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应激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脑梗死中的作用分析

2012-06-13 06:16董晓莹李东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氧化应激硬化脑梗死

董晓莹,李东芳

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是40%~8 6%[1],且OSAHS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肺心病及脑卒中等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它具有起病隐匿、发病率高、潜在危险大等特点,主要死因为心脑血管并发症[3],所以二级预防极为重要。但对于OSAHS导致脑梗死发生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因此,进一步明确OSAHS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机制,为早期预防其导致脑梗死的发生及进展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课题通过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氧化应激在OSAHS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中的作用机制,为OSAHS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0月—2011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住院患者中选取脑梗死患者20例、OSAHS患者20例、脑梗死+OSAHS患者20例作为病例组,在体检中心选取同一时期的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对照组。入组标准:脑梗死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通过颈动脉超声、颅多普勒超声(TCD)、头颅核磁及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证实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OSAHS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疾病学组制定的诊断标准,即临床上有典型的夜间睡眠时打鼾及呼吸不规律,白天过度嗜睡,经多导睡眠图监测提示每夜7h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在30次以上,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排除标准: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合并冠心病、心房纤颤、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慢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应用炎症抑制药物、免疫抑制剂以及小动脉病变性脑梗死等其他类型脑梗死。并收集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重指数(BMI)、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清HDL>5.7mmol/L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清LDL>3.12mmol/L为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山西省太原市无血缘关系的汉族自然人,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测定及判断 检测仪器:选用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为3MHz~9 MHz。检测方法:患者取平卧头仰位,双肩垫枕,使颈部充分显露,探头置于颈部下颌角后方纵行向侧后方向逐渐移动,二维观察血管走向、管腔内径、管壁厚度、有无斑块等情况。测量指标:颈动脉IMT。判断标准:IMT<1.0mm为正常,1.0mm≤IMT<1.2mm为内膜增厚,IMT≥1.2mm为斑块形成。病例组患者超声检查均在入院一周内,对照组于体检当日由本院超声室固定医师检测完成。

1.2.2 睡眠多导图监测 监测仪器:为美国Tyco公司生产的Sandman Elite型64导睡眠诊疗系统及澳大利亚生产的Compumedics E-型44导数据采集系统。监测指标: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平均血氧饱和度、氧饱和度<90%的时间所占的百分比。病例组患者均于入院一周内,对照组于体检一周内在我院睡眠监测中心行多导睡眠图监测。

1.2.3 标本采集 所有受试者在知情情况下,自愿参与试验。在睡眠监测检查的第2天清晨空腹抽取肘静脉血2mL,室温凝固30min后离心(1 000r/min×15min),取上清液分装后置于-70℃冰箱内保存备用。本实验所有试剂均由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所用仪器有SPX-250B-D型振荡培养箱、SPR-980自动酶标分析仪。

1.2.4 血清15-F2t-异前列烷的测定

1.2.4.1 准备试剂 标准品液配制:使用前加入1mL蒸馏水混匀,配成20ng/mL的溶液。设标准管8管,第1管加标本稀释液900μL,第2管至第8管加入标本稀释液500μL。在第1管中加入20ng/mL的标准品溶液100μL混匀后用加样器吸出500μL,移至第2管。如此反复作对倍稀释,从第7管中吸出500μL弃去。第8管为空白对照。10×标本稀释液用蒸馏水作1∶10倍稀释。洗涤液用重蒸馏水1∶20稀释。

1.2.4.2 检测程序 加样:每孔各加入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 μL,将反应板充分混匀后置37℃120min;洗板:用洗涤液将反应板充分洗涤4次~6次,向滤纸上印干;每孔中加入第一抗体工作液100μL。将反应板充分混匀后置37℃60min;洗板:同前;每孔加酶标抗体工作液100μL,将反应板置37℃30min;洗板:同前;每孔加入底物工作液100μL,置37℃暗处反应15 min;每孔加入100μL终止液混匀;30min内用酶标仪在450 nm处测吸光值。

1.2.4.3 结果计算与判定 所有OD值都应减除空白值后再行计算。以标准品2 000pg/mL、1 000pg/mL、500pg/mL、250 pg/mL、125pg/mL、62.5pg/mL、31.2pg/mL、0pg/mL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作图,画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OD值在该曲线图上查出相应15-F2t-异前列烷含量。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定性资料用频数表示。4组中定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法分析,15-F2t-异前列烷和IMT之间的相关性在各组中以散点图形式描述。

