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湖湿地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2012-04-13 16:52刘志华李建明时丽冉武大勇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衡水功能

刘志华,李建明,时丽冉,武大勇

(衡水学院 a. 生命科学学院;b. 教务处;c. 学报编辑部,河北 衡水 053000)

衡水湖湿地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刘志华a,b,李建明a,c,时丽冉a,武大勇a

(衡水学院 a. 生命科学学院;b. 教务处;c. 学报编辑部,河北 衡水 053000)

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多方面的价值.衡水湖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湿地生态系统较为脆弱、湿地污染较严重.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主要是: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规;加强监测和研究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加强保护衡水湖的高校合作研究;拓宽资金渠道.

衡水湖;湿地;可持续发展;对策

湿地既是一种资源,也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环境.人类在享受湿地带来美好环境的同时,却也在不断地干扰湿地,造成大量的湿地被破坏.据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估计,全球已有 50%的湿地生态系统从地球表面消失[1].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对湿地的研究,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加强教育和宣传,使之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一些保护性措施和建议,与大家商榷.

1 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

1.1 研究区的概况

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坐标范围为东经115°27′50″ ~ 115°42′51″,北纬37°31′40″ ~ 37°41′56″,位于京津冀都市圈南缘、华北平原东南部,距北京和天津均约为 200 km,处在环京津、环渤海、沿京九铁路的位置,在地理区位上被著名社会经济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位于黄金十字交叉处,又被称为京南第一湖.保护区面积约187.87 km2,衡水湖面积约75 km2,其中东湖面积约42.5 km2,西湖面积约32.5 km2,平均水深3 ~ 4 m,蓄水量近2亿m3.目前只有东湖常年蓄水,水源主要引自黄河[2]26-32.

1.2 研究区的重要功能

湿地的水陆过渡性使环境要素湿地中的耦合和交汇作用复杂化,它对自然环境的反馈作用是多方面的,并且由于自身具有强大的过滤作用而被冠以“地球之肾”之美名.

1.2.1 湿地的自然功能

湿地的自然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水量平衡、气候调节等方面.湿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特殊性在于有机质和许多元素从生物循环不断进入地质循环,这在沼泽生态系统中最为突出.湿地是地球上可以将CO2固定于地层之中的为数极少的生态系统之一,尽管它们向大气中释放一定量的甲烷等温室气体,但对于大气中碳的固定总量是显而易见的.

湿地对水量平衡方面的贡献是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由于湿地具有较强的蓄水能力,对河川径流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湿地的丧失会引起相邻地区的地下水位的下降、湖泊和河流淤浅、地表切割加强.湿地对气候的调节作用除体现在温室气体方面以外,它对温度和降水等方面的直接作用更为明显,在干旱地区尤为突出.

1.2.2 湿地的生物功能

湿地的生物功能主要体现在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由于湿地的水陆过渡性,为众多的生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场所.

目前,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共发现植物370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大豆的发现,对研究大豆遗传基因的变迁、改善大豆品质、提高衡水市大豆产量具有重要意义.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已发现昆虫 194种,鱼类26种,两栖爬行类17种,鸟类301种,兽类17种,浮游动物174种,底栖动物23种.其中最突出的是鸟类资源,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鹤、黑鹳、东方白鹳、大鸨、金雕、白肩雕7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灰鹤等44种.每年在这里营巢繁殖的夏候鸟有数10万只,以须浮鸥、黑翅长脚鹬等为主,越冬的灰鹤有3 000多只,雁类上万只[2]72-79.

1.2.3 湿地的社会功能

由于湿地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其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生活饮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渔业养殖等方面.目前,河北衡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原衡水发电厂)的水源便来自衡水湖.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湿地面积的逐渐减少,湿地的游憩娱乐功能和旅游价值越来越显著,进一步突显了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

2 衡水湖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水源的稳定性.水文条件能直接改变湿地的物化性质,进而影响物种组成和丰度、第一生产力、有机物质的积累和营养循环.在积水覆盖的条件下,其基质长期处于还原状态,限制了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较高的生物量得不到充分的分解,有机物质便以泥炭的形式积累储存起来.土壤-水界面的交互作用,使湿地土壤以还原性质为主的同时,在其表层有一薄氧化层,承担着湿地物质的化学转化和营养循环,构成湿地生态过程的重要一环[3].正是由于其系统结构对水文条件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湿地生态系统才显得如此脆弱,以致于一旦失去水,其系统面貌便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2.2 湿地水体的内源污染

由于湿地原有的物种结构发生了变化,生态平衡受到影响,湖内水生植物过度生长,衡水湖水环境朝着富营养化方向变化,使水面上形成稠密的藻被层,同时出现“水衣”现象,大量死亡的藻类物质及其他有机物沉入湖底,在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溶解氧,加上有机代谢产物的积累,引起大量需氧生物的死亡.每年 5—8月,衡水湖水温超过25 ℃的天数可达128 d以上,高温使得水体内源污染现象更为严重.

