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建设与学生就业的思辨①

2012-08-15 00:54陈华耘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6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体育

陈华耘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8)

高职体育建设与学生就业的思辨①

陈华耘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8)

高职体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任务是面向社会,着眼未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就体育教学如何适应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自身特点,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分析高职体育教学对高职学就业的作用以及开展想应的教学活动的对策。

高职 体育建设 学生就业

自2000年10月国家提出要“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和培训” 以来,全国各类职业教育院校已有较大的发展,无论是招生规模还是教育质量都取得了质的飞跃。高职体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要保证这些人才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就必须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此,高职体育教学应紧密围绕高职高专的根本任务,积极探索适应高职特色的体育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并且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体能、职业素养等,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

1 高职体育对高职学生就业的作用与影响

具体来说,高职体育对高职学生就业的作用与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培养学生适合职业需要的体魄和技能基础

而健康的身体是成功就业的先决条件。有目的地通过活动增进健康,使高职人才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身体条件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健身运动、竞技运动、游戏活动等多元化内容,高职学生的四肢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得到加强,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都会得到改善和提高,关节的韧性得以增强,有益于肌肉、骨骼、关节的匀称与和谐发展,并能增进内脏器官的功能,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及生活的质量,大多数学生的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均可以达到健康要求。

1.2 培养学生适合职业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自信

高职体育教学的正确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活动,使得学生的的体验甚至“冒险”的心理得到满足,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乐观而稳定情绪的良好培养。在教学中体育使学生承受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考验,锻炼意志坚韧,更要让他们学会面对挫折并善于自我克制,具有顽强的意志力。研究表明,发现参与体育活动与体育比赛,身体分泌的激素是最好的生理镇静剂,可以合理宣泄情绪,放松身心。可见,体育能使学生的人格健全,豁达宽容,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建立并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鲜明且较完善的个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与正视困难的勇气,从而能够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更能去理智地面对就业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理想就业岗位。

1.3 培养学生适合职业需要的综合素质

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职业人才是高职高专教育的第一要务。而综合素质成为学生顺利就业的基础。在工作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失败、痛苦和矛盾等很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工作表现。与其它学科的教育相比,现代体育教育的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合适的体育教育,将积极的体育精神教育、体育实践性、文化性、社会性的特性,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可以磨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使学生的人格健全,豁达宽容,建立并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鲜明且较完善的个性。学生的聪明智慧、品德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心理发展水平在体育教学和训练活动中能得到展现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就能运用礼仪的交往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够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更有目的和信心。体育也是学生构建自主与合作的和谐精神品质的基础。体育教学充分地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和挖掘了学生的潜力。极大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从而使高职高专学生能够增强个人交往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培养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认识和把握人际关系基本方法。总之,体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2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改革设想

2.1 提高认识,强化就业思想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

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应当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构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一线的职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来规范学生,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将高职体育与岗位进行对接,培养他们具备各种素质,体育课涉及面较广,也受大部分学生欢迎,要使生动活泼又严肃认真的课堂特点发挥出来,就需要体育老师有牢固的高职体育就业观,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基础,跳出单纯传授技能与技巧的误区,教育活动要围绕学生就业这个中心来进行,做到融知识、技能、趣味、思想于一体,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特色,将就业思想融入教学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业观,譬如练习中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如职业体能胜任力、吃苦耐劳精神、竞争意识 、比赛中团队意识与集体荣誉的团结合作精神等,并将其反映到高职体育中,鼓励他们走向基层,到一线岗位就业。体育教师更要把体育美好的内涵传达给学生,为学生的就业打好扎实的思想基础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2.2 把握内容,以就业为导向选择高职体育内容

首先,高职体育教育要把基本身体素质训练作为高职体育的基础工程,以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为基础,使学生身体各组织、器官、肌肉得到全面而科学的锻炼。其次,把职业体能胜任力训练作为高职体育的特色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未来工作中以良好的体能状态来胜任各种工作。最后,要将把基本行为与职业素养教育作为高职体育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考虑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行为与职业素养的要求,如在高职体育课堂中要求学生集合做到静、齐、快等,使企业规定的基本行为与职业素养与实际教学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又如对于不同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如给安装工、修理工专业增加安排运动准确性和灵活性练习(注意力游戏、体操、乒乓球等)以发展手指灵巧性和上肢的耐力,给采矿专业强化器械练习和攀爬练习发展肩带肌的力量和柔韧性。从而使高职体育教育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2.3 以就业为导向丰富高职体育评价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的构建,应当丰富与拓展高职体育评价的内涵。首先,要丰富高职体育评价主体(教师、同学、学生三方),形成评价主体多元化。其次,要丰富高职体育评价内容,不仅考核学生对技术动作要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还要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状况等进行考核,从而体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最后,要丰富高职体育评价的导向性、发展性功能,使学生在过程性、发展性教育评价活动中不断认识并发展自己。

3 结语

高等职业学院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任务的一种教学组织。而健康的身体是成功就业的先决条件。有目的地通过活动增进健康,使高职人才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减轻当代高职院校的学生面临多种压力,从而提高教育及生活的质量,高职教育中的体育教学通过健身运动、竞技运动、游戏活动等多元化内容,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对情绪具有良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使学生能很快适应环境,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相应的辅助作用。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李凌.试论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3]李桂英.高职体育对学生就业的作用与影响[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2).

[4]占勇.试论职业教育为先导的高职体育教育创新[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5]黄海波,周文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新模式的构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11(2).

G807

A

2095-2813(2012)12(c)-0112-02

陈华耘(1976—),女,江苏镇江,职称:讲师,学位: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体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我们的“体育梦”
五花八门的职业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的一点思考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