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雅的哀愁——蹇先艾诗作浅析

2012-08-15 00:42颜同林彭冠龙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古雅山水意境

颜同林,彭冠龙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蹇先艾以乡土小说成就闻名于世。从1926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水葬》开始,至解放前夕发表《春的客栈》为止,一共写了近一百篇短篇小说,出版了八本短篇小说集。但蹇先艾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是从写诗开始的。

他在学生时代没有想到自己能够写诗,是一件对于他来说非常意外的事,给了他信心,使他走上了新诗创作之路。1923年春天,他与他的哥哥去北平西便门外的二闸游玩,回来后,在游玩的余兴之中写了一首白话纪游诗《二闸纪游》,没有告诉任何人就偷偷投给了《晨报副刊》。他本以为这次投稿一定是泥牛入海,没想到五天后那首诗居然登出来了。这件事让年轻的蹇先艾有种一登龙门则身价百倍的感觉,从此开始不断写诗。进了大学后,仍然向《晨报副刊》和《文学旬刊》投稿,大多都刊登出来了。

在创作诗歌的道路上,蹇先艾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来往比较密切的有当时已经成名的诗人徐志摩、闻一多,有当时文坛的名流梁启超、朱自清、王统照,有当时初登文坛的青年诗人朱湘、饶孟侃、刘梦苇、朱大枏等等。蹇先艾曾说:“我认识的老诗人和青年诗人越来越多,我对写诗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了。”[1]

蹇先艾的新诗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20年代,共创作40首,30年代以后只在1934年元旦写了1首《炉边》。20年代末,他曾把已写好的诗辑为一本《孤独者之歌》,北新书局打算将这本书出版。北新书局的李小峰多次催促,还托赵景深催问,他由于自己感觉水平不高,始终没有把这本书的稿子交出去。后来这些书稿在他一次从北京回贵州的途中全部丢失,因此,蹇先艾一直没有诗集流传于世。60年代初期虽然重操诗笔,但是所写的都是格律诗,而且这诗兴很快被文革浇灭。

读蹇先艾的诗,我们感受最强烈的是诗中透出的一种古雅的哀愁。这些诗,形式上是现代的、内容上是现代的、语言上是现代的,但在韵味上,却是古雅的,字句中有着清幽的意境。这古雅的韵味中,有着舒缓的节奏,传达出了点点哀愁,仿佛诗中有一个孤寂的夜影。

一、清幽的意境

蹇先艾的诗,最显著的特点是意境清幽。这一特点的形成应该与徐志摩的诗有关。“徐志摩先生还将自己的第一本诗集《志摩诗集》送给父亲(即蹇先艾——引者注),这本诗成了他写诗的范本。”[2]徐志摩诗清丽、温婉、幽静的特点必然影响了蹇先艾的诗。蹇先艾诗中的意境,没有繁复迷离的色彩,没有浓妆艳抹的修饰,如流水般清澈;没有灯红酒绿的喧哗,没有撕心裂肺的嚎叫,如深谷般幽静。蹇先艾以这清幽的意境,造就了古雅的韵味,透露出诗人哀愁的情绪。这样一个意境得以出现,离不开三个因素:意象稀疏、几乎无色的修饰和寄情山水。

(一 )意象稀疏

诗中没有意象,就会变成苍白地喊叫或空洞地说教,让读者感到索然无味,而意象太多又会变得臃肿,让读者感到喘不动气。20年代的蹇先艾正值学生时代,而且体弱多病,天天在小圈子里打转,生活很简单,或许与他当时这种生活状况有关,蹇先艾的诗中,意象很少,这使每首诗都显得平淡。然而,意象虽少,却十分精当,并不影响诗的艺术效果。所以,蹇先艾诗中的意象只是稀疏,而不是贫乏。

