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国大学校园中语言环境的创造

2012-08-15 00:43王东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14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外语高校学生

王东兰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解析我国大学校园中语言环境的创造

王东兰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在近几年我国外语教育力度加强,许多高校将外语专业作为院校的重点专业进行建设.然而外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出学生娴熟运用外语进行交流的技能,而不是单一地让学生掌握了外语的语言形式,因此除了从语言自身入手,语言环境创设在外语教学中也是及其重要的.然而由于我国外语教学起步较晚,许多高校学生外语口语水平较低.本文对当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创造口语语言环境进行思考与研究.

全球一体化;外语教育;语言形式;口语;语言环境

语言学习环境是一个大而宽泛的概念,在大方面来说,是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接触的社会环境、文化、经济等,而在小的方面上说,就是学习语言的环境、交流对象、学习载体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语言的效率与兴趣.高校外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技能,但是我国许多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具备读写的能力,读说能力较差,因此我们需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听说上,这就要构建出良好的语言环境.本文对高校外语口语环境构建的重要性概述,并对如何创造口语语言环境进行思考与研究.

1 构建校园语言学习环境的必要性

我们所谓的语言环境指的是人们在某种特定的场景来用特定交流的某个活动的整个过程.一般我们研究的语言环境分成了三个要素:第一个就是人们能够感知的身边的事物,也就是场所;第二个就是针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等,也就是通常说的情境;第三个是人们对于某个环境中的情境所联想到的感觉,也就是氛围.而构成我们所说的语言环境的这三个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并且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整体.

作为国际交流中的第一大语言的英语,是人们用来交流沟通的工具,而我们要想培养出学生们外语听说读写的娴熟技能,是不能够脱离外语口语语言环境的,而我们日常的外语教学活动也不能脱离语言环境.

我们在课堂内外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快地掌握好外语语言学习,进而得体地运用外语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由于外语是有声的语言,而其中的听是为了收集与理解对方口语的意思,说是为了口头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由于说的技能是要在能听懂语言意思的基础上来进行培养的,因此听说能力的提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整体能力.而构建良好的外语语言环境,使得学生们的听觉视觉与其他感官同时调动起来,进而有效地学习外语技能.我们要在实际的外语教学过程中利用好语言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进行外语口语交流的能力.而反过来说,如果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也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口语语言环境,进而提高高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 我国大学校园中语言环境创造现状及问题

2.1 大学校园中语言环境创造现状

在我国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与西方国家交流频繁使得外语的需求日渐增加,这对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发展提供了空间,并且也对外语教学相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但是反观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现状却令人担忧,一直以来在高校外语教学中,都是教师教学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忽略了学生们自身的情感因素,导致学生们失去了学习外语的兴趣.一般课堂教学模式是在高校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来进行系统学习,一般分成了听力、对话、文章阅读与英文写作等四个板块.而高校课堂教学多数是通过教师教学为主,一般在课下学生会做练习题来巩固,但是作业普遍在英文教材范围内,或者是单一的题型.这难以让学生掌握语言的规律,学生们在这种死板的学习环境下并没有身临其境的外语环境感受,降低了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外语作为主要交流用语的范围越来越广,使得高校对外语教学越来越重视.但是我国许多高校学生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学习依然难以熟练地掌握了这门外语,但是在一些外语为常用语言的国家与地区,许多居民虽然只是接受了初等教育就能够顺畅地运用外语来进行交流.这主要是因为语言环境的问题,就像语言研究者们说的,“在教育中我们不能教会学生们一种语言,而只能为他们构建一个适合去学习外语的环境.”这就可以看出来语言环境对于外语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其他语言学家也曾经指出,如果想要学习除了母语之外的第二种语言,就需要学习者处于一个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这样可以去提高学习者掌握外语的程度,并且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出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动机.

2.2 大学校园中语言环境创造问题

根据我国高校外语口语教学现状来看,即使在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依然情况不容乐观.我国高校学生开始认识到外语口头水平的重要性,但是又对当前口语教学不够满意.当前我国高校的外语口语教学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通过阅读来进行学生口语能力培养,让学生背诵单词,这似乎成为了我国外语教学的基本规律.然而这样必定会让高校学生降低了对口语学习的兴趣,呈现出被动学习的状态.然而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成为了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然而一直以来我国高校教师受到了听说法的影响,认为外语的口语教学就是教授给学生几个简单的日常会话.但是我们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可以得知,学生只是根据对话练习并不能提高外语交流能力.曾经许国璋先生说,“只是学习几句简单的英文不行,有些女孩子的发音好,语调也好,并且打招呼时候的开场白也很正规,但是在谈论完天气之后就无话可说了,也不能连贯地说一件事情,没有自己的看法.”我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种文体,就要针对外语口语教学中的问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来为高校学生创造出科学的语言环境.

