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再制造业市场失灵问题的协同方案研究

2012-07-19 07:35朱德米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10期
关键词:失灵交易成本毛坯

李 明,朱德米

(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

一、资源效率目标下的再制造内涵

进入20世纪后半期,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构成了人类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约束。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郑重宣告“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责任”。此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原则和一项发展战略,为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正是在贯彻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在西方国家有着数十年历史的再制造活动,由于受到环境政策的诱导、经济利润的刺激以及绿色消费理念的支持,规模不断壮大,逐渐发展成为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经济系统中的新兴产业甚至战略产业。

再制造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学者们对再制造的界定还未达成一致。再制造研究先驱Lund Robert T.认为,“再制造是将耗损的耐用产品恢复到既能用又经济,经过拆卸分解、清洗检查、整修加工、重新装配、调整测试的全生产过程。”[1]此定义侧重于再制造的“流程”。德国学者罗尔夫.施泰因希尔佩的观点是,再制造是将废旧产品制造成“如新品一样好”的再制造产品的再循环过程[2]。此定义侧重于再制造的“结果”。英国著名管理咨询机构Oakdene Hollins的研究者戴维.帕克认为,再制造就是对废弃产品或零部件实施一系列的制造工艺,从而使得它恢复到像新的一样或具有更好的性能,并且提供质量保证[3]。此定义强调了面向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心理”。我国再制造研究先驱徐滨士院士认为,再制造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进行修复、改造废旧设备产品的一系列技术设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4]。该定义覆盖了再制造的原则、目标、技术和活动。

然而,要准确理解再制造的内涵特别是重要意义,就必须将它置于提高资源效率总体目标的时代背景下,将它与再循环进行对比,从而更清晰地认识再制造的涵义和优势。再制造(Remanufacturing)和再循环(Recycling)都是废旧产品再生利用的重要形式,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就内涵来说,再制造是通过吸纳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对废旧产品或其零部件实施修复、改造、升级,生成性能等同或高于新品的再制造过程;而再循环是指以材料或能源等形式回收废旧产品或零部件中资源的过程。因此,它们的区别在于,再循环通过回炉冶炼等加工形式,产生低品位的原材料,并且回收过程中耗费较多能源,同时对环境造成影响;而再制造则保存了原产品中的完整形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废旧产品中所蕴含的财富。国内外的再制造实践表明,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或超过新品,成本却仅为新品的50%左右,节能60%左右,节材70%左右,对保护资源环境贡献显著[5-8]。因此,再制造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循环经济的最佳形式。

二、再制造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尽管相对于再循环,再制造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以及促进就业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然而,再制造业的健康运行乃至成功,既需要个体企业的能力,也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一个厂商来说,再制造并不是简单地宣布一个新的项目。企业要想在再制造领域取得成功,必须将业务能力、组织技能以及市场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就具体来说,再制造业的成功要素,因行业或企业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通过对再制造商业流程的梳理,便能够总结出促进成功的共同要素(见图1)。

图1 包含厂商和消费者在内的再制造商业流程图

图1表达了包含原始制造商、再制造商以及消费者在内的完整的再制造商业流程。实际中,再制造商业活动的组织,既可以通过原始制造商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市场第三方来进行。前一种模式由原始制造商负责废旧品的收集和修复,承担拆解、重新装配以及再销售等业务。在这种模式下,厂商和消费者的关系,并没有因产品的销售和消费而终结,而是伴随着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后一种模式,是由市场中独立的第三方组织的再制造活动。此种模式下,零部件再制造往往十分常见,并且存在着由市场组织起来的废旧品回收体系。实际中,还会发现第三种模式即混合模式:原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通过契约联结在一起,共同从事回收品再制造活动[9]。无论再制造业务采用何种商业模式,其取得成功都必须包含如下关键要素:

首先,末端废旧品的供应,也就是充足的毛坯。和原始制造活动不同,再制造业起始于废旧品。它们达到了设计使用寿命的终点,当然或许还没有被定义为废弃物。没有充足的毛坯供给,再制造业的发展就成为无源之水。同时,成功的再制造业需要回收品的持续稳定保障,并且,这些废旧产品应具有足够好的质量,也就是保证能够通过可再制造性评价。

