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与抗争:全景敞视主义下的贫困大学生群体

2012-08-15 00:42
文教资料 2012年35期
关键词:规训福柯全景

储 琰

(华东理工大学 学生工作部(处),上海 201424)

一、微观权力的运用——全景敞视主义

1.理论渊源

20世纪极富挑战性和反叛性的思想家福柯独创了全景敞视主义这样一个独特的概念,他说,“只要有注视的目光就行了。一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这样就可以实现自我监禁。这个办法真实妙极了,权力可以如水泻般得到具体而微妙的控制,而又只需花费最小的代价。”[1]福柯的思想贡献体现在,他运用微观权力的理论来解释社会现象。他用全景敞视的建筑来阐明微观权力的作用发挥:建筑中心是瞭望塔,周围围绕囚室,每一个处在囚室中的人都处在瞭望塔的监视中——哪怕瞭望塔中已经没有监视者,每个人都在进行着自我监视。

2.全景敞视主义作用特点

作为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的具体运用,全景敞视主义主要是引发被监视着的自我监视。通过全景敞视的作用,规训权力的施放作用点从特定的模式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时间空间区域。权力对于人的作用已经从主题释放转变为迫使人的从主题出发的自我作用。这样一来,这种全景敞视的作用范围便可以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任何人都处于无形目光的监视之下,任何人也可以行使监视功能。它使权力的运作变得更为轻便、迅速和有效[2]。所以,从中国古代的“慎独”到现在的“自我修养”,从学校到工厂,从兵营到医院,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全景敞视主义都在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

二、全景敞视主义的高校表现路径

1.作为微观权力场域的高校

如果说全景敞视主义是福柯的微观权力的具体运用,那么,高校就是微观权力的天然作用场域。在其名著《规训与惩罚》中,福柯认为,学校是一个典型的规训社会,它具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具有严密的考查方式,具有周密的制度规范,更有符合“全景敞视主义”建筑风格的生活空间。学生在校园中接受着规训的作用,受到班干部的“监视”,受到考试的“检查”,受到奖惩二元制的“规范化裁决”以及班干部、学生领袖与老师、学校之间的博弈——“共谋”。这样一来,学校完全符合了福柯所指出的“监视—惩罚—规训—共谋”的规训社会的特点,成为典型的规训社会。

2.大学生群体的全景敞视理论作用规律

福柯认为,权力这个概念已经和政治没有什么关系,任何人都有可能是权力的主体和受体,权力的作用不是用来压制或者惩罚什么,而是用来通过权力的运作带来某种规范的效应。在这种规范的效应产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出全景敞视的效应。全景敞视主义的理论可以运用于个体,更可以运用于各种不同的大学生群体。从寝室到班级、从班级到院系,从社团到学生会、从个体到群体都会产生全景敞视理论的作用点。比如,身体异样、家庭贫困、生活方式独特,等等。大学生群体便无时无刻不在监视与自我监视的旋涡中挣扎。本文主要运用这个理论来观测贫困大学生群体。

三、“监视”: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尴尬

贫富差距逐渐增大是我国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大学生贫富差距、优越感差距只不过是社会贫富差距、优越感差距在校园中的体现而已。贫困大学生群体正面临着一个共性的尴尬,他们比其他大学生要多付出一份精力来应付贫困带来的各种压力。

1.群体监视:不得不面对的身份符号

“贫困”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伴随着大学生的录取通知书一同来到他的身上。从大学生接到入学通知书那一天起,从个体到社会的各种关系和关注便随之而来。这时候的贫困大学生就像是全景敞视主义描述下的囚徒,不得不面对各处传递过来的“监视”。我们这里运用监视并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要说明一个问题,从生源地贷款、生源地政府扶助、高校报到绿色通道、政府企业爱心助学、入学后的扶贫贷款以及各种送温暖活动,这一系列的爱心将贫困大学生推倒了视野的风口浪尖。这个群体在公众的面前已经毫无躲藏,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各方的关注。这些关注和监视将一个符号牢牢地贴在了他们的身上。

2.自我监视:目光中的自我规训

全景敞视的最重要的理论作用规律是实现人的自我监视。在社会各界的关注的目光中,贫困大学生无一例外地进入了自我规训的漩涡中。无论是大多数师生对于贫困生群体的关心理解和帮助还是极少数师生传递的鄙夷冷漠的信息,其实结果都是一样的:这个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贫困生就要无时无刻不在有意注视和无意注视之中艰难生活,在潜移默化中,他们自我规训并默认这种身份,逐步将自己与其他人分别开来,从而产生的自我压抑、自我放弃、焦虑、闭锁、自卑等情绪一直伴随着他们,更有不堪者,将这种监视发展成为等靠要的资本,失去自我奋斗的动力。