3 大学校园语言环境创造途径分析

3.1 外语课堂教学全外语化

我们学习外语是为了来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让学生掌握语言是在使用过程中培养的.而学生学习外语主要依靠课堂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来获得外语的基础知识并且进行基本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使用全英文教学,让学生处在一个全英文的环境中,增强学生口语练习的能力,也直接提高了学生们的听力能力.

3.2 增强外语教学的情景化

我们在外语教学中要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地位,要增强教学的情景化.如果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外语理论知识难以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们要尽可能地去创造外语学习的情境,让外语学习与氛围相融合.

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听力教材与教学用语来培养与训练学生们的听力,并且通过一些图片与实际表演来增强对话的情景化.可以通过真实的表演交流来调动高校学生的视觉感官,让学生们可以参与到一些与教学相关的有兴趣的活动中,并且结合课堂所学内容来进行反复地听说,进而实现对外语的初步认识.

而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们储备的知识量也增加,我们可以增强组织教学的难度,结合学生们的实际需求,用学生们感兴趣的形式来处理好教学内容,将直观的对话情境慢慢转变为含蓄抽象的交流情境.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对话之中,并且我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来进行记忆,让外语在学生工作与生活中更具有实用性.教师在对学生外语口语训练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说外语时候带上自己的表情,并且加上自己主观的手势与情绪,就像融入到情境中将生活中的场景展现出来.

3.3 让学生给外语电影配音

外语是人们交流用的工具,不只是书面文本的状态出现,在很多时候是有声音的.曾经美国的语言学家说过,语言是每个外语学习者来掌握语言的唯一的渠道,而学习方式需要在语言环境中培养出来.就像我们可以顺畅地说出汉语,这是因为我们一直生长在汉语的环境中,而外语作为中国人来说的外语也是需要有语言环境的.我们在教学中利用英文电影可以模拟实际的场景,给学生创造出一种集合声、光、像等结合的立体情境,并且能够展现出综合性的知识.让学生给电影配音,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电影的分析与欣赏以及表演,来调动学生的头脑与嘴、耳朵等器官的配合能力.学生在这种配音教学训练中可以去接受到那些准确的语言表现形式,而这种配音模式可以将所有的外语学习的元素组合在一起,让语言运用更加生动.当学生在观看电影过程中,也可以学习到纯正地外语声音与语调,还能够了解到西方的风土人情与文化.

3.4 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们可以利用课外的时间,激发学生们运用外语的兴趣,开展多种活动,进而巩固学生们课上的外语学习.例如可以举办一些外语演讲比赛,外语歌曲演唱大赛等,通过学生们的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学习与运用口语的技能.

4 结语

高校外语教学可以说是一门特殊的艺术,根据新时代的需要,高校外语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出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让学生们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通过外语来进行有效地外语信息交流.我们需要结合多种手段,创造学生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让学生由被动的外语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外语学习,营造出和谐的高校外语课堂氛围,提高高校学生们的外语口语交流能力.

〔1〕姜勇彪,张树明;刘平辉.如何加强地学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2〕张楚廷.影响教育理念的根本问题之一——艺术优先于科学[J].高等教育研究,2003(06).

〔3〕胡显章,李曼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0(01).

〔4〕刘守义.我国高职教育产学合作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J].教育与职业,2006(17).

〔5〕张社争.西方四国素质教育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7(02).

〔6〕戴炜栋,张雪梅.对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反思[J].外语界,2007(04).

〔7〕刘君红.外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研究[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2).

〔8〕张丽萍.浅谈外语专业师范生必备的基本功[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9〕夏丹凤,刘浩源.我国高等学校分类与定位问题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6).

〔10〕陈超.从文化全球化看世界一流大学的交往功能[J].外国教育研究,2004(03).

G642

A

1673-260X(2012)07-0214-02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外语高校学生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大山教你学外语
大山教你学外语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