其次,完备高效的逆向物流系统。当用户对耐用品做出抵价购物或废弃的决定时,如果再制造是可行选择的话,那么高效逆向物流系统的存在,则是十分必要的。所谓的逆向物流,就是指将末端产品或零部件从客户那里收回并返还到加工厂的过程。而高效的逆向物流系统,能够确保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成本将适当的毛坯提供给适当的再制造商。和传统物流相比,逆向物流在运输、包装、储存、分类等方面更为复杂,而这一系列的管理决策对产品再制造将产生重大影响。逆向物流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进入逆向物流系统的产品状态,在清洁度、性能、位置以及可获得性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异;另一方面,逆向物流网络必须保证废旧品可得性、时点以及位置与再制造企业的需求相匹配。

再次,面向再制造的能力建设和知识共享。当废旧品经由逆向物流系统进入再制造企业以后,再制造活动由此拉开序幕,通常涵盖拆卸分解、清洗检查、整修加工、重新装配、调整测试等一系列工序。尤其是在拆卸分解以及清洗检查环节,需要做出一系列正确判断,涉及到毛坯的质量、拆卸的方法以及分解的程度。掌握最科学的拆解方法以及准确判断功能失效的零部件,一方面需要对产品知识十分娴熟的技术工人,另一方面,需要再制造企业和原始制造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种知识共享是双赢的,再制造企业能够从原始制造商那里获得产品的设计和组装信息,而原始制造商能够从再制造企业那里获知有关产品局限性的反馈和改进建议,从而掌握如何提高自身产品的可再制造性。

最后,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可。如果将再制造活动比喻为一个开放系统的话,那么毛坯的持续稳定供给是这个系统的外部输入,而再制造产品的消费者认可则是这个系统的外部输出,后者是再制造活动的价值实现环节。再制造产品的成功营销涉及到两个方面:首先是培养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市场意识、认可并且接受;其次,通过质量保证以及售后服务,强化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在质量、耐用性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的信心。

三、再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问题

再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具备以上四个关键要素:充足的毛坯供应、高效的逆向物流系统、厂商之间的知识共享和能力提升以及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可。然而,国内外再制造业发展经验表明,市场并不一定能够自发生成再制造业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内外部要素。在经济学领域,这种由市场自身无法实现资源分配效率结果的情形,被称作是市场失灵[10]。在再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三种类型: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以及外部性。

首先,再制造业领域的交易成本问题。交易成本,又称交易费用,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著名的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所提出。它指的是达成一笔交易所要花费的成本,也指买卖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时间和货币成本,包括传播信息、广告、与市场有关的运输以及谈判、协商、签约、合约执行的监督等活动所费的成本。显然,再制造活动的特殊性使得较高的交易成本与之相随。对于再制造业来说,交易成本主要就是废旧品的收集和分类所引起的成本,这样的成本源于毛坯来源的分散性和供给的波动性。对于很多厂商来说,废旧品的回收,即逆向物流,往往超出他们的控制能力。回收数量、回收时机以及回收质量的不确定性,对面向再制造的库存和生产计划都提出了重要的挑战,促使再制造企业始终面临较高的交易成本。

其次,再制造业中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对于再制造业的有效运转至关重要。没有可靠的信息,那么具有正的经济和环境影响的行为就不会产生。只有个体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得信息,并且对信息进行处理,那么才有可能做出明智的选择。传统经济学假定,个体始终能够对信息进行正确处理,然而行为经济学表明,情况未必如此,特别是当信息十分复杂或存在大量不确定性的时候。事实上,再制造业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质量,销售者比购买者拥有更多的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直接增加了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甚至迫使购买者出于风险规避的需要,放弃购买再制造产品,而选择价格更高但更加放心的新品。

最后,再制造生产过程中的外部性。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指的是社会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时,其行动和决策对他人构成影响,但是这种成本(负外部性)或收益(正外部性)并没有在交易价值中得以体现。再制造业发展中的外部性包括三种类型:即环境正外部性、技术负外部性以及消费负外部性。再制造业的环境正外部性指的是,和制造业相比较,它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资源和能源。技术负外部性根源于再制造产品客观上会对品牌新产品构成挤兑效应,因此,从保护自身商业利益出发,原始制造商可能会选择增加产品设计的复杂性或者加大产品拆卸分解、维修或升级的难度,从而提高了废旧品再制造的成本。消费负外部性指的是,由于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特征缺乏意识或者受到误导,对于再制造产品存有不公正的偏见和排斥。

