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瑞应寺缘起

2012-08-15 00:49齐智
关键词:喇嘛五台山康熙

齐智

五台山瑞应寺缘起

齐智

回顾了瑞应寺活佛的历史以及寺庙来历,认为五台山瑞应寺与蒙古贞瑞应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五台山;白文殊;瑞应寺;田喇嘛

从清康熙年间开始,五台山凤林谷火场村界内一直供奉着康熙帝师——第一世察汗殿齐活佛桑丹桑布的舍利塔。一世活佛当年朝拜五台山的时候,于凤林谷内见到白文殊菩萨显圣,并且相形地貌知道这里地处龙头,是修行的上佳之选。遂向菩萨顶购得土地300亩,立塔建寺。舍利塔建设前后共用了3年,第一年建设塔基,第二年建设塔肚,第三年建设塔厦。恰在舍利塔建成之时,一世活佛圆寂,骨灰舍利装藏入塔。此塔直至新中国成立依然保存完好,后毁于“文革”。值得庆幸的是,虽然装藏宝物尽失,而佛宝舍利却得以保存。改革开放后,舍利塔得以恢复。当然,包括五台山瑞应寺重建在内的诸多事宜,都与一个人的努力分不开,这就是雍和宫喇嘛田·布仁白音。

一、田喇嘛心中的瑞应寺

在五台山火场村百姓心中,有一位北京来的田姓喇嘛——田·布仁白音。田喇嘛是蒙古贞人,在瑞应寺出家,也就是后来去雍和宫的名僧小道日木。1950-1951年间,田喇嘛在蒙古贞瑞应寺南“哈达山”原一世活佛闭关的山洞内修炼时,数次感应到一世活佛的开示,之后多次登五台山上菩萨顶,与素有“五台山活地图”之称的詹巴拉共同寻找当年被毁的古迹遗址,最终经辨认,于凤林谷内找到刻有“瑞應寺東北西南支綫爲界”的两块康熙年间的界石,从而确定了五台山瑞应寺原址。历经20多年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五台山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批准与支持,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耗资50余万元修复成如今的五台山瑞应寺及一世活佛舍利塔。田喇嘛一生都在为蒙古贞瑞应寺(弘法道场)、阿拉善夏日嘎寺(秘修道场)、五台山瑞应寺(根本道场)的重建呕心沥血,最终使得一世活佛三大道场重现佛光。他用行动证明了一个得道高僧的佛心。田喇嘛故去后,人们遵其遗嘱,将其舍利塔建于蒙古贞瑞应寺西。瑞应寺,蒙古族人称“葛根苏木”,俗称佛喇嘛寺,位于阜新市西南30公里处的阜蒙县佛寺镇佛寺村。该寺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到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初具规模。皇帝赐满、蒙、藏、汉四种文字[1]1。

瑞应寺属藏传佛教格鲁派,素有“东藏”之称,有满、蒙、藏、汉四种文字雕刻的金龙镶边的瑞应寺大匾是康熙皇帝所赐,该寺鼎盛时期有喇嘛3000多人。寺庙建筑方圆十里有余,其中有大雄宝殿、祈愿殿、九大臣祈愿殿及东西配殿。大雄宝殿外有4大扎仓和德丹阙凌及活佛殿,周围有5座庙宇分别建在东西南北山顶或山坡上。白伞庙在东北山顶,护法殿在东南山顶、面北而坐,度母庙在西南山头,关帝庙在西南山坡,舍利庙在西北山顶。整个庙宇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形成了内外相映、四面对称的独特格局。此外,还有绕寺一周的环寺路,路边有万尊石佛,环路而立,宏伟壮观,实为佛门圣地。每年农历4月开始,信者陆续来寺进香拜佛,有的沿着环寺路绕行数周,叩拜万尊佛像,百病消除。

1996年2月,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辽宁省民委分别发文 (国宗函 [1996]22号文件和辽民宗字[1996]13号文件),批准寻找第六世察汗殿齐呼图克图转世灵童,并指示到甘肃拉卜楞寺请嘉木样活佛和贡唐仓活佛认定。

