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兴通讯工具 创新学生管理方法

2012-08-15 00:42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通讯交流微信

黎 洌

(遵义师范学院,贵州遵义563002)

在数字技术突飞猛进、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新媒体层出不穷,逐步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在教育教学管理上,也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即怎样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创新学生管理方法,这是生活于今天的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中发[2004]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就提出了“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和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1]已经充分认识到新兴科技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要求教师与时俱进,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与学生沟通,搭建师生之间对话交流的平台,以利于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

作为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现代通讯媒体技术,其发展之迅猛,覆盖面之广阔,令人惊叹。QQ、微博、微信、陌陌,一茬接一茬,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新型的通讯、传媒方式,其最大的优势在于简便快捷,价格不高,具有媒体优势和充分个性化及行为主体的参与性,议程主导权从单一的“领导发言”变为多元多主题讨论,不但带来了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方式的变化,也在人们的广泛参与中形成一定的公共空间,在大学生中颇受欢迎。因此,利用QQ、微博、微信、陌陌、电子邮件、飞信等新型交流、互动、娱乐、传播工具中形成的公共话题,与学生全面沟通,在开放、平等、公共、批判、多元的通讯媒体中,适时引导,从而更好地发挥辅导员的职责功用,是创新学生管理方法的重要手段。

一、充分利用优势,搭建交流平台

QQ、微博、微信、陌陌等现代通讯媒体,其优势明显。首先,QQ、微博、微信、陌陌的用户都能随时将见闻以最快的速度发布,以最少的语言在几分钟内将信息传给其他用户,其他用户能及时查看、跟帖、回复并转发,在发布、接收、恢复、转发中形成特定的受众群落。其次,QQ、微博、微信、陌陌的交流方式都是背对面,机主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对象进行跟随,被跟随者的最新状态随时显示在机主的个人空间中,但跟随中可以主动交流也可以只关注动态。第三,QQ、微博、微信、陌陌的传播方式可以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具有多种组合传播形式。目前,在高校教育中利用微博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对高校教师用于政治思想教育而言,微博的周边搜索功能相对窄小,仅限于校区面积相对较小的高校。而对于那些校区面积宽广的学校,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微信软件则更为适用。微信是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机聊天软件,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搜索“附近的人”与之聊天交流,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为丰富的类似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也有OICQ与微博所拥有的“心情签名”功能,网页版的功能也较微博丰富,可以通过手机与电脑之间进行文件传输,将手机视频、图片通过电脑微信网页版下载到电脑本地硬盘,使它成为一款更快速的、跨平台沟通的即时通讯工具。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他显得更灵活、智能,更节省资费,因此,备受学生青睐。据微信团队和腾讯CEO马化腾相继在腾讯微博中宣布和确认,从2011年1月至2012年9月,微信注册用户已突破2亿[2],由此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因此,利用微信搭建学生工作平台,是通讯媒体技术给我们提供的又一便道。2011年8月3日,“陌陌”软件面世,将通过地域搜索好友的功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陌陌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动社交应用,可以通过它发现身边任意距离的陌生人或者朋友,并免费发送语音、信息、图片、地图位置,还可绑定第三方应用(新浪微博、人人、豆瓣),以及创建和加入附近的群组,方便人与人之间更便捷和及时的联系。除此之外,通过陌陌,还可以及时地将网络关系转换为线下的真实关系。它与QQ、微信一样,也有“个性签名”功能。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利用陌陌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时,不仅可以利用陌陌进行大范围的搜索、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还可以通过搜索具体的人了解其心情甚至于性格。[3]因此,QQ、微博、微信、陌陌等现代通讯媒体,在使信息传播模式和传统的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同时,更多地为我们高校师生提供了思想交流、相互讨论、达成共识的教育教学平台。而这平台的基础是平等与自主自愿,因此,理应受到高校师生的高度关注与积极参与。

二、利用交互功能、平等对话引导

不管媒体用怎样的话来评价“80后”、“90后”,都不能否定他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活力。他们不仅聪明、接受力强,而且对社会活动的参与热情也相当高,他们是使用新兴媒体最多的群体,他们常将身边发生的事、目光所及的新闻通过QQ、微博、微信、陌陌等公布、转发出来,或通过跟帖、评论表明自己的态度,展示出自我形象,显示了青年一代的个性化特征。但是,由于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由家庭过渡到社会的角色转换阶段,就其心理发展而言,是正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尚未达到完全成熟的时期,对社会的认识常常受着情绪、环境以及他人的影响,往往缺乏理性思考,因此,在上传信息或表达意见时,就有可能只看表象,或者人云亦云,缺乏理性的节制与约束。因此,利用QQ、微博、微信、陌陌等创新型的新型媒体互动方式,与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对话与交流,了解学生生活及思想动态,从学生与其朋友的评论及回复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及其情绪波动指向,从而对学生的真实需求给予帮助,由此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这是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实可行的路径。

