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2-08-15 00:42刘淑华刘东方张旭丽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责任

刘淑华,刘东方,张旭丽

(1.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2.中国银行大连甘井子区支行,辽宁大连 116600)

嵌入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刘淑华1,刘东方2,张旭丽1

(1.大连民族学院国际商学院,辽宁大连 116605; 2.中国银行大连甘井子区支行,辽宁大连 116600)

对于环境、社会以及利益相关方,企业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也能为企业带来效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综合绩效,以中国现有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为基础,全面考虑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从企业的财务绩效、管理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嵌入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并提出了评价指标的运用建议。

社会责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环境绩效;社会绩效

一、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的谢尔顿提出,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企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含有道德因素在内。

美国经济学院密尔顿·弗里德曼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增加利润。期蒂芬·P·罗斯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种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就是认真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的影响。里基·W·格里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在提高本身利润的同时,对保护和增加整个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责任。

在中国,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不同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营利或赚钱作为存在的唯一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有的学者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指公司经营的某一事项符合社会多数人之希望,为满足与实现该期望而放弃经营该事项的盈利之意图[1]。

作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盈利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生态环境等的责任,以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发展。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从事有助于改善社会的事情,绝不只限于法律要求必须做的或者经济上有利的事情,它超越了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

二、企业绩效评指标价体系现状分析

1.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有代表性的企业业绩评价是改革开放后开始的。1993年,财政部颁布实施的《企业财务通则》分别从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等8个指标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1995年,财政部出台了《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到2002年财政部等有关部委联合颁布的《企业效绩评价操作细则(修改)》,由28项指标构成。2006年,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实施细则》,相对于之前的指标体系,增加了风险控制、人力资源指标。该综合绩效评价指标包括22个财务绩效定量指标和8个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财务绩效评价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济增长状况;非财务绩效评价是在企业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对企业一定期间的经营管理水平进行定性分析与综合评判。各指标的权重,依据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各指标的引导功能,通过参照咨询专家意见和组织必要测试进行确定。

2.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细则》指标体系涵盖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以定性指标为辅,力图实现绩效评价的多层次修正和多因素互补,为企业绩效评价的规范化提供了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标准,对于引导企业经营行为,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加强对经营者的监督与约束,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现行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在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1)指标体系不够完善。首先,财务指标比重过大。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中所使用的指标大部分是财务指标,使评价体系难以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绩效,易导致企业只注重短期效应,而忽略长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非财务指标不够完善。在现行的绩效评价方法中,非财务指标都只是通过定性分析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是人的经验而不是客观数据,这就使得定性分析主观随意性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信性。同时,在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下,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很多,财务指标无法涵盖企业绩效的全部内容。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创新、质量和服务、员工满意度等非财务指标应在绩效评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缺乏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指标。任何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都不能用单纯的经济指标来衡量,在和谐社会建设中,还需要考察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虽然现行的指标体系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有所体现,但指标反映的内容不全面、不准确,在整个体系中所占比例也较小。这容易使企业名正言顺回避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利于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权重设置不够合理。现行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在权重设计上沿用了传统的专家意见法确定各指标的固定权重方法。权数的主观性越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可能越差。事实上,采用固定权重无法满足绩效评价工作中各利益主体的实际需要,也未能考虑企业的行业及经营环境的区别,不加区分的使用已经不能满足绩效评价工作的实际需要。

(4)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现行指标体系秉承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原则,其指标设置单一地体现股东利益至上,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有所忽视[2]。

三、嵌入社会责任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产生无形资产效应,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关键。作者尝试在现行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基础之上,嵌入企业社会责任,构建全面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新指标体系是在原有《细则》评价企业财务绩效和管理绩效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企业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方面的评价,并且使用定量评价指标,避免了定性评价的主观性。其中管理绩效除了评价战略管理、经营决策、风险控制和发展创新,新增加了对企业学习能力的评价;环境绩效评价在企业资源利用、环保投资和污染治理方面设置了不同指标;社会绩效主要从企业产品责任、人力资源和社会贡献方面对企业进行评价[3]。

1.财务绩效评价指标

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仍然沿用原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评价内容,即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