2 结 果

2.1 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4组TC、L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10、2.822,P<0.05);年龄、性别、吸烟、饮酒、BMI、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TG、HDL在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病例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15-F2t-异前列烷和IMT检测结果 4组的15-F2t-异前列烷和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研究对象各组中TC和LDL亦有统计学意义,用协方差分析扣除TC、LDL因素的影响后再次分析所研究变量。对15-F2t-异前列烷进行统计分析显示F=153.142,P<0.001,说明在扣除TC、LDL因素的影响后,4组的总体15-F2t-异前列烷均数有差别, 组 间比较除脑梗死组和OSAH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384),其余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IMT进行统计分析显示F=183.056,P<0.001,说明在扣除TC、LDL因素的影响后,4组的总体IMT均数有差别,组间比较除脑梗死组和OSAHS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466),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变量的总体均数在脑梗死+OSAHS组中均最大,在对照组中均最小,脑梗死组和OSAHS组居中。详见表2。

表2 各组15-F2t-异前列烷和IMT检测结果(x±s)

2.3 15-F2t-异前列烷和IMT的相关性 在各组中分别以15-F2t-异前列烷为横坐标,以IMT为纵坐标,用散点图描述两者的相关性。可见在病例组中两者存在线性关系,而在对照组中无相关性,在病例组中的相关性以脑梗死+OSAHS组中最明显,呈直线相关。对照组:r=-0.046,P=0.847;脑梗死组:r=0.460,P=0.041;OSAHS组:r=0.482,P=0.032;脑梗死+OSAHS组:r=0.685,P<0.001。

3 讨 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脑梗死明确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OSAHS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始发因素和基本病因,氧化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OSAHS患者典型的慢性间歇低氧所导致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极易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关于OSAHS导致脑梗死的机制方面研究仍不十分明确。

本实验应用协方差分析扣除TC和LDL的影响,通过检测对照组、脑梗死组、OSAHS组、脑梗死+OSAHS组15-F2t-异前列烷和IMT的差别,结果发现,15-F2t-异前列烷和IMT在4组中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各组中以散点图描述15-F2t-异前列烷与IMT的关系,可知两者在病例组中呈正相关,在脑梗死+OSAHS组中直线相关较为明显。这与Denis等[4]在2010年关于15-F2t-异前列烷和IMT关系的研究相类似。氧化应激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如下:氧化应激可引起血浆中C反应蛋白(CRP)、瘦素、白介素(IL)-1β、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黏附分子等炎症因子水平明显升高,产生系统性炎症反应,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提供了充分的条件[5,6]。氧化应激产生的活性氧(ROS)损伤内皮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启动步骤[7]。氧化应激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的增加可导致血浆黏度增高、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8,9]。氧化应激状态下,LDL氧化修饰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并通过多种途径启动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最终导致粥样斑块破裂,引发恶性心脑血管事件。

在OSAHS患者导致脑梗死发病的过程中,氧化应激水平增高导致颈动脉内膜增厚,颈动脉硬化程度增强,进而导致脑梗死发病率上升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故在临床诊疗中应积极对OSAHS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延缓其进展至脑梗死。

[1]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2] McNicholas WT,Bonsigore MR.Sleep apnoea 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Current evidence,basic mechanisms and research priorities[J].Eur Respir J,2007,29(1):156-178.

[3] Johnston SC,Rothwell PM,Nguygen-Hugnh MN,etal.Validation and refinement of scores to predict very early stroke risk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Lancet,2007,369(9558):283-292.

[4] Denis M,Jean-Louis P,Diane GR,etal.Association of urinary 15-F2t-isoprostane level with oxygen desaturation and carot-id intima– media thickness in nonobese sleep apnea patients[J].Free Radical Biology & Medicine,2010,48:619-625.

[5] Dyugovskaya L,Lavie L.Increased adhesion of sleep apnea patients[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934-939.

[6] Jelic S,Padeletti M,Kawut SM,etal.Inflammation,oxidative stress,and repair capacity of the vascular endothelium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Circulation,2008,117:2270-2278.

[7] Kokturk O,Ciftci TU,Mollarecep E,etal.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increase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J].Int Heart,2005,46:801-809.

[8] Suzuki YJ,Jain V,Park AM,etal.Oxidative stress and oxidant signaling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nd associate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J].Free Radic Biol Med,2006,40:1683-1692.

[9] Lloret A,Buj J,Badia MC,etal.Obstructive sleep apnea:Arterial oxygen desaturation coincides with increases in systemic oxidative stress markers measured with continuous monitoring[J].Free Radic Biol Med,2007,42:893-894.

猜你喜欢
氧化应激硬化脑梗死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LN17模具钢预硬化热处理正交试验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