《流浪》一共四节,前两节写流浪者的孤独:“我是一个流浪海角天涯的人,/人间的快乐与悲哀我已遍尝;/一叶的飘泊,更向何处觅取归宿,/四顾都是浩淼无边的大海汪洋。//我也不知我前途有无明光,/这一向都无端地涕泣与凄惶;/灯影下,听雨声多少激越,悲壮,/便夏夜,沉郁的夏夜也这般漫长!”一共八句,其中的意象只有五个:飘泊的“一叶”、“大海汪洋”、“灯影”、激越悲壮的“雨声”和“沉郁的夏夜”。这五个意向很准确的传达出了诗人的情绪。通过飘泊的“一叶”和“大海汪洋”对比,形象地说明了诗人流浪时的无助和茫然;通过“灯影”和激越悲壮的“雨声”对比,很容易的表达了前途未卜时的凄惶,再用“沉郁的夏夜”进行形容,成功加强了凄惶的情绪。精当地表达了感情,但意境是空旷的,我们几乎感觉不到意象的存在。

《春晓》一共两节,第一节把春天清晨的景色写的十分传神:“这纱窗外低荡着初晓的温柔,/霞光仿佛金波掀动,风弄歌喉,/林鸟也惊醒了伊们的清宵梦,/歌音袅袅啭落槐花深院中。”春天清晨可写的美丽意象很多,而诗中只有四个:“纱窗”、“霞光”、“林鸟”和“槐花”。这四个意象分别点出了春天清晨的四种美:朦胧美、光鲜美、生机美和缤纷美。就在读者欣赏这四种美的时候,很容易忽略这仅有的四个意象,陷入一个空旷的意境。

其他诗中也是如此,比如《秋夜》全诗三节只用了“虫号”、“凉风”、“灯”、“伊的小影”和“潭水”五个意象,就把诗人秋夜里哀叹时光飞逝、朱颜易老的悲愁刻画得细致入微。《梦中呓语》全诗十行只用了“枕上”、“眼泪”和“鲜花”三个意象,就把诗人当时的相思之苦和当年的离愁别绪全部展现。

可见,诗中的意象虽少,但对于传情达意已经足够。意象稀疏使意境显得空旷,这是清幽意境在空间上的基础。

(二 )几乎无色的修饰

蹇先艾写诗,似乎不喜欢用颜色来做修饰语,我们从他的诗中很难找到表示颜色的词,即使找到了,也大多是黑色和白色。他的诗歌世界是一个黑白的艺术世界,我们欣赏他的诗,仿佛是在看黑白电影。

在他的诗里,形容星星,是“默数天杪云衣间镶嵌着的小星闪闪,/仿佛有一对是伊的明眸,望我含笑殷勤”(《这几夜》),没有颜色,只有比拟。形容山岭,是“莽莽苍苍的枯岭一片,/四周有群峰空谷远山翳影;/盘纡似长龙踏过山北山南——/那踽凉巍峨的荒墟堞痕”(《登万里长城》),用了四行进行描写,却看不到一点色彩,只有山岭的莽莽苍苍和荒芜破败。写故乡的自然风光,是“去追逐山中飘幻的云彩,/暮鸦掠过了天光也无声;/轻轻掀起溟茫的层层夜色,/我们向霜枫溪要一把星月”(《回想中的故乡》),这里面对“云彩”的修饰用的是“飘幻”,对“鸦”的形容是“暮鸦”,对“夜色”的修饰用的是“溟茫”,完全可以用色彩来展现的意象,偏偏一点色彩都没有。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蹇先艾对意象的修饰多用一些富有形象感的词句。以形象感代替色彩感,把缺失的色彩用立体物象的细致刻画来补偿,使诗中意境清淡而新奇独特。蹇先艾注重描摹物态的诗歌特点,大概与梁启超对他的指点有关。梁启超很欣赏蹇先艾在《晨报诗镌》上发表的诗,给了他很多鼓励,还曾经给蹇先艾写了一把扇子,写的是周邦彦的《瑞鹤仙》,这首词是以“描写物态,曲尽其妙”著称于世的,梁启超在词后加了一句勉励蹇先艾的话:“先艾学诗宜致力!”从蹇先艾几乎无色的诗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他在向着“描写物态,曲尽其妙”的方向努力。

