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2012-08-08 03:02王和平
大家 2012年17期
关键词:岗位理念职业

王和平

一、CDIO工程教育理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共同创立的工程教育改革模式。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是“做中学”的一种模式,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

2008年5月,有关方面在汕头大学召开了“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讨会”,近一百所院校的校长参加会议。代表们对于 CDIO工程教育改革模式在中国的发展和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一致认为:中国的工程教育 ,需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加大改革力度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由此,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应用CDIO模式掀起新高潮。高职院校也不甘落后,纷纷尝试在相关专业寻找切人点,尝试应用CDIO理念改革其人才培养模式。

二、基于CDIO理念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但是,目前学生所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与职业岗位能力有所脱节;学校的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讲授过多,学生缺乏实践机会,用所学的知识做事、做成事的机会不多。同时,企业又找不到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强的毕业生,招聘的员工必须经过3到6个月的培训才能上岗;然而,一旦羽翼丰满就想跳槽,缺乏基本的职业道德。

CDIO教育理念以工程项目全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个人的职业道德、学术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流能力等等,把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作为工程教育中的教学过程,强调的是各种知识之间的关联,而不是具体的内容,培养学生“做事”和“做成事”的能力,注重实践性教学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倡导从构思、设计、实施到完成的全过程训练。

CDIO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与抽象表达,这与我国高职教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则不谋而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三、基于CDIO理念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CDIO教育理念的研究,将“构思-设计-实现-运作”这一核心理念引入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中。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作了大胆探索与偿试。基于CDIO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坚持“一元多赢”的原则。“一元”是指工学结合必须体职业性,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多赢”是指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 ,都能从中得到利益。这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式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一)构思

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以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为主,教学及管理人员为辅进行研讨,确定职业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岗位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体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元性”原则。岗位职业能力包括通用能力、职业基本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

通用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和外语应用能力及职业道德修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变化迅速,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技术的快速更新,使从业者需要适应职业生涯的发展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基本能力涵盖了行业或一组相关岗位群,是在这些领域中工作需要的、比较基本的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基本能力包括基础软件应用、计算机维修、程序设计、数据库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操作系统应用等工作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能力,需要时可以在计算机行业中迁移工作岗位。

职业核心能力是指从事某岗位或某几个岗位工作所必须的、特定的、缺之不可的上岗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业务范围内的、岗位需要的专门技术技能熟练应用能力,是能力结构中重要的不或缺的能力。计算机类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针对专业各不相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有网络工程建设、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等能力。

(二)设计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体系。针对岗位职业能力中的职业通用能力、职业基本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中包括基本素质课程、基础技能课程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技能课程,实现课程的递进,能力的提升。在专业技能课程中,采用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模式,根据岗位需求以“项目”作为载体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三)实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对应的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边学边做,学以致用,让学生有机会“做事”、有机会“做成事”。同时,实现学生“预就业”,降低企业培训员工的成本,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多赢性”原则。

第1-2学期,以多媒体教室和机房为主要教学场所,以讲座、参观见习、素质拓展等第二课堂形式为辅,进行基本素质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通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

第3-4学期,以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主要教学场所,进行基础技能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以课程理论部分适用为度为原则、加大动手操作技能训练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作好准备。

第5学期,以校企合作共同建立的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为主要教学场所,以项目为载体,工学结合、理实一体,主要进行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与训练,重点培养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技能,为下一阶段的顶岗实习“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6学期,以合作企业为教学场所,进行企业顶岗实习,利用所学知识与掌握的技能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使学生能有机会“做事”,并“做成事”。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与岗位零距离对接,并作为“预就业”让学生提早接触企业,获得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及职业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运作

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采用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顶岗实习相结合、校内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融素质教育于专业教育全过程,融专业入行业;实现学生从基本技能训练到核心技能训练、分析问题能力培养到解决生产问题能力培养的顺利过渡,达到学生学习与就业“零对接”。对于各个环节,制定了相对应的评价标准,不断总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四、结

CDIO作为一种源自国外的工程教育模式,来到中国以后,如何结合实际实现本土化很重要。CDIO是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历史还很短,尽管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显示了它的生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进一步研究和发展。如高职教育中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问题、“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问题、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与管理问题、顶岗实习的运行与管理问题、校企合作制度建设问题等。将CDIO的教育理念引入高等职业教育中,是对CDIO教育理念的进一步发展和大胆探索,必将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岗位理念职业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