2.3 湿地水体的外源污染

衡水湖水源主要来自黄河,在黄河水入湖之前,尤其在雨季,周围的各种垃圾和污染物质如农药、化肥、生活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等流(渗)入不同河道,并最终汇入衡水湖而引起水体污染.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衡水湖知名度的逐渐扩大,旅游项目不断增加,观鸟赏花的游客日益增多,为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部分游客环保意识不到位,乱扔废弃物,对水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3 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09年 6月,“衡水湖保护与发展北京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参加论坛的全国政协委员、湿地专家和有关部委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把衡水湖湿地恢复和保护项目列为国家生态建设重点示范项目的建议》,温家宝总理、贾庆林主席和李克强副总理对《建议》分别作了重要批示,要求积极支持衡水湖的科学保护和利用[2]228.

3.1 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法规

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和法规,规范湿地和水资源的综合管理程序,为管理者和利用者制定行为准则,保证湿地面积不再减少,最大限度减少污染.并通过税收政策调控对湿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以及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对违规、违法行为给予相应的经济或行政处罚.

3.2 加强监测和研究工作

通过对湿地的全面调研,建立湿地资源数据库及湿地生态系统监测信息平台[4].结合衡水湖实际,深入、系统地掌握湿地生物的多样性、湿地的特征、功能价值及其动态变化,为湿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同时做好长期开展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

3.3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环保意识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公众教育活动,普及湿地保护和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知识,比如,设置户外宣传牌、印发宣传画册、利用各种媒体进行专题报道等.对景观资源丰富、旅游潜力高的湿地区域,可建立湿地类型的公园开展公众宣传教育[5],提高公众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价值和效益的认识,使人们懂得湿地保护是造福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从而增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自觉性.

3.4 加强与高校合作

对衡水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的研究,衡水学院有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绝对的地理优势,并且有从事动植物资源研究、淡水生态学和湿地生态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衡水滨湖新区管委会在对现有职工专业培训的同时,可以和衡水学院搭建合作平台,委托他们培养湿地保护人才,培养一批技术骨干力量和后备军,为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能够长期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3.5 拓宽资金渠道

湿地保护和管理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衡水湖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刚刚起步,所以这不仅仅需要当地政府以及上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国际上一些友好组织的支持和援助,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4 结语

合理保护和恢复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促使其可持续发展,对有效保护湿地生物资源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拯救一些濒临灭绝的生物物种,充分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以及衡水地区的用水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直接或间接作用.

[1] 杨新林,刘赞锋.深圳湾红树林湿地面临的威胁与保护策略[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0,6(2):35-36.

[2] 张彦增,尹俊岭,崔希东,等.衡水湖湿地恢复与生态功能[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3] 刘厚田.湿地生态环境[J].生态学杂志,1996,15(1):75-78.

[4] 廖远芳.莲花山白盆珠湿地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0,6(3):35-37.

[5] 彭有轩,熊汉峰.湖北省湿地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湿地科学与管理,2009,5(3):50-52.

Cou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ngshui Lake Wetland

LIU Zhi-huaa,b, LI Jian-minga,c, SHI Li-rana, WU Da-yonga
(a.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b. Education Administrative Section; c. Editorial department, Hengshui University, Hengshui, Hebei 053000, China)

Hengshui Lake wetland is valuable in many aspects. The major problems facing it are the weak ecological system and serious pollution. The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ngshui Lake wetland are to formulate appropriate systems and regulations, strengthen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increase publicity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trengthen university cooperative research on Hengshui Lake protection and broaden the sources of funds.

Hengshui Lake; wet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X3

A

1673-2065(2012)01-0008-03

2011-03-15

2011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201105A)

刘志华(1971-),男,河北景县人,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理学硕士;李建明(1964-),男,河北枣强人,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理学硕士.

(责任编校:李建明英文校对:吴秀兰)

猜你喜欢
衡水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衡水鸿昊企业有限责任公司
衡水学院赋
适宜衡水的梨品种筛选试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衡水分行
衡水专场(二)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