再看那少数有色彩的诗。“死的光芒,/投在灰白的沙砾上闪耀。”(《夜深时》)“我们在月下踏着溶溶的银光,/记否?你正是低首默会!”(《忆从前》)“雄峻的黑骑咆哮踔腾,/它蹄下蹴起滚滚的墨云。”(《大雨歌》)“冷酷的夜把我装入黑漆棺中,/我便开始做起那骇人的怪梦:/我的灵魂爬出了心橱的天窗,/由螺旋的青烟幻成撒旦魔王。”(《骇人的怪梦》)黑色与白色充斥于他的诗中,其他颜色几乎没有立足之地。仔细分析黑与白这两种颜色会发现,黑色总是与幽暗神秘相联系,“黑骑咆哮”、“滚滚墨云”、“黑漆棺椁”等等,总让人毛骨悚然而又被深深吸引;白色总是与清静纯洁相联系,“灰白的沙砾”、“溶溶的银光”等等,让人感到神圣而清丽。在这黑与白的世界中,透出的是清幽的意境。

在这几乎无色的修饰中,蹇先艾的诗像是黑白电影,这样一个艺术世界并不单调,而是十分淡雅,这淡雅的感觉是清幽意境在色彩上的基础。

(三 )寄情山水

中国古代诗歌一直以来就有寄情山水的传统。《诗经》中“起兴”的手法往往借助山水景物来引起所咏之词,后来情与景的密切关系在古代文论中多有提及,比如明代的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或有时不拘形胜,,面西言东,但假山川以发豪兴尔。”[3]近代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4]

现代白话诗中,寄情山水的现象几乎消失了,我们很难从诗中见到大篇幅的山水景物,而蹇先艾的诗作是个例外,他好像对山水自然风光情有独钟。

“林梢横披夜雾袅袅,/宛然一座秀峰的山巅:/从山腰隐约露出塔影之半身。”(《北海夜游》)这是写夜雾中的一座秀峰,“塔影之半身”的隐约中透出一丝神秘。“我身前有绿苔,有古树杈桠,/与湖心飘浮无定的断梗残蒿;/瞑目静听那晓风挟着芦苇吹嗷,/有如潺急的雨声打破深夜的寂寥。”(《积水潭之畔》)这是写积水潭旁的景色,绿苔古树晓风吹嗷之中,我们感到了环境的荒芜和诗人心情的寂寞。“这林壑间映有雄浑伟大,/悠长的驴嘶和着流泉,/交互啸响在寥寂空山,/这山旁洒遍了点点的梨花。”(《雨晨游龙潭》)诗人把自己心中低回的寂寞之情寄托在这林壑与空山之中,山林里的驴嘶泉响都反衬出山的空荡、人的孤独。

他要在诗中抒发的情绪,全部寄托在山水之中。这浸染了诗人情感的山水,艺术化地呈现为哀愁的山水。深山空谷中“只有几点青磷摇曳墓地荒凉”(《流浪》),“晚来点点绿火,是野鬼在山中徜徉”(《哀故乡》),一片愁怨景象;“这凄凄的野草,这回环的山径,/这明月辉里摩荡着树影森森”(《百年后》),充满了幽幽的哀叹。清泉流水中,“我微微战栗——/听澌嘶的水声凄动,/流过了长阶,流过了花荫”(《雨夕》),“江心摇荡着雪浪万点,/月明辉泻落在一叶空船”(《江上》),哀愁静静地在水里荡漾,随着水声在诗中流淌。

寄情山水使诗平添了自然之美,成为清幽意境在内容上的基础。前文已论述,意象稀疏保证了意境的空旷,几乎无色的修饰使意境显得淡雅。空旷淡雅中有高山流水,这水墨画般的意境透着清幽的感觉。而水墨画中的山水包藏着诗人的哀愁,画中的清幽意境使这哀愁显得古雅。

