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析

2012-08-15 00:42李军星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理论课核心

李军星

(遵义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贵州遵义5630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的要求[1]。作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2],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因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青年就是赢得现在、就是赢得未来。因此,面对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对他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性,并积极探讨实现的路径,从而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蓬勃发展。

一、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意义

1.这是我国高校办学方向和办学目的的必然要求

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是近年来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对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有一点必须明白,那就是:“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因为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目的和办学方向,关系到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我国高等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而这一问题能否解决好,首先要看高校能否培养出具有合格政治素质和较高思想修养的大学生。而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修养主要体现在他们能否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也就是能否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能否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能否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能否用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自己的言行。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沿着正确的道路胜利前进,才能保证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2.这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迫切需求

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未来国家“人才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各种理论、思潮、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不断地渗透到大学校园,这些东西很容易被喜欢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的大学生们所效仿,这样一来便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生碰撞。多种文化的交流碰撞,从好的方面来说,可以开拓大学生的视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使大学生在核心价值选择上陷入了困惑,导致他们不能真正选择自己需要的价值观,从而引起价值目标混乱,甚至造成价值危机和信仰危机。例如,面对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他们无法辨清西方议会民主制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区别以及后者的优越性;不能正确区分西方国家的多党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不能准确辨析西方倡导的价值观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区别;在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成果时,不能正确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差别所在,有的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大学生提供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先进理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动力,用正确的行为准则引导他们融入社会,应对价值多样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在价值选择上不迷失方向。

二、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特点

当前,90后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他们大多热情开放、独立性较强,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较高程度的认知和认同。通过笔者对所在高校的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对我国为什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能有正确的回答,同时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但也有少数学生在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解上存在偏差,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效果和实现共产主义缺乏信心。这一方面表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说明当前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上有新的特点。首先,认同发生快但变化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极大地提高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但这个年龄阶段的群体,容易受到个体情感和外界因素的影响,认识问题往往只看到表面,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自己去分析问题的原因和本质。如对改革开放这一时代精神,他们认同度非常高。但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贫富分化和消极腐败现象,不能用辩证法来正确看待。其次,认同需求强但不平衡。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内外大事(如他们对党的十八大、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比较关注),在评论事件时能有正确的立场和是非观,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不够深入和全面,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认同感高,但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有一定的认识偏差。最后,认知认同度高但行为认同低。有的同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很熟悉,也能够在心理上认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自觉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如在学校食堂吃饭时不能自觉排队打饭,有的甚至浪费严重;也有的学生在穿着上互相攀比,追求名牌效应。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

2005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颁布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贯穿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当中。这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得到了发挥。为了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上,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多集中在第一、第二学年,以帮助一进校门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安排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集中讲解和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其合理的因素。如对大一新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讲解有助于他们适应大学的新生活,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但这样的安排没有从大学四年学生的整体发展状况着眼,不能满足大学生在不同学年的诉求。因为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会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加而在认知程度和诉求方面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大一的同学怀揣着对大学的美好憧憬,希望能在这四年里很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时间,把学习理论知识和参加社团活动平衡好。这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他们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大二的同学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对国内外的新闻事件可形成自己的观念看法,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对不良思想观念的辨别和抵制,增加他们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感。三、四年级的同学已经积累了较多的专业知识,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接触社会,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已非常明确。此时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在于指导他们把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的需要相结合,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同时帮助他们处理一些接触社会时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正确看待一些负面新闻报道。由此可见,为了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可以分布在不同年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讲解与分析学生现阶段遇到的困惑问题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在实际生活学习当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诉求。