四、针对再制造业市场失灵问题的协同方案

交易成本过高、信息不对称以及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市场无法自主生成再制造业健康发展所必需的关键要素。具体来看,高交易成本以及信息不对称限制充足的毛坯供应;高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也不利于构建高效的逆向物流系统;高交易成本、技术外部性阻碍了生产商与再制造商之间的信息共享;而信息不对称以及消费外部性则使得顾客出于风险规避的考虑,往往推迟甚至拒绝购买再制造产品。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然而政府干预未必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最好方案。应对再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失灵,需要发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的协同作用,构建协力伙伴关系,共同清除发展再制造业道路上的障碍(见表1)。

表1 基于协力伙伴关系的再制造业市场失灵解决方案

(一)降低交易成本的协同方案

如前所述,交易成本过高成为再制造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障碍。发展再制造业的过程中,由于交易成本主要就是对废旧产品的收集和分类所引起的成本,因此设计降低交易成本的方案应当围绕减少废旧品的回收难度和回收成本。在降低交易成本的协同方案中,企业的角色是通过设立押金制度或日常维护计划,诱导消费者在产品一次寿命周期结束时,自觉并及时地将废旧品送至回收点,从而降低回收成本。公共部门作为立法者,可以运用强制型政策工具,对废旧产品的回收做出规定,从而降低交易成本。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就是2003年1月27日欧盟正式出台的《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11]。该项指令要求生产商(包括进口商和经销商)对进入欧盟市场的废弃的电气电子产品,负责回收、处理,对新投放欧盟市场电气电子产品必须加贴回收标志。站在再制造的角度来看,废旧品回收强制立法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通过明确生产商延伸责任制,保证了废旧品的回收即毛坯供给,另一方面激励厂商在最初的产品设计,就考虑未来的可拆解性和再制造性,降低再制造的难度和成本。在市场经济中,行业协会通常扮演着联络者或经纪人的角色。再制造业行业协会在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创建于1941年的美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商协会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壮大,得益于它具有针对性的机构使命:“为再制造业共同体中的所有会员提供各种网络交流机会。”①

(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协同方案

信息不对称不仅本身是个问题,而且会造成交易成本过高以及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风险规避。具体而言,再制造业中的信息失灵包括三种类型:再制造毛坯收集者和购买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品设计者和产品拆卸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再制造产品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方面,企业方面的动力源自于市场竞争和价格信号。厂商之间以及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结果,就是为产品提供质量保证:为质量好的产品提供质保卡,企业才有利可图;为劣质产品提供质保,企业则无利可图。广告也能向消费者发出类似的市场信号。至于产品设计者、原始制造商、废旧品回收商以及再制造商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消解,则依赖于彼此间的长期协议。政府在减少信息不对称方面,可以发挥的作用包括:设立再制造产品检测机构,提供质量认证;普及再制造相关知识,消除公众事先的误解或偏见;对出售假冒伪劣或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再制造厂商进行惩戒,规范市场秩序。再制造行业协会应该通过网站、论坛、主题会议、宣传册等途径,推动本行业领域内产品再制造信息的发布和交流。同时,由行业协会制定再制造产品的行业标准,寻求在保护消费者利益与鼓励再制造活动之间取得均衡。

(三)应对市场外部性的协同方案

市场主体的理性自利假定,让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结果:市场负外部性大量存在,而市场正外部性十分匮乏。基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应当对市场正外部性行为予以支持乃至鼓励,而对负的外部性加以限制甚至惩戒。由于再制造业在节约能源、节省资源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具有的正的外部性,作为公共利益的捍卫者和倡导者,政府应当为再制造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可以通过示范或经济激励的方式,增加社会对再制造产品的需求,从而推动再制造业的繁荣。为了鼓励绿色消费,并且对公众加以示范,政府应当在公共采购法规中明确规定优先购买再制造产品。除了身体力行地支持再制造产品以外,政府也可以通过经济工具的运用,影响相关主体的行为,例如为废旧品的回收再制造提供补贴,或者为再制造产品的购买者提供补贴。行业协会作为再制造商的利益代表者和话语汇聚者,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积极向立法和行政主管部门施加影响,为再制造业的发展争取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12]。技术外部性的克服,需要企业具有系统性思维,实施产品供应链管理,即全盘考虑产品的设计、使用、回收、拆解以及再制造。倘若产品从最初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拆卸分解以及未来的再制造,那么,再制造业中的技术外部性就会大大降低。实际中,技术外部性的降低,与增加信息的流动密切相关,后者可以通过模块化设计和开放标准的制定得以实现。汽车再制造的经验表明,模块化设计和开放标准的制定,不仅能够促进知识产权的保护,而且有利于产业技术的扩散,从而推动再制造业的发展。