二、孤寂的夜影

蹇先艾诗中的古雅哀愁是缓缓展开的,诗中舒缓的节奏低回幽怨,仿佛满脸愁容的诗人在来回踱步。同时,“夜”是蹇先艾诗中的中心意象,主导着整首诗的环境,笼罩着诗中的情绪,使诗人的来回踱步全部发生在夜里,好像一个孤寂的夜影,这样一个抒情主体的形象更增加了诗中哀愁情绪的古雅韵味。

(一 )舒缓的节奏

没有疾风骤雨式的宣泄,一切哀愁都是缓缓表达的,诗的舒缓节奏,实际来源于诗人心中的低回愁绪,这愁绪“剪不断,理还乱”,在诗人心中就像“一川烟草,满城风絮”,但流露到字面上,只像“梅子黄时雨”,连绵不断,却缓缓地落下。

比如《雪暮》:“万有倾入了薄暮的怀抱,/苍茫里战栗着空林疏影;/满天飞舞轻灵的翩翩银雨,/已寂灭了叶落凄叹的悲音。//我遥望莹辉闪烁的窗外,/寒天美景温慰我的悲情;/失家的鸟也在檐前低哭,/默向这花雨飘洒的黄昏。”从“失家的鸟也在檐前低哭”这句话来看,这首诗是在抒发思乡之情,但是整个第一节都没有直接说明这一情绪,而是写了四种景色:日薄西山、空林萧瑟、漫天细雨和叶落无声。通过这四种景色反复地渲染乡愁,却不点明,慢慢的在诗中引出这一愁绪。第二节中,这一愁绪渐见端倪,但诗人在前两句中仍要铺垫,以“寒天”与“温慰”的对比来烘托心中的乡愁。整首诗感情浓烈,却节奏舒缓。

又如《百年后》:“你听那山头吹过来震撼的音响!/是飚飞的风嚎,是悲壮的松吟?/这凄凄的野草,这回环的山径,/这明月辉里摩荡着树影森森。//我已掩埋在蓬蒿的深处,/枫叶满地点染着墓园荒冷——/但何处去寻觅那消蚀了的光阴,/更何从再狂啜那爱情的芳醇?”这首诗是要写死后的寂寥,但是第一节中还是不点明,仍然是在写景:风嚎、松涛、野草、山间小路、月下黑影,无不点染出凄凉和寂寞,透着一股悲苦之气,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绪。第二节中说明了诗的用意:“我已掩埋在蓬蒿的深处,/枫叶满地点染着墓园荒冷”。豁然开朗之后,诗人没有就此围绕这一点大肆宣泄,而是让思绪继续慢慢延伸:“但何处去寻觅那消蚀了的光阴,/更何从再狂啜那爱情的芳醇?”整首诗舒缓地表达诗人想象中的哀愁,对于死亡没有集中描写,而是围绕一种情绪反复渲染,慢慢地传达心中苦闷。

还有《江上》对一位老人思念亡妻心情的展现,《夏夜杂句》对心中凄凉感觉的展现,《我想》对相思之情的展现,《希望像一座险峻的山峰》对人们执着于心中颠倒梦想的嘲讽,等等,无不是用这种舒缓的节奏娓娓道来的。

从这舒缓的节奏中超脱出来,然后反观这一诗歌节奏,我们会发现,蹇先艾诗歌中有着明显的宋词写法的痕迹,舒缓节奏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词境”。所谓“词境”,是指通过长短不齐的句式,更具体细致地抒发某种情绪。“诗常一句一意或一境,整首含义阔大,形象众多;词则常一首或一阕才一意,形象细腻,含义微妙。”[5]一首或一阕才一意,必然要反复渲染某一情绪,节奏自然舒缓。再来看前面列举的例子,《雪暮》、《百年后》,还有《江上》、《夏夜杂句》等等,全是以舒缓节奏,用整首诗反复渲染心灵深处的一丝心绪,把这种情绪表现得具体细致、亲切细腻;没有众多的形象,却传达了更浓厚更细腻的主观情感色调。

(二 )中心意象:“夜”