QQ、微博、微信、陌陌等现代通讯媒体所具有“去中心化”的草根式传播方式,是信息化社会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迅速地在大学生中流行,这与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大学精神密切相关。在这些现代通讯媒体的使用中,每个信息制造者都是在向世界传播自己的声音,而那些关乎社会、现实、人生等方面的信息,特别是社会热点以及与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常常成为学生关注、表达的焦点,也成为他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民主精神的体现。对于年轻的他们来说,不仅发出信息,对网络上的任意一条信息,只要不是太离谱,都可能吸引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进来,并主动去完成传播任务。因此QQ、微博、微信、陌陌等现代通讯媒体,在大学生社会生活中,不仅是通讯工具,更是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社会参与意识与民主价值观,提高了学生主体性,促进了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为学生,对老师有着天然的尊敬感和亲近感,但高校教师大都是上完课就走,与学生接触不多,学生向老师请教探讨,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很少。对此,作为高校教师,应主动运用现代通讯媒体,关注QQ、微博、微信、陌陌等传播的节点关键词以及不断转移的焦点,了解学生所思所想,与学生全面沟通,在及时的交互与反馈及传受双方的接受和传播的对等性中,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与学生做朋友,让学生自愿与教师交流,共同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以增强师生群体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建立信任,然后对学生热议的问题进行正面舆论引导。当师生找到对话点,在对共同话题的互动与拓展中,教师会拥有众多的好友、粉丝,最终成为意见领袖,自己对每一热点问题的评论都能得到学生的浏览、认可、评论、“顶”,此时,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将核心价值观体系贯穿于交流之中,将训导式教育转化为影响式教育,合理地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

三、提高网络素养、干预扶持并用

利用新兴媒体通讯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必然选择。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和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不可能面对面地与每一个学生交流,而通过QQ、微博、微信、陌陌等媒体通讯工具,利用其访问不留痕迹这一特点,查看学生思想、情感、生活状况,随时掌握学生动态,而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不仅节省了时间,还可以尽快发现需要帮助的对象。而学生对教师使用QQ、微博、微信、陌陌等现代通讯媒体,本身就会产生一种亲近感,认为老师很“潮”,他们会关注“潮”的老师的空间、谈话、评论等,主动与这样的老师交流。如老师能在此时有意识地将自己的思考通过短语和语音发布,它能引起更多的学生关注。特别是辅导员,管理的学生相对固定,为工作联络方便,本身就建了QQ群,开通了飞信,学生一方面自然地关注着教师的消息发布,另一方面也因好奇而查阅收听老师的微博、微信、陌陌,老师在网络上的言行,会使好奇的学生无意识地受到影响,而利用这种无意识教育,在娱愉休闲中将思想教育潜移默化地贯穿其中,是辅导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条有益的路径,让学生在一句话的信息分享中,达到“一句话点醒梦中人”的效果,从细节上发现做人的真谛。因此,通过QQ、微博、微信、陌陌等个性化信息的签名、日志、微博、微信及其评论等主观意念,了解学生实际困难、思想状况,与之平等交流,不仅有利于加深师生感情,增加思想教育的力度,同时可以及时引导、积极扶持,让学生逐步成熟理性,最终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要做到此,对教师特别是辅导员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会使用新兴通讯媒体,明白各种通讯媒体的使用方法及其优势与缺陷;其次是要组建师生间和谐交流的人际交流圈,让学生愿意与你做朋友;第三是要扮演好舆论传播导向的新角色,即时抒发思想与观点,发布评论与态度;第四要随时关注学生动向及言论,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移动引导,即现即纠,保证思想教育的时效性。总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网络素养,不仅要有鉴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还要有用独立、批判的眼光看待网络信息的态度,同时要具有建设性地利用网络信息加强学生管理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政治教育素养和网络素养的德育工作队伍,适时地寻找新环境、新条件下政治思想教育的路径,拓宽政治思想教育内容和范围;才能在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关注学生关心的问题,对校内外发生的各种事件作出及时的反应,对敏感信息快速作出判断;才能在各类信息传播中即时获取有益信息,摈弃错误信息,占得舆论先机,避免学生被误导;才能真正地利用新兴通讯媒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的“势力范围”。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利用新兴通讯媒体工具开展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既是工作方法的创新,更是思想政治工作理念的创新,也是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必然趋势。高校教师特别是政治辅导员理所当然地要担当起这一重任,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机遇与挑战中开拓思想教育的新境界。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 [2004]16 号 [EB/OL].http://www.hainmc.edu.cn/webapps/glxy/zuzhi/20120229/10920.html,2012-09-22.

[2]百度百科.微信[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121030.htm,2012-09-26.

[3]百度百科.陌陌[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5121030.htm,2012-09-26.

猜你喜欢
通讯交流微信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微信
微信
微信
浮瓶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