(1)盈利能力状况。主要是基于股东的绩效评价,主要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和总资产报酬率。

(2)资产质量状况。主要指标为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

(3)债务风险状况。是基于债权人的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指标为资产负债率和已获利息倍数。

(4)经营增长状况。主要指标为销售(营业)增长率和资本保值增值率。

2.管理绩效评价指标

管理绩效评价是从企业自身出发,反映企业在一定经营期间所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及其管理成效。根据《中央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应当根据评价工作需要作进一步细化,能够量化的应当采用量化指标进行反映。”在此,作者对企业管理绩效指标进行改进,制定了定量评价指标。

(1)战略管理评价。主要反映企业所制定规划的科学性,战略规划是否符合企业实际,员工对战略规划的认知程度,战略规划的保障措施及其执行力,以及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等方面的情况。主要采用员工认知度和战略执行度两个指标。

员工认知度=熟悉战略员工数/企业员工总数;战略执行度=已执行步骤/战略总步骤。

(2)经营决策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决策管理、决策程序、决策方法、决策执行、决策监督、责任追究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实施效果,重点反映企业是否存在重大经营决策失误。主要采用以下两个指标:

决策认可度=管理层决策认可人数/管理层总人数;决策收益度=决策实际收益额/决策预计收益额。

(3)风险控制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财务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等方面的管理与控制措施及效果,包括风险控制标准、风险评估程序、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等,核心在于考虑风险控制制度健全性以及风险控制所取得的效果。

(4)学习能力。主要反映企业借助于文化、机制、模式等方式和手段,把内、外部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并有效提升企业整体绩效的能力。企业的成长动力与学习能力息息相关,企业要持续发展,就需要塑造自身的学习能力以提升创新力、保持竞争力。

(5)发展创新评价。主要反映企业在经营管理创新、工艺革新、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培育、市场拓展、专利申请及核心技术研发等方面的措施及成效。本文用创新投资率反映企业对新产品开发和创新的重视程度,新产品销售率则反映新产品为企业带来的收益。

创新投资率=科研开发、创新投资额/年投资总额×100%;新产品销售率=新产品销售收入额/企业产品销售总额×100%。

3.环境绩效评价指标

环境绩效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状况、环境保护、污染物排放后的防治等方面所取得的效益及其累积效果。环境绩效评价正是基于企业社会公共利益方面的环保责任,以此提高企业对资源、环境的重视程度。

(1)资源利用情况。主要考察资源循环利用率和资源的投入产出率,以此来反映企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及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实际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在资源利用方面做的越好。

(资源循环利用率=生产过程中循环利用的资源的量/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总投入量×100%;能源投入产出率=有效增加值/能源消耗总量(价值)×100%。

(2)环保投资情况。如企业绿化率、环保投资率,这些正指标,都反映了企业在净化空气、水土保质等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程度和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企业绿化率=企业绿化面积/企业占地总面积×100%;环保投资率=环保投资额/年投资总额×100%。

(3)污染治理状况。本文采用负指标来衡量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些污染物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如温室效应气体、破坏臭氧层物质、不易分解的有机物、有毒物质、重金属物质等。用收入排污率和废弃物治理率指标反映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大小以及企业经营中环境治理能力。

收入排污率=某污染物排放总量/营业收入×100%;废弃物治理率=年处理达标的废弃物排放量/年废弃物排放总量×100%。

4.社会绩效评价指标

社会绩效评价是指企业履行对消费者、员工、政府等社会责任的能力和效果进行的评价。包括产品质量状况、人力资源状况以及企业所做的社会贡献。

(1)产品质量状况。主要考虑企业提供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公众对企业产品满意度、产品的安全性和使用效能、广告的可信度等方面,以反映企业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履行情况。

产品市场占有率=本企业某产品年销量(额)/市场同种产品年总销量(额)×100%;客户满意率(度)=1-客户投诉率=1-被顾客投诉的销售额/年销售总额×100%;企业诚信率(度)=年按时支付的应付款总额/全年应付款总额× 100%=1-企业违约率。客户满意度(率)和企业诚信率(度)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确定,也可以用公式计算。

