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聚类分析的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2012-08-08 03:02礼海波李艳丽
大家 2012年17期
关键词:原始数据聚类指标体系

礼海波 李艳丽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产业的发达与否关系着一国的国际地位,彰显着一国的综合国力。近年来,文化生产力是发达国家社会生产力最重要的部分。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也愈来愈受到关注。

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背景下,引发了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关于河北省文化产业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发展。其中周建永等(2009)《论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指出河北省应利用自身优势,改善产业发展模式以实现河北省经济发展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化。于俊通等(2009)《河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借助了WEF、IMD以及竞争力理论对河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定位,并提出了理顺河北省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加大文化产业政府扶持力度、走特色文化产业之路以及营造良好文化投资环境等提高河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刘泽琴等(2010)《河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将河北省11市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聚类分析,最终将11市分为四类,石家庄市文化产业竞争力居首位。

近年来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的研究,多数以定性方法为主,用定量分析方法的很少,在定量方法中也常常运用权重赋值、量表打分等主观性较强的方法,分析缺乏客观性。因此,本文依据全国统计年鉴数据,建立纯定量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直辖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进而深入分析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

一、研究方法

聚类分析是根据变量或指标的属性或特征的相似性,用数学的方法把他们逐步地归类,最后得到一个能反映样本间或指标间亲疏关系的客观的分类系统。

(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国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程度。文化产业发展的衡量标准应具有全面性,但为使其衡量标准具有客观性,本文将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依据,建立客观、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文笔者建立了5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的文化产业发展指标体系。

(二)数据标准化

聚类分析过程中需要对各个原始数据进行一些相互比较运算,而各个原始数据由于量纲不同或虽量纲相同,但变量间方差或数量级相差较大,因此应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三)聚类过程

Q型聚类是对样本进行聚类,其中的主要方法有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类平均法、重心法、离差平方和(Ward方法)。在这些聚类方法中,离差平方和法的类与类之间的距离与两类间样品数有较大的关系,两个大类间倾向于有较大的距离,因而在合并过程中不易聚成类,这比较符合我们对聚类的实际要求。

二、实证研究

(一)聚类结果

根据上述方法,本文采用2010年文化产业发展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各省、市(自治区)2011年度统计数据。通过SPSS软件的计算得出聚类分析树状图及分类结果。

根据SPSS软件计算和树状图分析结果,可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第四类分别表示文化产业发达地区、文化产业较发达地区、文化产业较不发达地区和文化产业不发达地区。具体聚类结果如下:

第一类:北京、天津、山西、吉林、上海、福建、湖南、云南。

第二类:河北、内蒙古、黑龙江、辽宁、安徽、江西、河南、广西、重庆、四川、陕西。

第三类: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广东。

第四类:海南、西安、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贵州。

(二)结果分析

从分类结果上看,河北省属文化产业较发达的地区。依据数据,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同第一类文化产业发达的地区相比,河北省文化产业在从业人员比重、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经济贡献度、劳动生产率这几个指标上明显低于文化产业发达地区。这些指标描述的是一地区文化产业结构、规模和经济贡献的情况,这反映出河北省文

猜你喜欢
原始数据聚类指标体系
一种傅里叶域海量数据高速谱聚类方法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一种改进K-means聚类的近邻传播最大最小距离算法
受特定变化趋势限制的传感器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改进K均值聚类算法
全新Mentor DRS360 平台借助集中式原始数据融合及直接实时传感技术实现5 级自动驾驶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对物理实验测量仪器读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