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动机调查与分析

2012-08-15 00:44邱春侠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期望值诱因考研

邱春侠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苏州 215006)

进入21世纪以来,各高校不断扩招,各研究生机构也不断增加研究生招收人数,2010年继2009年研究生扩招的基础上再扩招5%。这一政策使考研人数再次猛增,大学生考研更成为引人注目的一大热点,而且大学生中跨专业考研的也越来越多。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跨专业考研呢?跨专业考研出于哪些动机呢?不同的动机又会对其学习行为产生哪些不同的影响?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对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的动机作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某师范学院准备跨专业考研的大三学生,共101名。答卷有效人数100名,有效率为99%。

方法:首先,自编调查问卷《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动机调查问卷》;然后,随机抽取准备跨专业考研的大三学生101名,并组织答卷;最后,对100份有效答卷进行结果统计。

二、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动机相关问题调查结果

在问卷中关于“你觉得促使你跨专业考研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有3%选择好奇心、38%选择兴趣、54%选择更好就业、2%选择父母压力、1%选择学校鼓励、2%选择从众心理。该问题旨在调查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的动机,选择前两项的学生其跨专业考研动机属于内部动机;选择后四项的学生,其跨专业考研动机属于外部动机。问卷中关于“你是否已有细致的学习计划?”的调查,有68%的同学选择有,32%的同学选择无。关于“你对考上的期望值有多高?”的调查,有58%的学生选择非常,39%的学生选择一般,3%的学生选择无所谓。问卷中关于“在你准备考研期间,如果你的同班同学已凭努力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你会犹豫还有没有必要继续考研吗?”的调查中,有24%的学生表示会犹豫,76%的学生表示不会犹豫。问卷中关于“你是否有考不上的焦虑感?”的调查中,有64%的学生表示有,36%的学生表示无。问卷中关于“如果考上了,你在读研期间的打算是什么?”的调查中,有42%学生选择补习所欠缺的专业知识,有40%选择修够学分顺利毕业找工作,有18%学生选择努力学习,为继续深造作准备。

三、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动机归因分析

动机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而动机又是产生于需要和诱因的双重作用。跨专业考研动机的形成也不例外,是在个体内在需要的基础上和外界诱因作用的条件下形成的。

(一)个体内在需要分析

个体内在需要是指主体意识到的缺乏状态,是个体生理或心理上的缺失而引起的一种内部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个体对内、外环境的一种稳定要求,是个体活动积极性的重要源泉[1]。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从下而上分为七种: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求知与理解、审美和自我实现。前四种又称为缺失需要,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它对个体身心健康发展也非常重要。后三种又称为成长需要,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当然,成长需要永远也不可能得到满足,随着求知和理解等这类需要满足得越多,人们对成长需要的动机就越强。需要的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但马斯洛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在高级需要产生前,低级需要只要部分得到满足就可以了。

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9%的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的动机是出于就业压力、父母压力、学校的鼓励、从众心理这样一些因素,也就是出于安全、归属与爱及尊重的需要而跨专业考研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部分学生跨专业考研是出于缺失需要。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校大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有超过半数是因为缺失需要。这也表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考研抉择。

当然,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对象中选择好奇心和兴趣的占41%,也就是说,这部分学生是出于求知与理解需要或审美需要而跨专业考研的,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这种需要属于成长需要。这表明在跨专业考研的大学生中仍有部分学生是出于对知识的追求和渴望这一需要的。在他们看来,低级需要的缺失可以暂时忍受,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重要的。

(二)外界诱因分析

诱因是能够满足需要的外界条件或刺激物,诱因既可以是具体的物质,也可以是复杂的事件或情景,如获得成功、荣誉、威望等[2]。诱因使个体的需要指向具体的目标,从而引发个体的行动。诱因在动机过程中是引诱行为达到目标的手段[2]。在校大学生选择跨专业考研其诱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他人的,有来自学校和社会的。

1.名校或热门专业的引诱

名校或热门专业是促使大学生跨专业考研不可忽视的一个诱因。一般来说,名校或热门专业对于考研的学生都具有无可抵挡的诱惑力。名校更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仅更有利于大学生的求知和发展,也会使学生走入社会后更有自信。对于那些出身一般院校的学生,名校文凭对他们的诱惑很大,为了能顺利取得,他们宁愿放弃本科所学专业,选择报考名校冷门专业。而热门专业则能直接影响到研究生毕业之后的就业,特别是那些因为高考发挥失误而被迫选择冷门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作考研决定时更容易受到热门专业的引诱,往往会跨考热门专业,希望能改变自己的就业处境。

2.人才需求的现状

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是大学生跨专业考研最主要的诱因。社会上众多用人单位不仅对引进人才的学历层层加码,而且对应聘者的专业背景要求也很严格。这促使学生追逐高学历同时还必须保证所选择的专业能更好符合社会需求。而目前来看,只有具有实用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学历的高级专业人才,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终归要步入社会面对现实的大学生来说,社会上这种人才需求的现状直接诱导着他们选择相关专业,成为他们跨专业考研最主要的外在诱因。

3.他人的影响或鼓励

他人的影响或鼓励在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的诱因中也是客观存在着的一个方面。例如:有学姐或学长通过努力跨专业考研究生成功,就会对学弟学妹产生一定的榜样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能使学生产生效仿行为,从而期望自己也能一举成功。还有些家长会对孩子提出跨专业考研的要求,迫使或用物质奖赏诱导孩子跨专业考研。有些老师也会出于学生就业考虑而鼓励学生利用考研转行。

