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2012-08-15 00:54陈家傲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6期
关键词:气功普通高校传统

陈家傲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陈家傲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本文通过以福建高校为调查对象,通过对高校健身气功教师师资队伍、气功教学现状、学生上课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指出健身气功在福建普通高校的发展相对滞后,且开展不规范,存在若干问题,但发展趋势较为乐观。

健身气功 高校 现状 对策研究

气功以调身、调息、调心为修身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的遗产,距今已5000多年历史。健身气功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理论,同时它也涉及到中医等传统生命科学核心,它不仅需要肢体运动,在运动中更加注重呼吸及意念。教育使得文化可以得到继承、发展、创新,高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在高校中设置健身气功课程,可以分享和传承中国祖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也可以实现学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推广健身气功事业,让中国的传统养身文化可以得到推广和发扬光大。

1 健身气功在普通高校的现状

1.1 普通高校健身气功开展现状调查

本文以福建省作为调查省份,福建有普通高校共82所,目前有33所开设健身气功课程,占普通高校的40%,有意开设或是正在准备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高校有18所,占高校总数的22%。从调查所得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健身气功在福建省高校推广并不是很理想,因此,笔者建议在高校中应该广泛宣传健身气功,让师生对健身气功有更多的了解,从而得到认同,通过初步接触健身气功这一传统民族运动,达到终身体育意识。健身教师不能单纯追求高学历,更重要的是丰富的教学经验。

1.2 普通高校健身气功师资队伍建设状况分析

高校师资水平高低程度与人才培养素质程度有关,优秀的高校必定是由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基础,教师是高校开展教学的主导。通过笔者调查发现,福建普通高校健身气功教师原始专项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约占80%,其他教师原始专项分别为球类、田径、健美操。原始专项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师在健身气功的普及、培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有着专业技术,系统的理论,但是目前福建高校健身气功教师任然很是缺乏,小部分的健身气功教师由原始专项是球类、田径类等其他项目教师担任,非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教师在健身气功教学上专业性不强、理论讲解和技术示范不深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健身气功在高校的推广。在调查中发现福建高校健身气功教师职称以讲师为主,占到调查比率的57%,教授和副教授占22%。健身气功教师的年龄分布在45岁以上占30%,30~45岁占调查人数的55%。健身气功课程与其他课程不同,单纯以学历来衡量教师是否合格是不正确的,教师的教学经验也很重要,而且实际教学经验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拥有,它需要长期的实际教学摸索总结经验。

1.3 普通高校健身气功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福建省普通高校对健身气功教材和教学大纲没有统一,开设健身气功课程所用的教材是健身气功辅导培训丛书,教学大纲也不明确,教学进度和教案根据任课教师自身上课要求而定,因此差异性大。从调查中笔者还发现,在已经开设健身气功的高校中不是四种功法都有开设,大部分院校根据学校师生的具体情况从而选择性开设相关课程,比较受教师和学生喜爱的是八段锦和易筋经,因其强度适中,动作舒缓,五禽戏开课率排第二位,还没有学校开设六字诀。在已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高校中,大都以选修课开展,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实践课以功法技术为主。在教学时数上,每个功法课时大都为10~12课时,理论1~2课时,大部分院校在上技能课时都运用到音乐播放。个别高校由于场地器材条件有限,理论课与实践课同步。其实健身气功并不受场地等影响,操场一角、礼堂、等都可以开设健身气功教学,也可以不用播放音乐,这样学生练习的空间更大,学生可以在宿舍、教室、走廊等场所进行自由练习。

1.4 普通高校学习健身气功的学生现状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占半数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开设了这门选修课,为了拿到学分因此学习,仅有29%的学生是对健身气功感兴趣想了解学习,11%的学生把健身气功作为健身活动来学习。在调查的中得到,大多数学生对健身气功老师上课情况满意,学生觉得课堂组织有条不紊,示范动作规范、合理,讲解透彻,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女生选择健身气功这门课,是因为她们觉得健身气功运动强度小,健身气功与其他球类或是田径课相比较舒服。小部分男生好动,他们觉得健身气功课堂枯燥,渴望有激烈的身体对抗练习。健身气功心理调节、呼吸吐纳的运动形式还是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健身气功在增强身体力量、身体柔韧性、心理健康、免疫力等方面还是有显著的作用。

2 对策研究

2.1 完善健身气功教师队伍,注重教师的技能培训和科研水平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健身气功专业教师的匮乏是导致健身气功在高校发展的最重要原因。高校应该更加完善健身气功教师师资队伍,注重培养健身气功教师的质量,多引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师,建立完善的培训和深造体系,提高健身气功教师的专业水平。另外,健身气功教师应该在上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多从事科研,加强健身气功理论研究,加强科研和创新,提高科研水平,为高校健身气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2 重视和加强健身气功的学科建设,拓展教学内容

健身气功教学内容安排很重要,这将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过于简单的教学容易导致学生感觉乏味,过于复杂的教学又容易让学生不理解,丧失学习信心。只有合理的教学适应学生的实际运动基础和身体活动能力,学生才会有继续学习的动力。教师对健身气功要有科学的正确认识,从而制定长远发展计划,同时也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加大对高校健身气功课程投资,设置更加系统的健身气功课程体系。教师应丰富健身气功课堂教学内容,注意运动量的合理安排,避免学习内容过于单一,应该对学生强调健身气功是注重长效性的。适当增加理论课,加深健身气功理论教学,让学生更全面了解健身气功的作用和原理。

2.3 加强宣传,完善健身气功教学管理,发挥高校学生体育协会作用

学校与体育局应当高度重视健身气功对大学生健身的价值,加强科学宣传力度,高校也应该重视健身气功,加强教学组织,开展学生健身气功比赛或是校间比赛,成立健身气功协会。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努力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目前健身气功专业教师匮乏是福建省普通高校健身气功的主要影响问题。高校也缺少对健身气功教材的统一,教学大纲由各个任课教师自己制定。健身气功在高校里多以选修课形式出现,但选修课上课时数少,教学内容浅,每堂课学生也多,在选修课上学生学到的健身气功其实只是入门而已,很多学生表示在选修课上并没有学到自己期望的健身气功内容。健身气功教师的科研相对滞后,他们缺乏养生理论和中医理论,这就导致健身气功得不到发展。

3.2 建议

完善健身气功教师队伍,注重教师培训和科研水平。高校领导也应该加强对健身气功学科的重视,加强学科建设,加大健身气功科学的宣传,建立高校学生健身气功协会。

[1]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武冬.从学科的角度全面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本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4):29-31.

[3]王敬浩,虞定海.构建民族传统养生课程体系的理论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2005(12):63-65.

[4]费宏程,金相奎,王红.健身气功六字诀对大学生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23(2):19-22.

[5]刘洪福.健身气功八段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2007.

G852.6

A

2095-2813(2012)12(c)-0101-02

猜你喜欢
气功普通高校传统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一)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健身气功(二)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2019年山西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生体格检查表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健身气功表演的当代社会价值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