五、研究结论

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保护环境的呼声中,发展再制造业的战略选择受到青睐。对再制造商业流程图的分析表明,再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具备四个关键要素:①充足的毛坯;②高效的逆向物流系统;③面向再制造的知识共享以及能力提升;④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可。

然而,再制造业的实际经验表明,这四个关键要素难以自发生成,尤其是再制造业的起步阶段,通常面临着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以及市场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再制造业中的交易成本过高,根源于毛坯来源时点和质量上的不确定性。再制造业中的信息不对称,集中表现为毛坯交易双方以及再制造产品交易双方在质量信息方面的不均衡占有。再制造业发展的市场外部性,既包括因降低碳排放、节约资源和能源而在保护环境方面具有的正外部性,也有原始制造商为提高再制造难度而导致的技术外部性,以及消费者出于风险规避而引发的消费外部性。

市场失灵是政府介入的必要条件,但是政府介入未必是解决市场失灵的最好方案。鉴于政府、企业以及行业协会的比较优势,对再制造业发展中的市场失灵加以纠正,应该充分发挥这三个方面的协同力量。应对再制造业发展中的市场失灵,政府的干预,应该体现在政策引导、经济激励以及行为示范;行业协会的优势,应该体现在标准制定、信息中介以及政策倡导;最终,企业受到经济利润的刺激和环境责任的感召,实施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供应链管理,创新产品设计并且为再制造产品提供质量保证。

[注 释]

① 参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商协会(Automotive Parts Re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网站在机构使命中的相关表述。http://www.apra.org/About/Mission.asp。

[1]Robert Lund T.Remanufacturing:The Experience of the USA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R].World Bank Technical Papers,ISSN 0253-7494,No31,1984.

[2]罗尔夫·施泰因希尔佩.再制造:再循环的最佳形式[M].朱胜,姚巨坤,邓流溪,等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7-10.

[3]David Parker.An Analysis of the Spectrum of Re-use[DB/OL].[2012-02-20].www.remanufacturing.org.uk/pdf/story/1 p374.pdf.

[4]徐滨士,刘世参,王海斗.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J].求是,2005,(12):46-47.

[5]徐滨士,刘世参,史佩京.再制造工程和表面工程对循环经济贡献分析[J].中国表面工程,2006,(1):1-6.

[6]徐滨士.发展再制造工程,实现节能减排[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7,(5):1-5.

[7]徐滨士.中国再制造工程及其进展[J].中国表面工程,2010(2):1-6.

[8]徐滨士.绿色再制造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11,(1):4-10.

[9]Oakdene Hollins.A Review of Policy Options for Promoting Remanufacturing in the UK[DB/OL].[2012-02-20].http://www.remanufacturing.org.uk/publications-free.lasso.

[10]Peter Willis.Market Failures in Remanufacturing[DB/OL].[2012-02-20].www.remanufacturing.org.uk/pdf/story/1p35 2.pdf.

[11]欧盟议会和理事会.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DB/OL].[2012-02-22].http://wenku.baidu.com/view/7fe7 0a74f46527d3240ce009.html.

[12]Oakdene Hollins.Remanufacturing in the UK: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DB/OL].[2012-02-22].www.massbalance.org/downloads/projectfiles/1830a-592.pdf.

猜你喜欢
失灵交易成本毛坯
失灵的指南针
2020年一汽奔腾T99智能钥匙失灵
热锻状态铝合金锻件毛坯的优化方法
基于机器视觉的毛坯件磨削轨迹识别研究
基于最短路径的杠杆毛坯尺寸设计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具有交易成本的证券投资组合策略的选择
交易成本对西藏青稞种植农户纵向协作选择行为的影响
基于路径图的平面毛坯尺寸基准的研究
“幸运拍”失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