诗中舒缓的节奏让读者仿佛看到一个人在来回踱步,这个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踱步呢?综观蹇先艾的所有诗作,可以发现这一环境是夜晚。前文已经论述,蹇先艾诗中的意象是稀疏的,而每首诗仅有的几个意象中,总会出现“夜”这一意象。“夜”在蹇先艾所有诗作中频繁出现,渲染了古雅的色彩,集中传达了诗人心中的哀愁,成为蹇先艾诗中的中心意象。

从所有诗歌作品的题目中就可以看出“夜”意象出现的频繁,比如《北海夜游》、《梦中呓语》、《夏夜杂句》、《夜深时》、《这几夜》、《秋夜》、《骇人的怪梦》等等。再看诗的内容,“夜”意象有时直接出现,有时通过各种变体出现。

“有时在深秋之夜——/粉面上有泪痕成点。”(《花畦》)“昏黑的夜半有孤魂在田里驰骤嗷叫,/泪浪和着哭嚎被晚风剪剪吹动飘扬。”(《哀故乡》)“冷酷的夜把我装入黑漆棺中,/我便开始做起那骇人的怪梦。”(《骇人的怪梦》)“韵,我今夜独自林下徘徊;/远天末描一轮月影,/我浸映辉柔的阶心,/放情高歌如伟壮的松籁。”(《寄韵》)“我想趁今夜篱边花影卧,/偷登那海天雄浑的云壑。”(《我想》)这些例子都是“夜”意象直接出现的诗句。从这些诗句中,我们能感到一股蕴蓄已久的哀愁,这哀愁在夜晚的环境下显得既沧桑又雅致,而且让我们感到诗人“独自林下徘徊”,这更增加了惆怅的力度,使哀愁由无形变为有形,由不可见变为可见。

“夜”意象的变体主要是“星”与“月”。“无垠的梦境和冷酷的人间隔绝,/在万千的星光下,饮海涛松风沉醉,/在暮霭里呼啸,在白云里低回。”(《知道了》)星光下的哀愁显得那么大气,在万千繁星映照下,诗人以松涛、暮霭和白云寄托愁绪,壮阔中有一点缠绵,夜色中充满了古雅。月色下的哀愁给人的感觉也是如此,“为何月色都是如此冷寥,/溶溶的银光淹没了苍松?/天外忽地传来一声哀唳,/是否那飘流无依的征鸿?”月色之下,孤鸿哀唳,孤独寂寥的哀愁在苍松中显得古朴,在溶溶月光下带上几分典雅,在飘流的征鸿无依地飞翔时,舒缓地流进读者的心中。

夜色之下低回徘徊,仿佛抒情主体是一个孤寂的夜影。这一“孤寂的夜影”形象,与诗人当时的生活状况有关,“少年离家,漂泊异乡,加之‘五四’退潮后诗风的影响,诗人感到孤寂,不少诗篇都抒发着他的忧郁、感伤,唱着‘孤独者的歌’”[6]。

三、小结

蹇先艾的诗歌不多,但是质量很高。他的诗以稀疏的意象、几乎无色的修饰和寄情山水,营构了清幽的意境,传达了古雅的哀愁,这古雅的哀愁有着舒缓的节奏,使抒情主体呈现为一个“孤寂的夜影”的形象,这一形象反过来加强了哀愁情绪的古雅韵味。这样古雅的新诗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很少见的,在“五四”那样一个提倡“一时代当有一时代之文学”、“今人当造今人之文学”的时代,蹇先艾的诗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面貌。

[1]蹇先艾.我与新诗——“五四”琐忆之三[J].山花,1979,(12).

[2]蹇人毅.乡土飘诗魂——蹇先艾纪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13.

[3]谢榛.四溟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121.

[4]王国维.人间词话[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59.

[5]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156.

[6]王刚,曾祥铣.黔北20世纪文学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1.31.

[7]蹇先艾.蹇先艾文集·散文诗歌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古雅山水意境
爱在一湖山水间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我的敖鲁古雅(外一首)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山水》
古雅之物 清冷之味
王国维“古雅”话语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