(2)人力资源状况。考虑员工接受培训情况、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和满意状况、员工福利与社会保障情况等方面,以反映企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履行情况和对企业内部关系的责任。

员工培训率=年平均员工培训时间/年平均员工工作时间×100%;员工保持率=1-员工离职率=1-年离职员工人数/年平均员工人数× 100%;员工社会保险计提率=为员工购买的各种保险总额/营业收入×100%。

(3)社会贡献。企业社会贡献一般考虑企业的就业贡献率、为国家缴纳利税情况、发展公益事业等方面,以正指标来衡量企业为社会公众作出的贡献,反映企业在公众责任方面的履行情况。

资产纳税率=年均纳税总额/年均资产总额×100%;就业贡献率=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平均净资产×100%;收入公益比率=公益支出总额/营业收入×100%。

以上指标体系涵盖了企业对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环境和社区等社会责任的全部内容,并且采用了定量计算的方法,构建了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四、嵌入社会责任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建议

一套完善的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构成要素包括: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目标、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报告。在具体的评价实施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评价主体的确定。政府、主管部门、利益相关者都可以作为企业绩效的评价主体,其考核的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政府、主管部门应该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评价并出具评价报告。

2.评价客体的确定。企业是评价客体,接受评价主体的考核。企业可先根据指标体系进行相应的自我评价,包括自身的综合绩效,尤其是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当前中国企业普遍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履行情况不容乐观。因此,企业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自身建设:(1)企业要保证信息资料的真实可靠,这是对企业各利益相关者负责任的基本要求;(2)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建立相应的社会责任考核评价制度,从内部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责任理念,提高责任意识;(3)创造将社会责任与企业内化为一体的企业文化。

3.评价标准的确定。这是进行企业绩效评价的重要环节,对具体的评价标准的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但本文有以下几点建议:(1)应根据不同的利益主体的需要,建立不同的权重体系,明确规定其适用对象和范围,以满足绩效评价工作的现实需求;(2)考虑不同评价客体的特征。企业由于环境、性质、规模等因素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行业或企业特征,因此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在确定标准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同时注意评价标准的时效性[4]。

4.保障措施的跟进。要发挥企业绩效评价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除了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之外,还需要构建保障社会责任评价有效实施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1)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工作。西方国家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较早,从思想孕育、各种流派出现到SA8000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标准的推出,成果颇丰。而中国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却明显不足,表现为研究成果少而且片面,缺乏创新性研究,重应用而轻理论。

(2)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中国政府立法部门应加快制定全面的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使企业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如对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标准,范围等制度化的规定。有了相关政策的保障支撑,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在上市公司或国有企业中进行试点,一方面考察新指标体系的评价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进一步推广。

(3)建立同行业监督奖励机制。社会责任应当是一种自发主动的行为,但是鉴于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有必要建立同行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奖励机制,来督促企业行为。

企业绩效评价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既要满足国家管理当局宏观调控的需要,又要满足各利益主体对企业的客观评价,还要有利于企业自我评价和考核。从而达到既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满足各方利益、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又能规范企业行为,使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目标。

[1]杨汉明.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业绩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01):45-48.

[2]姚旎.关于构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S1):132.

[3]陈素琴,李益娟,谷佩云.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小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企业活力,2008(11): 74-76.

[4]蔡青文.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08(12):68-69.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responsibility-base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LIU Shu-hua1,LIU Dong-fang2,ZHANG Xu-li1
(1.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Dali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605,China; 2.Dalian Ganjingzi District Branch of Bank of China,Dalian Liaoning 116600,China)

For the sake of environment,society and stakeholders,enterprises should bear more social responsibility,which can be of beneficial to enterprises as well.How well an enterprise fulfills its social responsibility,to a great extent,influences its own performance.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res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this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responsibility-based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inancial performance,managerial performance,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and social performance.Suggestion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evaluations are also given.

social responsibility;performance evaluation;index system;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social performance

F272.5

A

1009-315X(2012)02-0140-04

2011-10-05;最后

2011-12-08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08DJY087)。

刘淑华(1963-),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责任评价、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责任编辑 董邦国)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责任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期望嘱托责任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