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互评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研究

2012-07-12 15:10潘燕珊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作文评价过程

潘燕珊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 广州 510180)

小组合作互评对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影响研究

潘燕珊

(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 广东 广州 510180)

通过对职业中学学生的英语写作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写作现状和心理特点,提出在中职学生中通过进行小组合作互评活动,刺激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信心和能力。

小组合作;学生;英语写作;评价

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学生英语写作及作文评析的现状

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无论是听、读等输入过程,还是说、写等输出过程,都不容乐观。而写作作为学生最难掌握的一个环节,更是令学生和教师头疼。然而,虽然学生知道自己的写作能力薄弱,无法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文章,但是仍然不能正确面对这个问题,不能够通过认真听取教师的方法介绍和讲评,配以适量的写作训练,使落后现象得到改观。由于以前没有打好基础及养成习惯,学生对阅读教师对自己作文的评价不感兴趣、导致认真听教师课堂讲评成为空话。究其原因,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过程中的“满堂灌”负面影响很大,觉得什么都应该让学生知道,担心说少了,于是重点不够突出,问题就出现了,这使学生感到要认真听好45分钟的课很困难。

(二)调查问卷及访谈

笔者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后认为,教师的写作课缺乏新意,课堂上占时甚多的讲解会令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疲劳,没有能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热情。希望教师能够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令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吸收知识,提高写作兴趣和水平。一般的写作评价只不过是教师给一个分数,学生看过:高分吧,满足和得意一下;低分吧,反正总那么差,错还是错,次次也就这分数,懒得理了。这样的终结性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体验、态度价值观等的关注,学生学习主动性始终没有得到发挥。

著名语言学家David Nunan指出,反馈和评价是任何课程设置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课堂教学实践者了解最少、信心最不足的领域。基于这样的背景及原因,笔者选择学生写作后的评价为突破口,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和主动性,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并增强写好英语作文的信心。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D W Johnson指出:“教师的一切课堂行为,都是发生在学生—同伴群体关系的环境之中的。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可见,有效的合作学习能够很快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拟就此探讨和分析如何通过小组合作互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并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相关的理论依据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向内的转移和传递,更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

学生中心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是合作学习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合作学习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信息往往是以一种多向交叉的方式传递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由具有不同背景和能力的学生组成的小组最有潜力达到“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目的。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文化历史学派”的主要创始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学生之间在彼此最近发展区内合作,不同的学生可以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促进学习质量的提高。正是这种交互,使学生不断向前发展。

动机理论和社会互赖理论 动机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活动的奖励机制或称相互依赖关系的确立。激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成功。而互赖理论是合作学习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理论基础,认为人的学习动机借助于人际交往而产生,本质上是人际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积极的依赖关系。

(二)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合作学习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不久便受到普遍重视,成为当时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最为时尚的教学理念。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合作学习逐步发展为一种课堂教学的学习策略。合作学习由于在改善课堂气氛、确立新型师生关系、减轻学习中的焦虑情绪、提优补差以及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等方面效果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受到国内外教学界追捧,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

《英语课程标准》(2003)明确指出:新的课程改革趋势,就是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使现在的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增强了彼此间的友情,也锻炼了自己的交际才能,培养了相应的交际技巧,同时也通过思想的交流产生知识的交集与碰撞。心理学家发现,人在与同龄人的交流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对方的意见,也更容易吸收对方的知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优等生在与同学的交流中更能产生优越感,帮助同学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知识的巩固和消化过程;而对于在学习上有障碍的学生,处在小集体中,压力自然就会减轻,也更容易发挥自己的长处,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自觉性。

小组合作互评的具体实施

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作文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教师个人完成,教师或者是把学生所有的语法错误一一改正,或者是仅仅把有错误的地方划出来让学生自己去改,可是无论采取哪种方式,大部分学生也只是看看分数而已,分数高的报以一笑,分数低的就顺其自然。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评价几乎没有任何效果,徒增教师的工作量而已。为了使写作评价更加有效,教师必须追求好的教学策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合作互评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方式。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异质小组,进行组间交流、指导的方式,使每个学生既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又能够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帮忙,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产生“头脑风暴”,形成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局面。

本研究主要是将原本由教师独自完成的评价及评讲工作转变为由学生自主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共同完成的工作;将学生的被动接受评价结果变为主动参与评价的过程。在本研究的实施过程中,首先,教师必须给学生指明方向,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对作文进行评价,从什么方面去进行分析及修改,评价的标准如何等等。评价的标准如表1所示,主要是要求学生在篇章内容、逻辑性、结构的完整性、语法的准确性,包括标点、拼写等方面的正确性等等,不需要太多的内容。精炼的评价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也不会因太多而显得烦闷、啰嗦。有了这样的标准,学生在评价时就有章可循了。学生的心中有把“尺”才能够很好地、负责任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根据这个评价标准,我们就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展开评价。