1997年经国务院宗教事务管理局 (国宗函[1997]157号文件)和阜新市民族事务委员会(阜民字[1997]6号文件)审批认定,甘肃省拉卜楞寺嘉木样活佛按历史定制及宗教仪轨进行严格的甄选,最后确认14岁入瑞应寺的喇嘛刘海龙为瑞应寺第七世察汗殿齐呼图克图,并赐法名洛桑义希成来坚措。

以上两份文件确定了瑞应寺活佛转世系统的恢复,并成就了“文革”后由中央批准的第一位蒙古族大活佛这一盛事,结束了自瑞应寺第六世活佛色木丕乐尼玛于1942年圆寂后55年间,瑞应寺一直没有活佛的历史。

二、一位蒙古活佛的成就

桑丹桑布,内蒙古敖汉旗人。康熙八年(1669年)皇帝微服私访至蒙古贞境内遇见一户人家娶亲,通晓易理的康熙皇上觉得很奇怪,因为当天是大凶之日诸事不宜,所以特意问了这户人家,得到的答复是山中有一位修行的喇嘛给选的日子,说是今日虽是凶日但有紫微星临凡,所以实为大吉之日。皇帝深感惊奇,问了喇嘛住处,便上山寻找,到了一个山洞口,见有两只猛虎把守,一位老喇嘛出来拜见康熙帝并行三跪九叩大礼。康熙帝问老喇嘛为什么只有一个人在此修行。他说一会我会做一场法事,到时就会见分晓[2]。

法事开始,满山遍野的草木畜生都化作人形,老喇嘛显现大威德金刚像,为众生说法,最后皇帝叹服并拜喇嘛为师。喇嘛先后为皇帝解决了三件要紧的事:第一是寻找传国玉玺,第二是寻访顺治皇帝下落,第三是调停蒙古贵族达尔汗亲王的反叛。康熙帝钦封桑丹桑布为堪布喇嘛且御赐敕建喇嘛寺,建寺所需费用拨国库银两。皇上问他要多少土地建庙,他说我们将来寺庙建成,喇嘛无数赛过牛毛,就要一块袈裟的地方吧!当时达尔汗及蒙古贞王爷贝勒都在场,大家都以为老喇嘛在说笑话,结果老喇嘛将袈裟抛向空中,一下就囊括了蒙古贞包括奈曼的一些地方[3]。

康熙十五年(1676年)老喇嘛进京朝觐,之后携弟子30人进藏,翌年,黄教首领封其为呼图克图。康熙十九年 (1680年)御赐敕建召庙。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进京朝见后再赴西藏拜谒黄教首领。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10月与盛京(沈阳)觐见康熙帝,康熙四十年(1701年)于热河离宫觐见康熙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御赐敕建药师佛殿,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京朝觐,康熙帝御笔亲题“满蒙藏汉”四种文字的金龙镶边金字匾额“瑞應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赏赐喜峰口外的洼尔图温泉和800亩土地。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3月进京贺寿,参加圣诞欢庆大典,皇帝口谕封为东藏地区的蒙古大活佛。属清朝册封的八大呼图克图之一是少数驻京的呼图克图,同时也是五台山三大呼图克图之一,是蒙古族大活佛,地位仅次于宗座法王、班禅大师等。察汗殿齐呼图克图即将到西藏学法,达赖活佛对弟子说,这两天将有贵客到。第三天,有个衣衫褴褛的僧人上门,达赖活佛居然连鞋都没来得及穿便出去迎接并与察汗活佛行碰头礼。第一世察汗活佛的经师是由达赖活佛亲自选定的(第二世、第三世察汗活佛的经师均是章嘉活佛),察汗活佛离开时达赖活佛应允他带走一尊佛像,察汗活佛到佛堂顶礼,达赖活佛本相千手千眼佛随行。察汗活佛走后,达赖活佛入定,发现西藏的一半就要被带走了,达赖活佛急忙召集僧众念经、祈祷,由此始有察汗活佛带走了西藏的一部分成就了“东藏”[1]13。

