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阈下网球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探析

2012-04-13 16:52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网球主体运动

金 庆 凯

(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哲学视阈下网球文化内涵及其社会功能探析

金 庆 凯

(皖西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从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内涵着手分析,网球文化是网球运动主体以网球实践活动为载体,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以及主体的行为方式和全部的物质产品.网球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4个层次构成,不仅具有其自身的教育、娱乐、健身等本质功能,还不同程度地具有经济、政治等非本质功能.

网球文化;内涵;社会功能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跨入新世纪,回顾以往大量的事实,表明全球竞争继资源、资本、技术、人才和信息之后,已经进入文化竞争时代,文化和文化战略在 21世纪将主导全球竞争,并预示着全球的发展趋势.而文化范畴内的体育文化在消除偏见、实现对话、克服狭隘因素、增进友谊等方面有着其它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体育文化具有维系人类健康,满足人类需要、享受和发展,实现人类自我创造的现实意义.作为体育文化下的子文化,网球文化日益显示出了巨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而从对网球文化的相关研究来看,仅有几篇对网球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的经验描述,但“网球文化”这一词被大量使用在文献中作为确定的理论依据,是不科学的.因此,对网球文化的研究必然显得更为迫切.

1 对文化和体育文化的认识

长期以来在文化研究领域,对文化的定义是艰难的,这主要反映在文化定义的众说纷纭及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方面.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 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1].”此后,学者们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各学科、学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赋予文化以不同的定义.关于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竟然已经多达200多种的定义.文化定义本身成为一个有趣的、争论不休的学术现象.笔者认为,“文化”最根本、最深刻的涵义是——人化.一切“文化”的含义都是从这个根本涵义发展、引申而来的.或更理论化地表述为——“人们(个人和群体)积淀在自身心理、意识及各类行为中的人化状态和内在活动模式”,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体育运动词汇》中对“体育文化”的定义是:“体育文化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练习和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而有些人认为:只有和书本、脑力劳动结合在一起的事物才是文化,而体育是体力活动,不是文化.这种认识是狭隘的“文化观念”造成的.体育的英文词汇正规使用的physical culture的意思就是“身体文化”.在国外,大多数西方人都是把体育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的.为什么说人类的体育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呢? 有学者认为最主要的论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在体育现象中的活动具有后天获得性特征;二是体育现象中具有文化结构中3个层次的完整结构.体育文化显然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不局限于人们对健身运动技能的认知和掌握,而是一种体育思想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对人类体育文化发展可以发生作用的影响力,是一种在文化层面上对新的人的生存方式的理解和把握[2].

2 网球文化的界定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认为“网球文化”是网球运动主体以网球实践活动为载体,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以及主体的行为方式和全部的物质产品.网球文化是由网球运动主体创造的,不是与生俱来的.而网球运动的主体是指与网球运动相联系的有意识、有目的、进行网球实践活动的人或社会群体.网球文化必须与网球运动主体的实践活动相联系,脱离“人化”而谈网球文化,会使网球文化成为空中楼阁,它必须从运动主体中汲取营养才能不断繁盛.网球文化不仅要满足人类对自身“身、心、智”的塑造,实现自我创造和自我超越,还要不断满足人类的社会需求,建立与之相应的规范体系与价值体系,才能实现网球文化能被全人类所认同、接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文化的本质即人化,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不同形态的创造物,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3].网球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组成部分属于文化范畴,它的本质就是网球运动主体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客体,将自我化入网球实践活动中,形成了包括网球运动主体创造物以及主体积淀在自身心理、意识及各类行为中的人化状态和内在活动模式,它们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将这些“客观存在”作为我的东西来占有的连续活动.

3 网球文化的构成

从文化的构成来看,有人将文化表述为这样 3个层次:表层——人类的各种产品;中层——规范与价值观;内层——基本判断[4].另外的观点是将文化构成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3个层次.基于此类观点,笔者认为网球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4个方面的层次构成.

物质文化.网球文化的表象层,是网球文化的物质基础.它是由网球运动主体在认识、改造、适应和控制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表现为网球运动的全部物质产品,以及创造这些物品的手段、工艺、方法等.如网球报纸、杂志、纪念品等,这些都是网球文化特定的物化形式.

制度文化.网球文化的规范层,是网球运动主体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进行整合和调控而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它包括网球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这些规章制度所遵循的理念,包括网球人力资源理念.如在网球运动中形成的网球比赛规则;由特定的网球主体建立的网球组织等等,都属于网球文化制度层面的内容.

