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社会与和谐社会

2012-07-26 06:56文/王
中国出版 2012年19期
关键词:老龄人口老龄化人口

文/王 侠

进入21世纪,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步入老龄社会。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医疗水平的改善,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继续提高,并呈现高龄化趋势。我国老龄化进程与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相伴随,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将对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带来一系列严峻挑战,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老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2011年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等,为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出了统筹安排。

由中国人民大学邬沧萍教授和杜鹏教授主编的《老龄社会与和谐社会》一书(中国人口出版社近日出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构想为指导,把建设和谐老龄社会作为立论基础,按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思路,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比如,认为人口老龄化在给我国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蕴涵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遇,要科学把握机遇与挑战,危中寻机,化危为机;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现实利益和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统筹兼顾发展与养老问题,实现老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理论创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时代要求。

与此同时,该书集中论述了如何建立和完善我国现行的有关老年人生存和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社会保障、健康维护、家庭养老、长期照护、养老和为老服务、老年人教育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内容;详细论述了各个养老助老主体——即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家庭成员和老年人本人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未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目标和发展愿景。这些政策建议符合国情,也反映了人口学、老年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总的来看,该书站位前沿、内容丰富、切合实际,理论性、实践性、操作性都较强,很值得大家一读。

猜你喜欢
老龄人口老龄化人口
《老龄科学研究》(月刊)欢迎订阅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老龄苹果园“三改三减”技术措施推广
莱阳茌梨老龄园整形修剪存在问题及树形改造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最少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