(2)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相结合

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多由理论知识深厚的教师授课,授课过程也会尽量引导大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释现象问题。除政治理论课外,学生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因此,如能将专业课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起来,将会有效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让他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政治理论课的空洞说教,而是与自己的专业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来,更能使学生学习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立志于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当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认同时,也更能促进自己认真完成学业,提高专业素养,成为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如对化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可以引用北大校长周其凤创作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这首歌,对大学生讲学好化学对国家建设和个人生活的重要性;对物理学的大学生来说,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可以用我国发射神舟九号载人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在天空对接和蛟龙号7000米以下深海探测的事例,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觉性;对经济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要肯定西方经济学对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论证的合理性。因为全球包括中国在内正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同时结合现阶段我国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时使用宏观调控手段与西方国家的异同,消除一些同学认为中国是在走资本主义国家道路的错误看法,进而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理解,坚定他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共同理想信念。这些案例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能与专业课相结合,就能将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生动的事例,从而激发起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并在实践中激发他们日后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报效祖国、服务社会、造福人类,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加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需要发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功效。因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场所主要在学校。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对大学生核心价值的形成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而且也是学校所有教职员工的责任。学校的其他专业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宿舍管理员,食堂员工都应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一言一行为大学生做出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切实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看法,并进而在实践中自觉地化为他们自己的行动。如在大学新生入学时,可以根据大学和院系的优良传统、大学所在地的文化积淀和名人效应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入学教育;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自己渊博的知识影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使他们明白爱国需要知识,从而激发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宿舍管理员对生病学生的一次真诚问候和关心,使他们能够体会到在校如在家的温暖;食堂员工可以用为学生烹制的美味佳肴缓解他们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让他们感受到大学生活的开心,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身边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平凡人物的平凡事例。

3.打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平台

理论的内化过程,需要有实践的真实感受。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理论的说服力和认同感,并转化为践行理论的自觉行动。因此,为了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在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需要我们打造一套行之有效的践行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平台。

(1)注重新兴社交网络等方式的应用

当下,以人人网、微博等为代表的社交网络愈来愈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大学生通过这些社交网络平台进行交友、聊天、谈心。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所思所想,高校可以尝试开通官方微博等方式,探索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方法和新渠道,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广大师生中的影响力。这样不仅能使思想理论工作者及时了解学生们讨论的话题,而且能够通过互动引导同学们提高辨别是非能力,从而在思想上情感上与同学们“打成一片”,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认同感。

(2)有效利用校园文化作为传播途径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这里的人和事、情和景对他们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作为学校长期以来积累起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中表现,校园文化在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教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应有效利用校园文化这一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大学生核心价值形成过程中的引导、示范和激励作用,把大学生凝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旗帜下。如通过讲解校史、校训、校风、学风等校园文化,增强大学生对学校的热爱,进而引导他们对祖国的热爱;通过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会、文学爱好者协会、书法爱好者协会、音乐爱好者协会等大学生社团,以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唱红歌看红色影视等方式,向大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让他们感受时代的变革,从而热爱生活。

(3)深入社会调查研究

理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进而完善理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组织他们深入社会调查研究,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这样不仅有助于他们把理论内化为内心的认同,而且有助于外化为自觉的行动。为此,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如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和革命博物馆的形式,让他们感受革命先烈救民于水火的强烈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深入社区调查居民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了解和认同状况,让他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区的普及程度;通过深入企业调查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让他们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的生存之道;通过深入农村调查“三农”问题,让他们对理解为什么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支教活动,让他们了解我国义务教育的现状,从而对教育公平有更加直接的感性认识;通过深入医院调查,让他们感受到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真实情况,从而加深对医改的理性认识,如此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切身感受到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气息,同时也能从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宣传普及这一事业的行列中去。

(4)充分发挥同辈群体的模范带头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尤其是同辈群体的榜样更是具有直接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这是因为他们朝夕相处在一起,他们的言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对同龄人先进榜样的学习,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感,让大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引导大学生向身边的榜样看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来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

以上分析表明,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理论的“灌输”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加强课堂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把“知”与“行”联系起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他们成长。在实践中通过不断加深对社会的认识,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不断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进而外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2]胡锦涛.望广大青年不怨天尤人不贪图安逸[N].新华网,2012-5-4.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640.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理论课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