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让爱洒满大山——记湖北省优秀资教生、巴东县沿渡河镇中心学校幼儿园刘章燕老师

2012-04-13 10:58◎/万
湖北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校服操场学子

◎/万 洋

2006年8月,刘章燕从长江大学毕业后,选择到巴东县最偏远的沿渡河镇童家坪小学任教。学校座落在连绵群山之中的一个小山村,距集镇20多公里,与重庆巫山、神农架交界。学生300多名,由于山大人稀,交通不便,上学最远的要走50多里山路,大多数学生在校住读。孩子们离开了父母的监护,衣食住行、头痛脑热,全部要靠老师照顾。

2006年11月,学校安排刘章燕担任政教主任兼少先队辅导员。她把全校学生的家庭情况作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在童家坪小学359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占了253名。其中,有25个单亲家庭,有6个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还有2名孤儿。这些情况触动着她,让她的心情难以平静。

于是,她便向以前实习的广东星艺装饰公司的姐妹们发出了首条求助短信,说出了想帮助学生的想法。没过几天,那些热心的姐妹们,便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将第一笔满含深情的400元捐款邮汇了过来。校长收到汇款单后立即带着她骑车到20公里外的小镇上将钱取回,发放到10个特困学生手中。

当她连夜把40元钱送到学生黄小珍家里的时候,黄小珍和奶奶正在柴房推磨,磨很沉,年幼的她和年迈的奶奶推得很吃力,她瘦小的身子只比磨把高一点点。刘章燕帮她们把玉米磨好后,把钱塞给了黄小珍,告诉她老师会一直帮助她。那天晚上,师生之间说了很多话,刘章燕还送给黄小珍一个有娃娃的钥匙扣。拿着钥匙扣,黄小珍笑得很开心。临走,她和奶奶一直送了刘章燕很远很远。当刘章燕快要翻过一个山头的时候,回望过去,久久站在那里的,仍然是黄小珍和她奶奶熟悉的身影。这是刘章燕家访的第一户。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特困学生的情况,刘章燕多次与校长和老师们到学生家里去家访,每次都要走好几十里山路,每次回来都累得筋疲力尽,很多次,她都要强忍着痛用针挑破脚底的水泡。可是,一想到那些生活在大山之中的贫困学子,她顾不得休息,与老师们一起连夜整理刚收集的资料。

风里来,雨里去,刘章燕行程300多公里,走访了70多个贫困学生、留守学生和残疾儿童家庭。她及时做好家访手记,并整理、编辑了反映贫困学子不畏困难,勤奋求学的宣传资料——《远山,在呼唤》。

童家坪小学引起了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由湖北大学师生共同捐助的衣物及部分现金运抵童家坪小学,学校在当晚的文艺晚会上,将这些饱含深情的衣物发放到300余名学生手中。后来,武汉市江岸区新村小学的全体师生,为童家坪小学捐赠校服400余件。在接下来的9月1日开学第一天,从未穿过校服的300多名山村学子,第一次穿上了整洁一新的校服,在大山深处,迎着朝阳,仰望五星红旗在童家坪小学的上空冉冉升起。此外,刘章燕还和其他教师成功地募集数万元资金,为学校铺建了1200平米的水泥操场,并配置了价值5000余元的体育设备。

家访密切了家校的关系。刘章燕的行动赢得了淳朴山民的广泛支持。在铺建水泥操场的前期,学校因为拿不出足够的工钱请工人平整地面,就发动老师利用周末来平整。可是,令她永远难忘的一幕发生了。学校附近的家长看到老师们在劳动,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过来帮忙。到了第二天,天下大雨,但是义务平整操场的队伍却越来越庞大,童家坪村不少村民都闻讯赶来。恶劣的天气阻挡不了村民火热的干劲,大家铆足了劲,干得热火朝天。顺着脸颊流下的,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这里面,有七八岁的学生,有70多岁的老奶奶。这位老奶奶拎着一个小木桶,步履蹒跚地装运着沙土。老师们怎么劝她都不回去,她说:“多亏这里的老师啊,娃子才有读书的福气。”在一起劳动的过程中,刘章燕第一次体会到学校、老师和家长、群众的心贴得这么近。

资教服务期满后,刘章燕留了下来,她被分配到沿渡河镇中心学校幼儿园。家访依然成为了她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家访给了她最朴素的教育体验:只要教师付出了真心,就一定能够收获真情。

猜你喜欢
校服操场学子
我们的操场
我们的操场
学校操场
杏林组曲·学子赋
锐角
下课了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今朝学子喜登攀
悠悠学子心,浓浓附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