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医院移动护理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2012-04-17 03:20段昌奉张巨发熊海浪
中国医院 2012年11期
关键词:病区智能手机自动

■ 唐 雄 段昌奉 张巨发 陈 兰 熊海浪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护理系统已成为护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移动护理将医院信息系统的触角延伸到病人床边,护士在病人床边确认病人身份、查询医嘱、确认护理执行、采集生命体征信息,录入护理记录,提高了护理效率和护理安全性[1]。移动护理的目的是优化护理工作流程,需要选择正确的设备,开发合适的应用。

1 传统基于PDA的移动护理系统不足之处

1.1 PDA移动护理系统对无线网络要求高

基于PDA的移动护理系统不支持离线业务,导致系统对无线网络要求较高。目前市面上PDA操作系统主要采用Palm系统和微软Win CE系统,由于操作系统的特殊性,几乎所有的医疗厂商都没有在PDA上内置本地数据库,这就使得系统对无线网络的要求近乎苛刻,可以说一旦离开了无线网络,系统就无法运行,这无疑会严重影响到移动护理系统的可用性和稳定性。同时,由于缺少了本地数据库这一中间环节,PDA须实时与护理数据库保持连接,这样势必占用了有限的无线带宽,直接影响了PDA终端应用程序的响应速度;而且脱离了本地数据库的支撑,数据的安全性也有影响,一旦护理数据丢失也会缺少一个恢复数据的渠道。

1.2 PDA价格高昂

PDA单机价格近万元,工业级PDA价格一般都在万元左右,一家30个病区的医院,按每病区配5个PDA计算,光购买PDA的费用就达到150万元,如此高昂的价格,使得不少医院望而却步。很多医院为节约费用,只得给病区少配置PDA,结果导致病区护士争抢PDA用,一旦出现PDA损坏的情况,病区就只得恢复到手工模式,直接影响了系统的应用效果。

1.3 PDA屏操作不便

PDA屏不支持手动触摸,操作不便。PDA的输入方式是以触控笔及手写辨识为主,引起输入不易[2]。特别是当输入项目较多,PDA屏需上下移动时,操作更不方便。

1.4 PDA屏幕信息展现不够直观

PDA屏幕较小,信息展现不够直观。PDA屏一般为3.5寸,碰到护理记录单的某些项目(如导管及引流等)选择项较多时,信息在一个屏上显示不全,导致护理人员的信息获取受限。

2 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移动护理系统的优势

2.1 Android智能手机价格适宜

Android智能手机价格便宜,单机价格仅千元左右。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其价格也是一路下降。现在市面上很多品牌(如华为、MOTO等)都推出了4.3寸屏的价格仅千元左右的Android智能手机。由于终端成本的大幅下降,使得护理人员人手一台移动护理终端成为可能。

2.2 系统支持离线业务

通过应用Android系统内置SQLite数据库,使得系统对医院无线网络的依赖程度大幅降低,在某些无线信号或信号不稳定的病房,或需要屏蔽无线信号的特殊病房,系统照样能够正常使用,待网络恢复后,系统会自动上传离线时的采集信息。

2.3 系统支持多种智能终端

由于终端软件是基于Android系统开发,凡是采用Android系统的智能终端(如智能手机、PAD等)都能运行该软件。系统应用平台的先进性,使得医院接下来采用平板电脑(PAD)做医生查房,实现医护移动信息的共享非常容易。

2.4 系统支持3G网络平台

系统支持多种网路通道,在无线网络信号不好的地方,系统能够自动切换到3G网络,通过WebService配置外网端口,即使在3G网络下系统也能正常工作。对于没有足够资金在院内布置无线网络的医院来说,通过3G网络,采用手机流量包月的方式(如每月20元150M流量套餐)就能轻松应用该系统。同时,护理管理人员(如:护理部、护士长)通过3G网络,只要有3G信号和智能手机,无论身处何地,通过该系统都能够随时、随地、随身地了解病区护理状况。

3 基于Android智能手机的移动护理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3.1 系统设计原理

