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舞蹈教育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用

2012-08-08 03:02白洁
大家 2012年17期
关键词:想像力创造性舞蹈

白洁

有史以来,教育就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动物只能依靠遗传和简单的模仿来维系生存能力的跨代传递,而人类利用“教育”这一有效形式,把前辈的一切精神财富传于子孙,保证社会稳定健康的运行与发展,成为人类生息、繁衍、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教育系统是社会大系统内的一个子系统,有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但首先要服务和服从于社会发展的大前提。

青少年一代是我们的未来和希望,是人类生命的延续。实现他们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就是在为人类自身的发展负责。在发展极为缓慢甚至几乎是停滞的社会里,培养儿童最实际的方法是用已有的技能来武装他,因为这些技能正是他未来所需要的。在发展速度较慢的社会里,昨天、今天、明天,几乎没有多大的变化,明天、后天基本上就是今天与昨天的重演,昨天、今天的知识就成为了明天、后天的“说明书”。而当下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人们在现代的通讯和交通设施的帮助下冲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障碍。近30年,人类取得的科技成果超过了过去两千年的总和,现在一秒钟有一个新发明,一分钟有一部新著作问世,知识的半衰期急剧缩短,过去成熟的概念现在需要重新定义,我们对每一个成熟的经验都应当质疑。我们现在面对的几乎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个“创造性的时代”中,“学富五车”、“无所不知”的“学”和“知”不再是对人才的要求,因为现在一张光盘、一个精小优盘的信息存储量已是让人汗颜。过去社会需要继承性人才,而当今社会需要创造性人才。(继承性人才与创造性人才的特征比较见下文图表)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理念与大一统、一刀切的模式在很多方面和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抑制了他们创造性的发挥。曾被誉为“中国的毕加索”的王昕海,9岁就荣获了在印度举办的“世界儿童美术作品比赛”的银质奖,但后来由于“功课重了,加上心情不好,就不想画了,画也画不好”,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建国六十年来,诺贝尔的自然科学奖一直与我国无缘,相当部分的国人存在向“匠人”发展的趋势。

继续性人才与创造性人才的特征对比表

?

创造力是人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各种能力的综合。因此,要重视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升,其中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近年来,素质教育备受关注,舞蹈教育更是得天独厚。“舞蹈是生命本身,而其它艺术则多少借助了人之肉体之外的媒介材料,对人的生命体现进行某种间接的传递,是舞蹈的变奏形式。”舞蹈直接通过人的身体动作表达人的内在情感与思想,身体就像一个无法关闭的传送器,时刻传送着人们的心情和状态。一个善于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情感的人,必定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舞蹈在挖掘人的创造潜能上有着独特的功能,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较好载体。从舞蹈基础技能的学习和编创,再到具体的艺术实践都含有大量的创造性因素。身心合一的舞蹈教育,要求舞蹈普及教育的内容和教授方式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真正的表达青少年的情感、思想,使他们运用身体自如地、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情绪和内心的冲动,从不同的方面促进自身创造性的发展。

在舞蹈教学中,首先需要的是一个更为积极的教学气氛与情景,如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时,运用多种方式向学生介绍该民族的生活习俗、精神风貌以及民族的风格、动律特点,将教学带入一定的情景之中,这样既利于民族风格的掌握,也利于他们想像力的发挥;其次,在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方式上,要使学生摆脱传统的单纯对教师进行被动的动作模仿,心理学证明,人在被动状态下的思维缓慢,大脑易于疲劳,随之会束缚学习者的自主性、想像力,淡化自我表现意识。缺乏想像力、表现力贫弱,创造力的培养也就无从谈起了;最后,要开拓舞蹈教学的多种形式,扩大普及面,可与舞剧音乐欣赏、体操韵律训练等相结合进行,从而也可以使多种感知培养相得益彰。

猜你喜欢
想像力创造性舞蹈
浅谈创造性审査意见答复的切入点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高中语文读文教学中创新思维与想象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预言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