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么用*

2012-08-15 00:45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2年2期
关键词:椭圆定义案例

李 洵(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02)

[背景]

近十年,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的普及,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教学的必需品,无论何种课型、教学内容是什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是怎样,必定用之,否则,就是跟不上“形势”。下面的两个案例是笔者经历的真实事件。

[案例描述]

案例1:笔者观摩过一节幼儿园大班孩子“认识时间”的课。为了让孩子们认识时针、分针,老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制作了动画,模拟时钟的工作,课件可谓精彩纷呈。学生被逼真的音画效果吸引,课堂气氛热闹非凡。但教学效果如何呢?课后,笔者随机问了几个上课的孩子是否认识了时针、分针,孩子们无一例外地一脸茫然。再询问上课教师,为什么使用信息技术时,该教师说信息技术是课堂的必需品,有了它才能凸显“先进的教育理念”。

案例2:笔者还听过一位老师相同内容的两节高中几何课,是关于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新授课。第一节课,教师利用教学软件“几何画板”,二秒钟就在大荧幕上画出了一个椭圆。然后再以说教的形式告诉学生椭圆的定义等。第二节课,这位老师依然如法炮制画椭圆。课后,这位教师坦言,信息技术方便了教师的教学,“节约”了很多时间。

[案例反思]

案例1中,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装点门面”,实际的教学情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幼儿园孩子年龄偏小,琳琅满目的多媒体信息包围着他们,孩子易产生视觉、听觉上的疲劳。而且,来自外部过多的画面和音响效果,也不利于他们独立思考。如果上课的教具是一个可用手拨动的时钟实物,孩子可以自己动手旋转分针、观察时针,也许教学效果会更好。案例2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正如这位老师所言,方便了教师自己,减少了“重复”劳动。但教学效果怎样呢?此课教学内容是椭圆的第一节新授课,学生需要掌握椭圆的定义(椭圆即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 2a(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推导出椭圆的标准方程1,a>b>0)。利用软件画椭圆,教学的重点“椭圆”的定义被一掠而过,看似“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但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课堂教学的效果却不佳,那么,课堂教学中到底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又是什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 ‘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1]从整合的定义可知,使用信息技术是为了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意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搭架“脚手架”,服务学生学习。前面的两个案例运用信息技术是否实现了此目的?此时,信息技术又是否是必需品呢?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重要用途之一是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材料。多媒体技术可以显现课堂中无法观察到的现象或事物的变化过程,创设仿真的探索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获得真实的体验。但如果教师可以便捷地使用真实的教具创设学习的情境时,就完全不必使用信息技术创设仿真的情境。“知识的开端永远来自直接经验”,[2]学生需要在原初的、完整的世界中认知。只有当这一条件受限时,我们才需要考虑其替代品。案例1中,教师可以使用钟表的实物,帮助孩子获得感性的认识与直接的经验,此时再用信息技术,就是信息技术的滥用。当教师无法使用实物开展教学,需要使用信息技术时,还需从以下三方面衡量整合的必要性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3]学生动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推动力,会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生成生动的画面、逼真的音效等,创设出生活情境或问题情境,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案例2中,椭圆形状是学生早已熟悉的知识,因此,教师给学生看信息技术画出的椭圆,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其实,教师可在教学活动的导入环节,将信息技术和学生的经验有效结合,如案例2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展现生活中的椭圆,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找到要学习的事物;或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操作电脑解决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学习无处不在,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与了解周围世界的欲望。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就是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感性认识的内容是事物的现象。”[4]感性认识包含着相互联系、依次发展的三种形式,即感觉、知觉和表象。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呈现难以在课堂中出现的事物,刺激学生的感觉;还可将难于发现、难于理解、难于想象的现象或事物发展与变化的过程用信息技术展现出来,丰富学生的表象。“人借助于表象可以对感觉和知觉的形象进行拆装或重组,形成对客观事物的创造性地再现”[4]。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作用之一是,将枯燥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和跨度。案例2中,通过教师直接展示的椭圆形状,学生不能获得新的感性认识。教师应当使用信息技术揭示椭圆本质的材料——椭圆上的点的轨迹,与椭圆内、椭圆外的一系列点的轨迹。通过计算机演示,引导学生寻找规律,由学生总结发现椭圆上点的规律,促进学生通过比较认识椭圆的本质特征。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出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展示将椭圆表达成方程的逻辑思路,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否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何玲、黎加厚对深度学习的定义:“深度学习是指在基于理解的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与那种被动地接受知识,依赖于死记硬背的浅层学习相比,深度学习强调了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并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5]在案例2中,学生观看教学软件画椭圆,对于一晃而过的作图过程能接收、领悟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因为,没有充分思考的时间,他们的记忆可能只是留下了作图的结果——椭圆,信息技术没有将椭圆的定义显现出来。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观看教学软件是机械地、被动地学习,不是深度学习。

就椭圆及其标准方程一课而言,这是直线和圆的方程之后的内容,是“坐标法研究曲线”的加深知识;学生已知晓了椭圆的形状,掌握了直线和圆的相关知识,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复杂多变的几何关系,如呈现直线、点等与椭圆知识之间的联系,用操作实验的方式揭示椭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知晓椭圆的“来龙去脉”。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把已有关于直线、圆等概念与椭圆的知识联系起来,将椭圆的新知识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促进学生对椭圆定义的理解。

教师还可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引发学生思考与分析问题,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认知生成过程中融入自己的创造性见解,解决学习的问题。如案例2中,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操作电脑,探索出椭圆上的点需满足的基本条件,引导他们大胆地猜测、尝试,归纳出椭圆的常数2a与|F1F2|之间的关系。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来理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中的问题,通过积极地思维与体验,亲历认知过程。在观察信息技术显示的不同条件下点的运动轨迹的过程中,学生一边思考椭圆的定义,一边对思考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反思、分析,判断自己观念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调整思路。这不仅包含了新知识的学习,还包含了对知识经验的合理性的评价、分析与调整。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深刻地理解知识,产生认知冲突,再积极地反思,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进行意义建构。

《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中指出,技术是“工具性行为的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减少在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中因果关系之间的不确定性”。[6]衡量教学中是否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关键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与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1]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08(7).

[2]伍正翔.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的三种流行观点评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1(7).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20.

[4]朱广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203,255.

[5]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

[6]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奇著.乌美娜等译.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30.

猜你喜欢
椭圆定义案例
Heisenberg群上由加权次椭圆p-Laplace不等方程导出的Hardy型不等式及应用
例谈椭圆的定义及其应用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巧用点在椭圆内解题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椭圆的三类切点弦的包络
成功的定义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修辞学的重大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