行为文化.网球文化的活动层,包括运动主体以网球实践活动为轴心的各种行为方式、业余生活方式和文化实践活动等.它展示着运动主体的风貌、行为、情操等.网球比赛中观众要保持礼貌的风度,冷静地观赏比赛,只在得分之后才对队员的出色表现报以掌声,观众以自身文明的举止体现了一种行为文化.

精神文化.网球文化的观念层,是网球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网球运动发展的精神动力.主要以心理、观念、理论的形态存在.它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存在于运动主体心中的网球文化心态、心理、观念、思想、信念等.二是已经理论化对象化的思想理论体系,即客观化了的思想.

网球文化的每一层面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价值和所要完成的任务与目的.首先,网球文化的物质层为其它各层提供物质基础;其次网球文化的精神层为其它各层提供思想基础,是网球文化的核心,具有导向作用;制度层约束了其它各层的建设,是网球文化的关键与枢纽,没有制度层的保障,其它各层就得不到有序的发展;行为层是其它各层的外在表现和载体,因为运动主体是它的主要实施者,行为层的意义在于为其它各层的实现架构了舞台.这4层互相作用,共同形成网球文化的全部内容.

4 网球文化的功能

运用逻辑推理法,认为网球文化作为体育文化的一部分,网球文化也不同程度地具有体育文化所应有的功能.当今关于体育文化的功能主要表述为狭义的社会功能,也有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把体育文化的功能表述为体育文化的生物功能和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其中主要观点有以曹湘君教授为代表的体育“六大功能”和以鲍冠文教授为代表的体育“三大功能”之说[5].笔者从体育文化的功能角度着手,认为网球文化的教育、娱乐、健身这3个方面的功能,是文化的本质功能,而体育文化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等功能则视为体育文化的非本质功能.

网球文化的政治功能.国际性的网球比赛,不仅是场上运动员个人之间的角逐,而且可以说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象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6年澳网公开赛中国女双的两次登顶,更彰显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赢得了国际尊重,通过网球文化的政治功能,更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网球文化的经济功能.随着网球运动普及与发展、网球文化的日趋成熟,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网球运动,促进了网球需求的不断提高.网球消费的逐步增加,推动了网球运动逐步实现产业化,实现了网球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网球文化的教育功能.网球文化的教育职能,不仅突出地表现为网球文化已广泛地被植入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之中,尤其是西方国家,不仅是促进儿童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手段,而且重要的是在人的一生中,网球文化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教育作用.网球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现在促进身体技能的形成和优化;发展适应能力;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等方面.

网球文化的娱乐功能.网球文化在促进运动主体追求健身价值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娱乐.人们不仅从网球运动中获得愉悦,还可以通过观赏网球比赛、阅读有关网球报道获得愉悦;通过投身于群众性的网球活动中,感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带来的快乐.

网球文化的健身功能.网球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网球的运动主体通过网球实践活动来达到健身目的.健身的方式多种多样,而网球以自身高雅、时尚的文化属性吸引着人们投身于网球运动,不断促进网球活动爱好者增强体质,提高网球运动水平,潜移默化中达到了健身目的.

5 结语

随着网球运动在我国的日益普及与发展,网球文化的感染力也逐渐增强.对网球文化的深入探究,为人们更好地认识网球运动,使网球运动在我国更快速、合理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内涵着手,认为网球文化是网球运动主体以网球实践活动为载体,建立的一整套规范体系和价值体系,以及主体的行为方式和全部的物质产品.它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4个层次构成.它不仅具有其自身的教育、娱乐、健身等本质功能,还不同程度地具有经济、政治等非本质功能.

[1] 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6.

[2] 体育文化导刊编辑部.体育文化论[J].体育文化导刊,2001(5):1.

[3] 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17.

[4] 范东生.文化的不同层次与翻译标准[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67-72.

[5] 赵路生,杨军.浅谈体育娱乐在体育功能中的体现[J].科技资讯,2008(8):230.

(Key word:tennis culture; connotation; social function

The Research on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Social Functions of Tennis from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

JIN Qing-ka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West Anhui University, Liu’an, Anhui 237012,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notation of culture and physical culture, tennis culture is a set of normative system and value system established by tennis entity taking the tennis practical activity as a carrier, and is also the entity’s behavioral pattern and all material products. Tennis culture, which consists of material culture, normative culture, behavioral culture and spiritual culture, possesses not only such essential functions as educational, recreational and fitness functions, but also such non-essential functions as economical and political functions to some extent.

G845

A

1673-2065(2012)01-0079-03

2011-10-26

金庆凯(1979-),男,安徽巢湖人,皖西学院体育学院讲师.

(责任编校:卫立冬英文校对:吴秀兰)

猜你喜欢
网球主体运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网球究竟是什么颜色?
腰痛不用愁,网球来帮忙
不正经运动范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