建设的实践证明,每次理论上的飞跃都会带来全党理论水平的提高,民生建设也会取得新的成绩[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继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新的实践,深入探索民生建设的基本规律,为民生建设的具体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建设理念,民生建设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6]。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高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旗帜,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民生建设评判标准,民生建设的指导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三个有利于”把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始终依靠人民和为人民谋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把经济发展的成果应用于民生建设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集中体现了邓小平以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标准的民生建设思想。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对党和政府全面推进民生建设工作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它更加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化和发展了党的民生建设思想,为进一步推进民生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新的历史时期,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以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对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形成了有着深刻内涵和时代特色的科学发展观的民生建设指南。从一定意义上讲,科学发展观实质上就是科学进行民生建设的发展观,蕴涵着丰富的民生情怀,为新时期、新阶段的民生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南[7]。

3.2 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握民生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其中最基本的是生活资料方面的需要,揭示了民生建设离不开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是进行民生建设的基石。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强调经济的发展,牢牢抓住现代化建设的主题,把经济建设为作为民生的中心支点。新中国是在旧中国的烂摊子上建立起来的,发展是改变当时中国“一穷二白”面貌的根本途径。毛泽东从当时的国情出发,认为中国的首要发展任务是实现工业化,“没有现代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人民的福利和国家的富强”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也应运而生。邓小平的全部理论都是围绕着发展而展开的,他指出,中国一切问题的解决,要靠自己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能是经济高度繁荣,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生活富足有余;只有发展才能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也只有发展才能解决诸如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教育问题、社会公共事业等民生问题。江泽民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经济是基础,解决中国所有问题,归根到底要靠经济的发展”并指出,要找到科学、合理、现实的解决民生问题的办法,必须把民生问题和经济的发展结合在一起通盘考虑。胡锦涛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经济发展和民生关系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着眼点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毛泽东到胡锦涛的党中央,都始终抓住了经济发展这个民生建设的关键因素。从提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到提出科学发展观,一直没有离开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进行民生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群众的民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提升,为我国当前和以后相当长时间内民生建设指明了道路[8]。

3.3 根据时代特色把握民生建设的重点深化内涵建设民 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从建国以来我们党民生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来看,民生建设想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不同时期民生建设的重点,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民生建设的目标和方针政策,进一步深化民生建设的内涵。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以解放民生为重点切入进行民生建设。通过艰苦的革命斗争,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起了新中国,破除旧的生产关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制度上解放了民生,建立起进行民生建设的制度基础,给予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权最坚实的保障。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发展民生为重点切入进行民生建设。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通过发展民生,扭转了改革开放前人民群众普遍贫穷的状况,不仅解决了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而且初步实现了小康。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以提升民生质量为重点切入进行民生建设。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全局,依据民生建设的规律,在发展民生这一层次的基础上提升民生建设的质量,通过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新“三步走”战略,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进行反贫困的重要实践,消除在发展民生时期产生的相对贫困问题。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以构建和谐民生为重点切入进行民生建设。构建和谐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对民生建设的思想的升华,是对提升民生质量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9]。

从党的民生建设的思想发展和历史进程中能清晰地看到,党根据世情、国情和党情的不断变化,适时调整民生建设的目标和方针政策,不断提高民生建设的目标,深化民生建设的层次,丰富民生建设的内涵。

3.4 高度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是民生建设的又一重要历史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党立足中国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继承了重视农民民生这一优良传统。毛泽东成功地领导了中国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向全党提出了“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的精辟论断,并要求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整个国民经济,农村民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都把民生建设与农村富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紧密联系起来。邓小平总结了我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反复强调:“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 ,始终把三农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切入点,反复强调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改善民生的极端重要性。在邓小平的推动下,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发展起来,农村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针对农业、农村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任务,江泽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立足点,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将农村民生建设提上日程。江泽民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根本之点。通过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我国农村的各项事业得以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民生建设正朝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健康发展[10]。

综上所述,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总是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民生建设的重要标杆。从毛泽东的“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到邓小平的“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从江泽民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到胡锦涛的新农村建设的实践,无不深刻体现了我们党执政为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民生情怀。重视和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是党民生问题的重要历史经验。

3.5 深化改革,为民生建设开辟新的道路 我国的民生建设成果是全党和全体人民智慧的结晶。建国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其形成与发展的现实基础。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民生状况大幅提升,事实证明,改革是党进行民生建设的强大内在动力。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改革开放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改革开放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依靠。

当前,改革开放的事业已经处于新的历史时期,社会总体上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转向发展型社会。回顾以往的改革仅仅是一个开端,随着民生建设向更高层次展开,改革将步入攻坚阶段,因此要在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思想指导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深化改革、靠体制创新,以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来赢得各项事业的新发展[11]。通过改革,理顺体制,化解矛盾,进行深层次的民生建设工作,才能切实做到改革发展为了人民、改革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从进行更深层次民生建设的要求来看,深化改革,应按照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的部署,重点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1)教育是民生之基,提高教育质量。2)就业是民生之本。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二、三、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二、三、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一、二、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8]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民生视角下的和谐社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0.

[9]青连斌.民生大于天——为什么要加快推进社会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

[10]《中国民生政策解读》编写组.中国民生政策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5.

[11]胡鞍钢.中国:民生与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5.

猜你喜欢
领导集体民生建设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
论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