四、“抗争”:在逆境中的自我升华

自我规训的结果,是将自己的群体与其他的群体区别开来,形成了特有的群体文化。然而,这种监视下的文化并不是其中个体所需要的规训结果,相反,这种规训引发了整个群体的身份尴尬,在主流群体的影响和号召下,这个群体在不断的反抗和顺从的博弈中寻找着自己融入主流群体的路径。

1.从身份的拒绝到接纳

贫穷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中挫折和应激的基本来源之一。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处于温饱型贫困或发展型贫困水平的学生,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当数年寒窗走进大学象牙塔那一刹那,贫困带来负面影响已经远远压过了新鲜求学的幸福感。而正是在这个时候,社会各界传递过来的信息又以“全景监视”的方式出现在贫困学生面前,这时候的他们仿佛是被扒光了袒露在大众面前的可怜人,大部分人选择了下意识的逃避。他们拒绝了外界的监视,但是却拒绝不了逐渐形成的自我监视,在不断的自我规训之中,他们逐渐认同了自己贫困生的现实,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压力,比如牵挂家中父母辛勤劳作却又捉襟见肘的经济压力,学习基础薄弱导致的大学的学业困难等等。这些压力是接纳身份之后的最大的阻碍。

2.从感情的自卑到自强

贫困生的自卑是最大的心理障碍之一。我们理解,越是自己最为薄弱的方面或者不足的地方,越是对外界的环境极为敏感。当贫困生在全景敞视的环境中,他的不足不但被关注,还有可能被扩大,这样势必会以发其自卑情绪。不少人因害怕被别人看不起而自我封闭,不与同学交流,不参加集体活动。甚至还有一些同学为自己是贫困生而感到羞耻,进而生怨。从怨恨父母、怨恨家庭,发展到怨恨他人和社会[3](马加爵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福柯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还表示过,全景敞视模式之所以成为一种普遍的功能,是因为它的目的是“加强社会力量——增加生产、发展经济、传播教育,提高公共道德水准,”而不是“剥夺或阻碍社会力量”。[4]贫困大学生在不断的监视与自我监视的过程中激发自强活力,当他们逐步认同了自身的角色之后,这种监视即可以成为激发生命力的助推剂。

五、关爱:全景敞视作用的适度发挥

我们必须明确,福柯的全景敞视主义的模式是从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的模型得出的结论,其对象是被监视的囚犯。当规训权力在空间、时间、对象上全方位地发挥作用,遍及整个社会的时候,规训社会就已经成为一个被放大的更趋完善的全景敞视监狱[5]。而福柯也不止一次地强调,全景敞视的作用之所以能够普遍作用,是因为它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明确了这一点,我们用这样的理论来观测贫困大学生群体就有了立足之处。

我们可以看到,在贫困大学生发展的案例中,既有自强不息,发奋图强的榜样典型,他们通过对于自己身份的不懈抗争,在努力中得到了自己的发展,也有自暴自弃,由贫生怨的负面例子,这些人将自己的贫苦作为博取社会同情的资本,伸手求援,缺乏自身主观的努力动力,最终走向失败。共同点在于,都处在全景敞视的场域中,不同点在于,对于监视和自我监视状况的处理态度。

虽然全景敞视的作用无处不在,但是,任何一个群体和个体都不愿意自己成为被监视的对象。越是特殊的群体,对于外界的关注越是敏感。所以,创造一个平等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减弱全景敞视负面影响,提供强大心理支持的有效途径。既然不能避免这一作用的发挥,至少可以控制其作用发挥的程度。当我们变波涛汹涌的关注为润物无声的关爱,当我们将贫困生的经济状况弱化而转入人格的平等尊重的时候,贫困生群体所受到的外界监视压力便会减少,而相应而来的自我监视将会成为最主要的前进推动力,必将会为贫困学生的成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关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不关注,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大学贫困生这一群体势必会圆满承载全景敞视的作用目的,在不断的自我规训过程中实现完美的自我升华和成熟。

[1][法]福柯,严峰译.权力的眼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邹菡.规训的权力与全景敞视主义.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9.

[3]李志.大学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及干预策略.教育探索,2008,4.

[4]福柯.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

[5]李东旭,吴铁柱.福柯的微观权力的机制研究.世纪桥.2011,1.

猜你喜欢
规训福柯全景
马奈与福柯:“物-画”与再现危机——跨媒介视域中的图像叙事解读
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
戴上耳机,享受全景声 JVC EXOFIELD XP-EXT1
主体的黄昏:福柯视觉理论中的镜子与画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全景敞视主义与侦探小说中的“看”
从5.1到全景声就这么简单 FOCAL SIB EVO DOLBY ATMOS
规训与政治:儒家性别体系探论
后现代语境下科学话语在广告身体规训中的转向
“福柯与法律”研究中的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