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2-07-02 01:18谭志伟冯经旺郑佐慧肖志林郑永才
当代医学 2012年28期
关键词:交锁髓内胫骨

谭志伟 冯经旺 郑佐慧 肖志林 郑永才

胫骨干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四肢长骨骨折[1]。近年来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现代交通环境的改变,胫骨干骨折的发生率在逐年上升,多由暴力伤造成,如车祸伤、重物撞伤等。胫骨干骨折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患者胫骨干骨折移位或者是胫骨骨折不愈合,多数患者需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2]。我们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21例,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均为我院2005年2月~2012年2月治疗的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29.4±12.5)岁;骨折原因为:车祸伤12例,摔伤6例,重物砸伤3例;21例患者均为闭合型骨折,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其中有15例患者伴有腓骨骨折。根据AO骨折分型,其中A1型患者6例,A2型患者4例,A3型患者2例,B1型患者4例,B2型患者3例,C2型患者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5h~4d,平均(1.5±0.6)d。所有患者于术前拍摄胫腓骨全长正侧位X线片,部分严重患者行CT平扫及三维重建。随机选择在我院采用切开复位的1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28.7±13.6)岁;骨折原因为:车祸伤10例,摔伤5例,重物砸伤3例;18例患者均为闭合型骨折,无合并其他部位骨折,其中有12例患者伴有腓骨骨折。根据AO骨折分型,其中A1型患者5例,A2型患者2例,A3型患者3例,B1型患者3例,B2型患者3例,C2型患者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h~5d,平均(1.7±0.8)d。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骨折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时机的选择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先行给予石膏托外固定和脱水、消肿治疗5~7d,待患者的软组织情况稳定,能适合手术后再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1.3 手术方法

1.3.1 观察组 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手术。在C臂X光机的引导下采用手法对胫骨干骨折进行闭合整复,于髌骨下缘至胫骨结节处切开,约3cm,在胫骨前缘斜坡区开槽后进行扩髓,安装瞄准干定位器,击入髓内钉,定位瞄准后旋入横向锁定钉固定。

1.3.2 对照组 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在复位时常加用钢丝或可吸收线捆扎骨折端,固定方法同治疗组患者。

1.4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给予患者头孢噻肟钠,口服治疗,每次1g,每日2次,连续服用3d。无需使用石膏进行固定,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合并损伤的情况、膝关节的被动活动度来制定术后功能锻炼的时间及强度。一般于术后1周左右可以让患者开始扶拐下床锻炼,6~8周后可弃拐负重行走。

1.5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一次复位骨折愈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包括胫前皮肤坏死、膝关节疼痛、骨不连、肌萎缩等。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术后均随访3~36个月,其中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髓内钉主钉断钉,2例出现骨折端膨大、硬化,骨折不愈合。观察组患者无畸形愈合、无固定物松动、断裂及骨折再移位发生。观察组患者的一次复位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皮肤坏死、膝关节疼痛、骨不连及肌萎缩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股骨干骨折患者一次复位骨折愈合率及并发症比较

3 讨论

胫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治疗原则是理想复位,保护胫骨干骨膜的有效血液循环,避免缺血性骨不连、骨不愈及骨感染,并可早期开始功能锻炼[2]。胫骨干骨折的传统手术多采用切开手术进行复位,术后患者不能进行早期的膝关节功能锻练;同时手术过程中创面比较大,术后患者恢复比较慢,切口边缘容易发生坏死,伤口及骨折愈合慢。而闭合复位而切开复位相比,患者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并且可以早期进行膝关节的功能恢复锻练,患者的骨折愈合快。但是与切开复位相比,闭合复位需要在X线透视下进行复位,患者与医生均要面临接受放射性照射的危害[3]。

胫骨干骨折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恢复患者正常胫骨力线以及避免膝关节固定制动后继发的关节僵硬。闭合复位可以有效的对横行、斜行、螺旋型、带一块碟形骨块的粉碎骨折及两断端的横行骨折进行有效的复位,但是如果患者的骨折类型为较为严重的粉碎性骨折,手法闭合复位困难,则常需要采用切开复位进行治疗[4]。本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一次复位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术后皮肤坏死、膝关节疼痛、骨不连及肌萎缩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说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术后的恢复也较快,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胫骨干骨折的首选手术方法。

综上所述,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具有疗效可靠、患者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练、骨折愈合快、避免膝关节僵硬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刘忠宾.锁定钢板微创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20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12):74-75.

[2]景煜,龚炜,刘裕民.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4(2):123.

[3]范洪武,李程旭,曾建勇,等.旋入自锁髓内钉与常规手术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09,38(17):2215-2217.

[4]黄鹏,唐佩福,姚琦,等.LCP钢板和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胫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21(11):1167-1170.

猜你喜欢
交锁髓内胫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原地区交锁髓内钉配合高压氧治疗闭合性胫骨干骨折48例
前后联合入路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
多功能胫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近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观察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术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