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2012-08-15 00:43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政治素质世界观人生观

雷 敏

(贵州师范学院 马列部 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18)

试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雷 敏

(贵州师范学院 马列部 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18)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在高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素质;培养;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起着关键的作用.

1 思想政治与个人素质的关系

思想政治素养包括道德水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政治观等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1],具体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1.1 个人素质的核心是道德

道德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个人素质的核心内容,包括公德与私德.公德是指具有社会公约性质的一种约束机制,如爱护公物、不在公共场所吸烟等就属于公德范畴;私德是带有施善性质的一种内在约束机制,如同情弱者,向受难者捐款,为老人让座等行为,就属于私德的具体表现.公德带有社会强制性,而私德则带有个人自主性,但两者都是个人素质的重要成分,不具公德的人,个人素质会直接被否定;不行私德的人,个人素质也会受到怀疑.

1.2 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对人的行为产生导向作用

价值观体现在人对世界和相关事件的价值判断;人生观体现在个人对人生的看法;世界观体现人对世界的看法.这三者往往相互关联,对人的行为发挥综合影响,起着导向的作用.错误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将人的行为导向错误的方向,对个人的素质产生负面影响.

北京市反邪教协会、北京市科协曾经设立过《北京市青少年科学无神论教育现状调查》的课题,通过系列的日常观察和学生卷调查问卷,了解到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问题上的一些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现阶段在各大高校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迷信现象.这种状况就说明必须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除此之外,从近年来的报道中我们了解到,很多高校的学生虽然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但是在思想上却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不到位而误入歧途,从而出现了一些反面的事例,例如参与非法集会、参与迷信活动等等.这些都值得人们深度思考.

以上这些事例已足以证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对大学生的行为起着导向作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为此,应当将以下内容作为当代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的主要内容:(1)接受与传播当代中国的主导的和谐社会文化;(2)倡导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思想;(3)倡导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反对迷信;(4)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

1.3 思想政治水平是评价大学生个人素质的重要标准

如何来判断大学生个人素质的高低?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就是其思想政治水平.个人素质高的人,其思想政治水平必然也高,在道德行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都会有对应的体现.反之,个人素质低的人,在道德行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都将作让人不满意的表现.大学生个人素质中,思想政治内容是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因此思想政治水平对个人素质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故判断大学生素质高低时,思想政治水平就是一条重要的评判标准[3].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学生素质的作用

学生的个人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为直接的体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丰富学生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的一项途径.

2.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政治理论素养

作为现阶段高等教育的一项新课题,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下的热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以人为本,着重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知识获取、思想锻造、人格塑造上获得新的体会,使得学生对于实际解决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多方面和多角度进行思考,从而提升个人的修养和能力.因此,各大高校应当借鉴经验,将工作重心合理安排.学生在高校的学习期间,是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利于导引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具有共同理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肯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作贡献的人材.现阶段整体的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发展良好,思想政治工作势头良好,学生思想稳定.但是对于判别能力和政治分析能力而言,谈到具体的责任意识时,学生的表现还有待提高,这些可以根据历年的政治风波得出.

当下,各种西方带来的事实威胁成为关注的热点.许多外来的文化带有很多消极的政治思想,在无形中影响了我们新一代的大学生,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于责任的分析和判别能力.思想政治工作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更要应用于实践,只有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于实践,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学生只有在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之后,才会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才会让学生更加自律,逐步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防止错误和不规范的行为继续发生.在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之下,学生会沿着正确的道路,一步步接近完美,接近自己定立的目标.如今,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拜金主义等不良影响正在侵蚀我们的生活,在当前的环境下,我们必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从而使其具有约束能力,增强现实感[4].只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大学生,才能为社会和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有利于学生建立团队协作精神

我国的现有教育体制,强调的多是理论内容,对于校外实践涉及的非常少,这一点和国外相比,具有很大差异.正是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水平都会受到限制,仅仅依靠书本和理论知识不足以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因此,社会实践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

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并不仅仅局限于社会实践,还包括以第二课堂形式存在的多种文体活动,如群体性文艺活动、运动比赛、辩论赛等等.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这些社团活动,会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这些社团活动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都是由兴趣相投、志趣相近的同学共同参加的,从活动的前期准备到后续的完成工作,都不可能依靠个人力量,因此学生的相互协作、组织分工能力会在活动的不断探索和进行中得以提高.

与此同时,要想将社会实践真正发展到各大高校,就必须从根本上,也就是制度上做出一定的改变,加大对于实践活动的关注度.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承担组织管理的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组应该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进行思想和理论上的指导,从而让整个社会实践活动在有纪律、有安排、有监督的情况下有序开展.

2.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良好意识

由于我国的制度和西方国家有差异,因此对于学生素质的要求也不同,尤其是在评价标准和政治素质方面,要求具有一定的差别.此外,对于学生的教育方法也是具有差异的.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对于学生的培养,有一定的先进和可取之处,但是我国的教育体制不同,无法完全照搬西方的一些先进经验,而是应该结合我国现有情况借鉴一定的经验,以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为基础,培养学生道德与精神上的素质.目前,西方的许多高校环境都是科技发达、竞争激烈的环境,这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如今,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对于高校的思想教育、学生管理等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都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2.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

2.5.1 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导向功能

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关键,学生的未来方向就取决于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往往会包含这些发展方向、价值观、政治立场等.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面临多重考验,如何对未来正确把握方向,如何正确为自己定位都要根据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引导的功能.

2.5.2 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激励功能

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就是精神动力的形成,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之后,就会为自己树立正确可行的目标,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努力,朝着目标前进,在此过程中会不断磨砺自己,使自己敢于面对各种考验和挫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才智,锐意进取,才能在坚韧中努力奋斗,为人民和祖国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

3 结论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中心应该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只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生态度,才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5].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学生在面对各种社会矛盾时,往往会对自己的未来缺乏信心,从而误入歧途,走上错误的道路.针对这样的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只有多沟通、多交流,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与外界最大化地进行交流,才能让高校的学生认清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价值,才能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求同存异的良好意识,才能充分地认识人和社会的关系,从而为即将到来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校园不仅仅是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锻炼能力的地方.因此,高校对于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上,特别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是重中之重,只有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国民素质,认识学生素质培养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途径,才能真正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44.

〔2〕王羲.职业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的意义与方法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107-109.

〔3〕代祖良.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初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48-51.

〔4〕李建宁,等.对青海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调查与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5〕王玄武.政治观教育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90.

G641

A

1673-260X(2012)07-0196-02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世界观人生观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智能化的“世界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浅谈企业保卫人员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世界观—雕塑遗产》
浅谈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人生观(一)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