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遵义会议精神 提高党性锻炼水平

2012-08-15 00:42罗中昌黄育雍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遵义会议实事求是先进性

罗中昌,黄育雍

(1.遵义师范学院 马列部,贵州 遵义 563002;2.瓮安中学,贵州 瓮安 550400)

党性是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的统一,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弘扬遵义会议精神的革命传统,对于全体共产党员党性锻炼水平的提高应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性是传统继承与时代创新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可以从无产阶级的阶级性等许多方面去理解,可以从全党服从中央,反对任何宗派主义和小团体主义这些角度来深入体会,但是,归根结底,实际上就是其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十六大党章这样表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种先锋队性质就是先进性的最直接表现。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其整体先进性与个体先进性的统一,或者说,党的先进性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整个组织的先进性,一是每个党员的先进性。组织整体的先进性规定了个体成员先进性的发展方向,个体成员的先进性表现和张扬着整体的先进性。从党章上看,党的性质、纲领及理想等是其整体先进性的本质规定,共产党员的标准及众多要求的条款,是对其个体先进性的基本表述。

党性作为一个政党的本质规定,具有稳定性。一个政党党性的根本改变,就意味着其本质的改变。但是,作为党性表现的具体内容却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阶段,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同,党性的要求也必然会被赋予不同的时代内容。换言之,中国共产党的党性,既保有稳定的先进性传统,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传统精神的弘扬与时代创新的统一。

党性锻炼是党员自身在实践中按党性要求改造思想和规范行为的活动。由于党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具体表现和要求的全面性,决定了党员党性锻炼内容的多样性,譬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党的作风修养,加强组织纪律修养等等。

在近些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党性曾集中表现为“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高度觉悟,也表现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在新中国,红色文化资源已经是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部分,其当代教育意义是很广泛的,弘扬红色文化传统,对于党性锻炼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导向作用。遵义会议精神作为红色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对于提升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锻炼水平,更是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关于遵义会议精神的内涵,已经有许多文章谈及,本文不再重复,只是强调要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中的一些基本要素来提升党性锻炼水平。

二、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自觉维护党的正确领导

遵义会议前后的那段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必须有一个正确的领导核心!这是一种深刻的认识,一个经历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得到的深刻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一种飞跃,是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基础。

遵义会议精神的载体是中国共产党,跟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等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在特定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

遵义会议改变了中央红军长征时的军事指挥权,毛泽东思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毛泽东本人也就控制了整个局面,很快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正确领导核心。遵义会议前后,党和红军与敌人的围剿与反围剿斗争的史实说明:如果党中央的领导与决策是正确的,我们的斗争就取得胜利,反之,则遭受挫折与失败。

井冈山时期,虽然毛泽东并不是党中央的最高领导人,但是,在中央苏区,他就是主席,就是最高领导者。他指挥有方,决策正确,逐渐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主张在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展开斗争,以星火燎原之势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因此,我们党和红军在苏区几次反“围剿”斗争中,连连得胜,发展壮大了自己的队伍。可是,共产国际指派到苏区的王明等人,很快取代了毛泽东的位置,唯苏联经验马首是瞻,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提出了一系列不顾中国国情的过左口号,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策,把我们党和红军带到极其危险的境地,被迫进行长征。

正是因为有了遵义会议,毛泽东逐渐成为党的领导核心,使遵义会议成了中国革命的一个大转折,才把中国革命引向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胜利境界。

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一次历史大转折,就是因为我们的党经过这次会议之后,把错误的领导核心变成了正确的领导核心。这个正确的领导核心是遵义会议精神的主体因素,如果没有这个伟大的主体,也就不会有遵义会议的伟大精神。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新世纪后出现的许多阶段性特征,使我们伟大祖国在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挑战。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已经看到,新时期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是一个政治上坚定,理论上成熟,思想上统一,真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国各族人民所拥戴的集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一切听从党中央的指挥,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权威,自觉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提高党性锻炼水平的基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遵义会议精神的精髓,也是党的整个思想路线的精髓,坚持实事求是,是提高党性锻炼水平的基本要求。

遵义会议之前,我们党内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向的领导人,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不承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指责“调查研究”为“狭隘经验论”,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挫折。遵义会议正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才认识清楚了中国革命的症结所在,才分清了大是大非,才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及其正确路线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根本上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和红军中的危害,在危急存亡之际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这是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做出的伟大历史性贡献。

遵义会议之后,党和红军的境况虽然日见好转,但是,毛泽东作为正确路线的核心人物,一直忙于与敌人周旋,直到1937年以后,他才开始从理论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并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来提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并要求共产党员应该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1]

1941 年以后,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并将能不能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后来经过延安整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从历史的脉络上,我们可以看出,遵义会议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真正开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际上已经有了萌芽。现在,站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高度来看,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与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完全一致的,实事求是也应该是遵义会议精神的精髓。

遵义会议前后那段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今天,我们要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就必然牢记用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换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在新时期新阶段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努力做到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自觉地把我们的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制度中解放出来,绝不能用教条主义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能搞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

从提高党性锻炼水平的维度来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要求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大兴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促进党风、政风和学风等作风建设,努力营造一个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同心同德的良好社会环境,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四、弘扬遵义会议精神,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是提高整个党员队伍党性水平的重要保证

