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分析

2012-06-13 06:16张鹏飞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右心室肺心病全血

张鹏飞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功能衰竭的一类疾病[1]。我国肺心病患病率约为0.4%,好发于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农村高于城市,随年龄增高而增加。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1月—2010年6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老年患者9 9例,男5 6例,女4 3,年龄(68.05±15.11)岁,病程(11.16±3.18)年。诊断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慢性肺心病病程均大于2年,排除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龄(67.10±16.11)岁;病程(10.74±3.02)年。治疗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69.11±14.03)岁;病程(11.62±3.31)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积极控制感染,入院时采用广谱抗菌药物,并进行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心力衰竭,采用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以及血管扩张剂,控制心律失常,加强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肺心病急性发作前表现为本虚标实,病情多变,治疗应急则治其标、标本兼治。主要是对患者进行健脾补肾和活血化瘀治疗,同时预防其他疾病的发生。肺肾气虚辨证要点以咳嗽喘促,呼多吸少,肢冷面青,脉细数,方药采用小青龙汤和真武汤;痰热壅肺患者多不能平卧,痰黏稠,面紫暗,脉滑数,方剂采用麻杏石甘汤;有休克症状可采用参附龙牡汤;有出血倾向的采用生脉散合犀角地黄汤。以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患者不同症状采用不同治疗方法[3]。

1.2.2 主要分析指标 动脉血气主要指标: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咳喘症状显著减轻,发绀,双下肢水肿基本消失,心悸、呼吸困难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尿量增加,心肺功能显著改善,心功能提高≥2级;有效:上述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未达显效标准,仍有阵发性咳喘,双肺仍有散在干湿啰音,心肺功能有改善,心功能提高≥1级,静息心率80次/min~100次/min;无效:呼吸道症状、心肺功能均无改善或病情恶化,静息心率>100次/min[3,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pH值、PaO2和PaCO2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pH值和PaO2都升高,PaC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x±s)

2.2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全血黏度高切值和低切值、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值和低切值、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都明显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x±s)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肺心病原发病主要有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等,患者常伴有支气管黏膜增厚,形成不规则狭窄,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形成低氧及高碳酸血症。机体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全血黏度增高,肺动脉压升高,加重右心负荷,急性加重期肺动脉压持续升高,超过右心室负荷,右心失代偿,排血量下降,右心室收缩末期残留血量增加,舒张末压增高,促使右心室扩大和右心衰竭。传统治疗多采用西医进行治疗,我院近年来对肺心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更著。近期关于中医治疗肺心病的报告较多,其中有以丹参粉针[5]、舒血宁注射液[6]、丹红注射液[7]等进行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结果也显示,治疗组患者的血气分析(pH值、PaO2、PaCO2)、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高切值和低切值、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和最终疗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还有研究显示低分子肝素钙和复方丹参滴丸联用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室负荷,可改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动脉血氧分压、静息状态下平均肺动脉压和血流动力学[8]。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如果同时进行营养治疗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心肺功能,提高免疫功能,疗效更显著[9]。

[1] 蔡光先,赵玉庸.中西医结合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3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肺原性心脏病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J].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1980,3(2):23-25.

[3] 袁海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3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0,2(21):82-83.

[4] 赵敏,刘学成,王凤云,等.川芎嗪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20):2275-2277.

[5] 华东平.丹参粉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1):20-20.

[6] 贾莉.舒血宁治疗急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1,19(7):44-45.

[7] 圣洪平,许敏芳.丹红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1,26(1):166-167.

[8] 梅光艳,李杰,李兴升.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0):1161-1163.

[9] 孟红霞.营养支持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营养不良46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2):254-255.

猜你喜欢
右心室肺心病全血
无创影像学方法评估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室功能的研究进展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的临床特点及超声心动图表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超声对胸部放疗患者右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估
肺结核可以引起肺心病吗
心肌梗死:左右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