四、在校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动机对学习行为影响分析

通过调查及前面的分析发现,大学生跨专业考研有着多种多样的动机,而不同的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影响也有不同,而且,不同的动机强度也会导致动机对学习行为影响的差异。

(一)不同动机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不同影响

根据问卷调查中“你是否已有细致的学习计划?”的回答,结合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的动机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出于内部动机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中有75%制定了细致的学习计划。再结合“在你准备考研期间,如果你的同班同学已凭努力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你会犹豫还有没有必要继续考研吗?”的回答进行分析,发现出于内部动机跨专业考研的学生100%表示不会犹豫。同样结合“如果考上了,你在读研期间的打算是什么?”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出于内部动机跨专业考研的学生有71%表示会补习所欠缺的专业知识。可见,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出于内部动机的,动机很容易启动其学习行为,其学习会积极主动。而且,这种动机还具有对学习行为的维持作用,使得学习行为始终朝既定的学习目标进行。还有,学习行为的各个环节就会受到它有意或无意的调节或监控,不会半途而废,能自觉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作出不懈的努力,直到目标实现。

同样的分析,发现:出于外部动机跨专业考研的学生中有66%制定了细致的学习计划。只有77%的学生表示在别的同学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时,自己对选择跨专业考研不会犹豫。只有22%的学生表示读研期间会补习所欠缺的专业知识。可见,大学生跨专业考研出于外部动机的其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制定细致学习计划的人数比例相对也低。而且这种外部动机对学习行为的作用是不稳定的、短暂的,一旦目标达到,动机的作用很快就下降或消失。

(二)不同动机强度对学习行为的不同影响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中“你对考上的期望值有多高?”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学生跨专业考研的动机强度。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动机强度对学习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期望值为“非常”的学生中有72%制定了细致的学习计划,期望值为“一般”的学生中有62%制定了细致的学习计划,期望值为“无所谓”的学生中只有约33%制定了细致的学习计划。同样还发现关于别人已找到工作了,自己对跨专业考研会不会犹豫的问题,期望值为“非常”的学生中有64%表示不会犹豫,期望值为“一般”的学生中有51%表示不会犹豫,期望值为“无所谓”的学生中有约33%表示不会犹豫。可见,期望值高的学生,大部分能制定细致的学习计划,此时,动机对学习行为的启动作用表现也最显著。期望值一般的学生则较难实施这一学习行为,有细致学习计划的人数比例相对较少。期望值为无所谓的学生制定细致学习计划的人数比例则更低,动机的启动作用在这群学生里表现相对最不明显。同时,期望值高的学生,其动机对学习行为的持久作用表现也较显著,在学习过程中超过六成学生能排除外在因素的干扰。期望值一般的学生则较难维持这一学习行为,在被调查群体中期望值一般的学生只有一半学生能排除外在因素的干扰。期望值为无所谓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排除外在因素干扰的人数比例更低,动机的持久作用在这群学生里表现也相对最不明显。

五、对跨专业考研大学生的建议

(一)正确认识自己,理智确定跨考专业

本科大学生在作出跨专业考研的决定时,应避免盲目性或功利性。应该对自己的真正需要有清晰的认识,并结合自身特长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和学校。这不仅是为自身更长远的发展做好准备,也是对所选专业及学校的负责。而且根据跨专业考研动机对学习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结果也可以看出,越是趋向于对自我认识正确合理的动机越能产生更积极的学习行为。

(二)学会给自己减压

问卷调查中关于“你是否有考不上的焦虑感?”的回答,有64%学生表示有,36%学生表示无。而其中考上期望值为非常的58人中就有42人表示有焦虑感。这说明,期望值越高,学习积极性就越高,但是产生焦虑感的可能性也越高。而焦虑感会影响学习效果,使学习效果下降。所以,准备跨专业考研的学生应该学会通过各种方式或途径给自己减轻思想压力,比如安排有规律的作息时间、与研友互勉互励、坚持锻炼身体等。

(三)做好继续深造或就业的两手准备

跨专业考研学生对于考研成功与否要抱有豁达的态度。考研本来就属于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跨专业考研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对于跨专业考研的难度要有充分的认识。作为本科生来说,不能只认准考研这一条道路,要做好继续深造或就业的两手准备,在准备考研同时不能放松本专业学习,以防考研失利后就业会受到影响。

(四)跨专业考研成功后务必重视基础知识的修补

问卷调查中关于“如果考上,读研期间打算是什么?”的回答,被调查群体中只有42%学生选择补习所欠缺的专业知识,有40%选择修够学分顺利毕业找工作。

研究生阶段本是重点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阶段,学术研究理所当然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而跨专业考研学生属于“半路出家”,其相关专业知识势必缺乏或不完整。如果只是将跨专业考研作为就业的“敲门砖”,只求顺利毕业找工作,对专业基础知识缺乏这一问题并不重视,再加上缺乏实践经验,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最终更将影响到自身的就业。所以建议跨专业考研学生在考研成功后,在研究生阶段踏踏实实做学术研究,修补欠缺的专业知识,从所选专业外行人转变为真正的内行人。

[1]姜俊红.心理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期望值诱因考研
我的考研故事
公路施工安全事故诱因与预警管理的探讨
·部位·+·症状· 让你准确判断头痛类型及诱因!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诱因及干预策略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基于直觉模糊期望值规划和改进粒子群算法的目标优化分配
中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研究
民众期望值的合理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