三、五台山活佛灵塔的由来

察汗殿齐活佛为大威德金刚化身、白文殊菩萨忿怒化身,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中戒行圆满、持戒第一的优婆离尊者转世。优婆离尊者是《大藏经》中经、律、论三藏之律藏的集大成者。桑丹桑布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进京后赴藏获封“察汗殿齐呼图克图”并金册金印。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京朝贺,康熙皇帝亲赐“度牒”以为明证,在佛教兴盛区域诸方面通行。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农历正月初三,始祖活佛察汗殿齐呼图克图桑丹桑布留下了遗嘱:“虽说佛位处处有,惟有苏瓦弟(西方极乐世界)众佛赞之,当我圆寂之后,摆放方向朝西。一旦这一天到来时,不要焦急,要沉着,七日后入关出殡,三七后火化尸体,请十位喇嘛昼夜轮流念七七四十九天经文后,骨灰送至五台山。”正月二十七日酉时,始祖活佛面朝西方圆寂,舍利葬于生前选定建造的五台山凤林谷内舍利塔装藏,始有五台山瑞应寺。

始祖察汗殿齐呼图克图的舍利塔,立于五台山台怀镇西5公里处的凤林谷内,占地300亩,四角埋有“瑞应寺灵藏”字样的石碑为记。灵塔立于凤林谷,如同三足火鼎立于峡谷之中。据说,此地最初请一位牵骆驼的风水先生看过,说:塔在品字间,是吉祥广阔之地,主后世兴旺[1]14。

第二世活佛阿旺罗布桑丹增生于康熙了六十年(1721年)4月 24日,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由达尔汗亲王请至科尔沁旗,设坛、诵经、祈福、摩顶。乾隆八年(1743年)由热河随驾广行讲经说法。第三世活佛噶桑丹增·彭松措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正月朝觐,后赴西藏,受封黄教首领为“西吉尼格·陶度乐古乐格齐·额尔德尼·代青堪布呼图克图”,意为“显扬教法额尔德尼大清堪布呼图克图”,并获金册金印。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在热河为圣上祈福,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同章嘉活佛做皇太后超度法事(第二、三、四世察汗殿齐均为第三世章嘉活佛若毕多杰之徒)。第四世活佛罗布桑图不丹格乐克在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和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两次面圣,在嘉庆和道光年间9次面圣,其时正是瑞应寺雄伟壮观、政教合一发展到鼎盛的局面。道光三年(1823年)圣上御赐满、蒙、藏三种文字印册,亲书“土默特旗扎萨克达喇嘛察汗殿齐呼图克图”,土默特旗王爷将17个村屯旗民和土地划归瑞应寺所有。第五世活佛耶希·图布丹于道光十七年(1873年)生于达尔汗亲王府中,6岁被迎请到瑞应寺坐床。13岁朝贺咸丰帝,后赴西藏学经,返寺后振兴法幢,使瑞应寺各方面再次发展到全盛。第六世活佛耶希达尔济由光绪帝认定,民国时被政府撤免,于1945年圆寂。1933年黄教首领认定色木丕乐尼玛为第六世活佛,于1942年圆寂,后世活佛舍利保存于蒙古贞瑞应寺北舍利庙。

第七世活佛洛桑·义希·成来坚措于1997年10月9日坐床,1998年4月去甘肃拉卜楞寺拜关出格、巴特尔两位高僧为师,修习佛经一年多后,回瑞应寺主持寺院。后委托嘉木样·彭松措喇嘛管理五台山瑞应寺事宜。

嘉木样·彭松措,北京人,满族,在雍和宫出家,拜“田喇嘛”为师并得传衣钵。1988年随师傅到五台山,寻找一世活佛遗迹。20世纪90年代开始参与重建五台山瑞应寺,重修一世活佛舍利塔。师傅圆寂后,他继续为五台山瑞应寺而奔波。

[1]特沫若.瑞应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3.

[2]常桂林.瑞应寺传说[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79.

[3]额德虎,日亚齐.瑞应寺99个传说[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6.

B947.2

A

1673-1999(2012)04-0140-03

齐智(1986-)男,辽宁阜新人,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1-12-12

猜你喜欢
喇嘛五台山康熙
五台山
《拉喇嘛益西沃广传》译注(三)
中东铁路与三喇嘛借款
康熙:阳刚雄健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五台山掠影
喇嘛洞
往五台山(外一首)
喇嘛“斗法”考——兼论忽必烈及元皇室独尊藏传佛教的由来
五台山的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