移动护理系统设计原理见图1。系统每20分钟从医院业务数据库(HIS、EMR)抽取20分钟时间节点对应的增量数据,经过数据转换生成到移动护理数据库(SmartHIS),然后经WebService服务自动同步到智能手机的SQLite本地数据库,最后在智能手机上应用移动护理系统。系统第一次登录时,SQLite本地数据库会与移动护理数据库自动同步一次增量数据,然后会每隔5分钟自动同步一次数据。

3.2 系统运行图

3.2.1 系统登录界面。输入护理人员工号、密码即可登录,见图2。

3.2.2 系统主界面。图3左侧,其中“新”表示新入院病人,“高”表示危重病人;“全区”显示全区病人,“管辖”表示自己管理的病人,“今出区”表示今天出区的病人,“全出区”表示全病区出区病人。图3右侧,其中显示的是“40床张大坤”这个病人的未执行医嘱信息。

3.2.3 体征录入界面。其中包含体温、脉搏、心率、呼吸、血压、血氧信息的采集,见图4。

3.2.4 系统自动生成的三测单界面。根据移动护理平台采集的体征信息,系统采用B/S架构,在IE浏览器上自动生成三测单,见图5。

3.2.5 系统自动生成的护理记录单界面。根据移动护理平台采集的护理信息,系统采用B/S架构,在IE浏览器上自动生成护理记录单,见图6。

4 应用成效

移动护理系统不应该仅仅是解决床边护理这一件事情,它应该是包含床边护理、护理病历和护理工作管理的一整套内容,是医院病区护理的一个完整解决方案。

4.1 病区输液条码化

病人在办理入院时,打印出带条码的腕带,这个腕带上的条码就是该病人的唯一标识,包含了病人的姓名、住院号、住院科室等信息。通过改造输液配置室软件,在输液配置室打印的瓶签上也打印出条码,该条码包含了病人的医嘱及用药明细。这样,病区护士在核对输液的时候,只需扫描病人腕带上条码和瓶签上条码就能确定病人用药是否跟医嘱一致,大大简化了护士核对病人输液信息的工作量。

4.2 护理信息采集床边化

护士在病人床边,在了解病人的呼吸、脉搏、体温、尿量等信息后,可直接在智能手机上记录这些信息,信息采集一次完成,再不用纸张抄来抄去。同时,系统还能够根据医嘱和护理要求自动生成护理任务列表,提醒护士工作完成情况。

4.3 护理三测单自动生成

系统实际的前台应用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信息采集,这部分通过智能手机实现;另一部分是信息生成,这部分通过B/S架构、IE浏览器展现。在床边采集的体温、脉搏等体征信息,系统能够自动生成护理三测单,并支持打印。

4.4 护理记录单自动生成

在某个时间完成的护理行为,只要智能手机上有记录,系统都能自动插入到该病人的护理记录单中,包括用药信息、尿量/粪量的日合计值等数据。护理记录单基本上不需要护士进行什么额外操作,只要护理行为完成,相应的护理记录就自动生成,并可随时打印。

4.5 护理病历和护理工作量自动生成

护理病历一般包含生命体征记录、入院评估、每日评估、病人健康教育、护理记录单和出院指导等[3]。如上所述,护理病历的各组成部分基本上都能由护士在病人床边通过智能手机完成,极大地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系统能够根据护士的护理任务完成情况自动计算护士的护理工作量,为病区考核护士的工作量提供了详实的依据[4]。

4.6 护理工作管理信息化

这项功能是为护理部、护士长提供。对于护理危险因素评估、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等,在护士的智能手机上都能完成信息的采集,信息采集完成后,护士长和护理部领导在其手机或电脑上都能查看到病区的危险因素评估和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并能进行分类统计和汇总。

[1]张辉,吉亚力,胡呈炜,等.移动护士工作站的设计与实现[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2):53-54.

[2]张晓华,郭春芳,吕艳.移动护士工作站在病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23(19):42-43.

[3]任爱玲,孙娟,王令勉.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6,6(9):45-46.

[4]沈崇德.移动护理技术的应用实践和体会[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868-2869.

张巨发: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计算机管理中心科长,主治医师。

E-mail:71657280@qq.com

猜你喜欢
病区智能手机自动
智能手机是座矿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自动捕盗机
病区护士戴手套操作预防职业危害性感染的依从性调查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让小鸭子自动转身
自动摇摆的“跷跷板”
热门智能手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