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血康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12-06-13 06:16李建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水蛭凝血酶急性期

张 晖,李建香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局部脑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其发生率、病死率、致残率高,且极易复发。积极有效的治疗脑梗死,尤其是重视超早期及急性期的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本研究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观察其对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脑栓塞的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岁~80岁者;住院或急诊观察室患者,发病48h以内入院者;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有相应的梗死病灶。

1.3 排除标准 既往脑出血病史;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有明确的足量或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合并严重的心、肝、肺、肾及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妊娠或准备妊娠、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1.4 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于2009年7月—2010年6月南京市中医院患者,共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6例,男39例,女27例,年龄(65.50±9.57)岁;对照组68例,男40例,女28例,年龄(63.19±8.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静脉输注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次3粒,一日3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

1.6 观察指标 所有观察病例在首次用药前、用药结束时进行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安全性评价。测定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值(200/s、30/s、5/s、1/s)。

1.7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数据经SPSS1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2.1 凝血功能 两组治疗后PT、TT、APTT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IB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比较(x±s)

2.2 血液流变学 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比较(x±s)mPa·s

2.3 不良反应 在4周的治疗过程中,治疗组病例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无一例出血倾向,复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发现。随访3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

3 讨 论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疾病,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70%~80%。其病程可分为超早期、急性期、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各期间的治疗具有明显差别。急性期溶栓、抗凝、降纤、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等治疗已得到公认[2]。本研究针对脑梗死患者,在超早期(<6h)和急性期综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脉血康胶囊,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使其功效达到互补、协同、叠加作用,可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脉血康胶囊主要有效成分为天然水蛭素。水蛭,味咸性苦平,入肝、膀胱经,具有破血逐瘀、通经消痰之功,为破血化瘀的传统中药,可以作用于缺血性中风的“痰”、“瘀”病理因素。现代药理研究,水蛭素具有直接溶解血栓的作用,既可以与血浆中游离的凝血酶结合,又可以中和与纤维蛋白结合的凝血酶,防止血栓的形成和延伸;水蛭素还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的聚合,分解纤维蛋白,改善血液的黏稠度[3,4]。除此之外,水蛭素还可以推迟脑细胞凋亡的发生,促进脑水肿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缺血脑细胞起保护作用[3,5]。据此可知水蛭素具有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作用。

本研究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结果显示其可以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P<0.01),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可以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同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但均在正常范围,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脉血康胶囊不会增加出血的风险。而且在4周的疗程中,未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证明脉血康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是安全有效的。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8-165.

[3] 袁继伟,焦跃军,李晶尧.中药水蛭的药理药效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09,4(18):18.

[4] 王晓明,吴岩,李亚珍,等.水蛭注射液对大鼠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成药,1998,20(4):27.

[5] 黄荣清,孙晓东,李艳玲,等.水蛭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2(5):387-389.

猜你喜欢
水蛭凝血酶急性期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水蛭养殖的病害防治措施
小“吸血鬼”水蛭
基于稀土离子介导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开关的凝血酶生物传感器
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要点分析
炮制与超微粉碎对水蛭药效影响的实验研究
多肽自组装膜用于凝血酶的检测
羊血凝血酶制备条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