(一)自评

Harmer指出,作为教师,我们经常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评价,事实上,学生也能够对自己的成果做出有效的评价。学生本身对自己的文章有着比较清晰的了解,他们知道自己在写作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文章中比较欠缺的部分。在自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对自己的文章进行评价,然后向教师说明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比较困难的地方,划出自己认为不合适又不知如何改善的地方,教师再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改进文章,学生会比较有兴趣看,更容易理解教师的批文。如果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上将会取得较大的进展。

当然,在进行评价之前,教师一定要把评价的标准向学生一一说明,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标准,知道自己在评价时应该在哪个方面多注意。其实,如果学生了解评价标准,在写作过程中必然会比较留意,写作也会更加谨慎,会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比较客观的评价。这样,能够使学生在为自己的作文做出评价时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探讨起来,也能够言之有物。相对而言,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这一环节能够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更具目的性和并产生有强烈的动机。

(二)小组评价

在评价的诸多形式中,小组评价相对而言是最令学生关注和重视的,因为他们很渴望得到同伴的认可。从青少年的心理来看,学生更在意同伴对自己成果的看法,希望得到他们的肯定。即使是得不到很好的肯定,他们也会很乐意听同伴给自己的作文提出的意见和看法,而且,当同伴提出建议和意见时,他们会很用心地听,也能够认真地改,记忆也格外深刻。在此过程中,并不是只有弱势的学生才会受益,身处优势的学生,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当中,虽然是在帮助同伴,同时也会在自己的表达中受益。总而言之,这样的写作评价能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得到思维的碰撞,取长补短、共同促进。由于小组主要以4人一组为主,在小组内部互评中,每份作文至少有两名组员进行评价修改,这样能够使评价更加客观。由于评价过程中少不了相互间的讨论,这能够使作者和评价者之间产生互动及共鸣,有利于学生在小组活动过程中了解到自己在复查时没有发现的问题,从而能够及时改正过来。同学之间的交流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同学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思考自己文章的缺漏,虚心接受意见,耐心改正,并能够自由地向同学提问,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之间的互评可以帮助他们互相学习,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写作状况,有利于他们发现自己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他人的文章修改也能使学生在日后自己的作文中少犯错误,更加谨慎。这样的互动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和顿悟,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自我修改能力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而且,学生作为倾听者又是评价者,对于他们而言有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自我提高的作用。有学生反映,有了小组互评,他们对自评就更加认真了,也不像以前那样对自己的作文感到茫然,最起码知道应该从哪里出发进行评价了;也有学生反映,通过小组互评,自己不得不多看语法书,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同伴找出语法错误;也有学生反映,通过小组互评,他们知道了对自己错误的地方应该如何改正,记忆更加深刻了。

(三)教师评价

教师最后的评价能够使学生更加认真对待,并增强自己的写作信心。教师复查了学生的作文后,对一些比较好的文章或修改比较详细得体的文章提出来进行表扬并展示,而这些组的成员也能因此得到加分,这可以令学生对这种小组合作互评的活动更加感兴趣,增加努力写好文章,争取进步以及认真评改作文的动力和信心。当然,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评价后,应该在全班进行系统的讲评,这不但能使优秀作文的作者受益,同时也是对看过这篇文章的其他学生的一种肯定或激励。

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但减轻了教师课后的负担,同时也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轻松应对。学生的积极性高,课堂自然就有较高效率了。当然,在教师的评价中,要包括对学生篇章和自主学习方面的评价和指导,应运用激励性的话语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评价。

总之,在小组合作互评的整个过程中,学生进行过了自主学习—同学间学习—小组学习—自主学习—班级共同学习,整个评价阶段既有个人活动,又有学生互动,也有师生互动。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得到自我提升,教师在评价中对学生也更加了解,更能把握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反思

(一)小组合作互评的优势

无可否认,通过小组合作互评作文,学生在写作方面的兴趣明显有所增强,同时,对写作也更有信心了。同学之间互评的效果比教师单纯批改和讲评的效果要好得多,既令学生在写作方面有了充分的自信和足够的上进心,也令教师在课堂上更加轻松且得心应手了。

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通过自评、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的方式,不但对自己的作文更加认真,对同学的作文也很负责。在这种方式下,学生能够在无形中提高写作水平、增强写作信心,在评价自己和他人作文中形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掌握修改作文的技巧和策略,不断取得进步。这种评价方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诚信待人、公证评判的态度,使学生在各方面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及技能。

表1 作文评价表组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加分情况__________作文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评价___________

(二)局限性

在小组合作过程当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有所偏差,在小组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个别学生不够积极,或是有个别学生根本就写不出东西的情况,给整个活动带来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整个实践过程是利大于弊的,我们不能因为一些问题否定了整个计划的可行性,而应不断研究改进和完善。

[1]Nunan D.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M].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Jeremy Harmer.英语语言教学的实践[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3]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蔡慧萍,蔡明德,罗毅.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毛彬彬.提高初中写作讲评课效度的尝试[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8).

[6]殷志勇.英语作文评改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6).

G712

:A

:1672-5727(2012)02-0113-03

潘燕珊,广东潮州人,硕士,广州市贸易职业高级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作文评价过程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