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国共产党人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地解决自己问题的一个开端。这个开端的出现表现了历史发展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从偶然性方面说,遵义会议的独立自主,既是一种天时,也是一种地利。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迁往中央苏区,而与共产国际的联络却是通过新成立的上海局的电台进行的。严酷的白区斗争,使上海局屡遭破坏,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之前的两个月,与共产国际的所有联系就已经中断了。[2]在这样的情况下,遵义会议怎么召开,召开后做出了哪些决定,共产国际当然无从知晓。在党和红军处于万分危急的重要关头和军情紧迫的情况下,既无法请示共产国际,又无法继续听取德国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意见。这样,遵义会议就成为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没有共产国际干预的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决定自己的路线方针等重大问题的会议。当然,根据当时唯一的反对声音凯丰的意见来看,这次会议的独立自主简直就是一种大胆的行为,而在今天看来,正是这种大胆的创新才有了历史的大转折,才带来了中国革命新的大好局面。

从必然性方面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必然会打上中国化的烙印,偶然性只在于中国化的契机出现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候以及由什么人来操作而已。遵义会议召开之前,“左”倾路线上的领导人实际上占据着党和军队的诸多重要位置,几乎统治了一切。严重的本本主义,僵化的教条思想束缚了不少领导人的头脑,危险的宗派主义也压制了党内民主。

毛泽东自长征开始,因为身患虐疾,常跟同样有病躺在担架上的王稼祥等人多有接触,他充分地利用了这样的机会,向有关干部和红军指战员做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当时作为中央主要领导成员的张闻天、王稼祥两人对博古和李德的专横作风及其在战场上的瞎指挥越来越不满,通过与毛泽东较长时间的接触,在感情和认识上逐渐靠拢了毛泽东,最后认同了毛泽东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而向敌人兵力薄弱的贵州转兵的主张。[2]遵义会议后,虽然毛泽东还不是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核心,但是,让张闻天“总负责”只不过是毛泽东为了取得共产国际对遵义会议的支持而作的一种技术性的人事安排,实际上他已经控制了整个大局,放弃了之前左倾的错误路线,创造性地根据中国的国情来决定党和红军的前途与命运了。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是,并非包医百病的神丹妙药,我们拿过来后必然要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体现出自己的历史文化特征。

今天,我们已经独立自主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可以说是对遵义会议精神的一种弘扬。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比如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就不只局限于经济层面,还有隐含着的政治与社会等层面的辐射效应,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受制于人,陷入相当被动的尴尬境地。如果我们没有进一步改革创新的意识,就会影响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就可能出现徘徊不前甚至倒退的局面。因此,我们一定要弘扬遵义会议独立自主的精神,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五、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保持民主团结的风范,是提高党性水平,增强党的整个队伍战斗力的必要条件

遵义会议之所以开得很成功,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充分发扬民主,在民主基础上实行集中。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革命的胜利和失败进行了对比。在长征的路上,大家议论纷纷,许多同志认为,之前,在毛委员的带领下,红军和根据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中央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而在“左”倾错误路线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红军和根据地损失惨重。大家都对博古、李德等的教条主义和瞎指挥非常不满。

遵义会议上,博古首先作了关于反五次“围剿”总结报告,那是他代表中央政治局常委所作的报告。他在报告中竭力为自己的错误辩护,把中央红军失败的原因归于许多客观因素。在这次会议上,不少人都批评了博古和李德指挥上的错误,包括周恩来。当然,周恩来也作了自我批评。毛泽东在会上的发言不但批评了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还驳斥了博古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所作的辩护。紧接着王稼祥也发言,旗帜鲜明地支持和赞同毛泽东的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和战略战术上的错误,拥护由毛泽东出来指挥红军。张闻天也积极支持毛泽东的意见。因而,在遵义会议上,形成了“毛张王”的正确主张,并且得到了周恩来等参加会议的绝大多数同志的完全同意。当时,博古服从多数,公开站出来反对毛泽东的只有凯丰一人,但是会后不久,当他真正认识到毛泽东路线的正确后,很快就转到了毛泽东一边。共产国际的军事顾问李德并非党内同志,对自己的军事指挥失败也是无地自容的,他没有提出反对意见。最后,张闻天受会议委托,根据大家发言内容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重新肯定了毛泽东等人在多次反“围剿”中指挥红军取得胜利的那些战略战术及其基本原则,批判了博古和李德在军事上的那些错误。

遵义会议是以民主的方式集中,用以理服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形成决议。这样的精神,从提高党性锻炼水平的角度来看,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应该认真学习的典范。

遵义会议还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那种顾全大局、团结合作的精神。在遵义会议上,对犯了路线错误的同志没有采取过去那种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错误方法,团结了同志,在危急关头避免了党的分裂,维护了党的团结。

今天,我们党执政60多年了,如何加强民主作风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仍然是党性锻炼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切实保障各级党组织和党的民主权利,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我们的民主政治修养水平。

遵义会议精神中,还有许多要素对于提升党性锻炼水平大有裨益,在改革发展的历史新时期,我们要不断弘扬这些精神文化传统,彰显红色文化的当代教育意义。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22.

[2]徐世强.遵义会议获得共产国际首肯经过[J].党史文苑,2007,(17).

猜你喜欢
遵义会议实事求是先进性
山东省 发挥少工委组织作用 彰显团属青少年宫为党育人先进性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篆刻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如何提高企业中青年党员的先进性
“实事求是”定乾坤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看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