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与中国文人的隐逸意识

2012-08-15 00:44杜高琴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渔父沧浪屈原

杜高琴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沧浪之水”与中国文人的隐逸意识

杜高琴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

沧浪之水因孔子听到“孺子歌”而留名,因屈原流放的事迹和他的《渔父》而获得象征意义,“沧浪·渔父”的组合成为后世文人隐逸意识的文化符号,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其它要素,在元代完成了从楚辞中的客体形象,向代表中国文人主体人格精神的象征性艺术形象的转变。汉水流域是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之一。

沧浪之水;渔父;隐士

一、孺子歌中的“沧浪”与楚辞中的“渔父”

丹江口市古为武当县、均州,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丹江口水库所在地。库区深处是一片烟波浩渺的人工海洋,称为“小太平洋”。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沧浪湖。

《尚书·禹贡》:“蟠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水经注》二十八:“沔水又东北流,又屈东南,过武当县东北。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地说》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是近楚都。故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1]沧浪,这个颇富诗意的古老名字,是对汉水清澈翠绿本色的最好赞美,而《沧浪歌》就是在这古楚地流传的古老歌谣。

《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这是孔子怀抱他恢复周礼的政治理想周游列国,进入楚国之地时,听到的孺子的“沧浪歌”声。相隔约二百年,楚怀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屈原带着无法实现政治抱负的一腔愤懑和忧国忧民的满怀愁绪,被流放到汉北,又听到了渔父的“沧浪歌”。

渔父知他是三闾大夫时,问他为什么缘故落到这么田地时,屈原发出了千古绝唱的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当渔父以“圣人不固执于什么东西,所以能够以世俗为转移”的道理,劝他隐退自全时,屈原再次发出“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随波逐流而玷污清白的誓言。渔父遂以“沧浪歌”留给屈原富有意味的暗示而去。

关于屈原和渔父的传说,荆楚旧地,江汉之域,流传很广很多,载于湖广旧志以及湖南湖北省县地方志书的,难以屈指计算。从古至今的许多文人学者(如明王应麟,清王夫之,今郭沫若、陈子展等)都指出,后来传说的所谓沧浪水都是后人命名,并非古沧浪水、汉水。但是从沧浪地名之多足见屈原在人民的心里影响之深远。

二、“沧浪·渔父”作为中国文化符号之一的演进概略

“沧浪·渔父”作为具有深刻含义指向的文化符号,经过历代文人引用和表现的历史演变过程,构成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的“隐逸意识”。渔父是隐逸的主体,常常为作者自喻,或者指代隐士,而沧浪则代表隐逸的理想去所,其本色是“清”,与现世的“浊”相互对立;其本质是追求生命和精神的自由。隐逸意识的思想基础是老庄哲学,其现实诱因是社会的动荡,政治黑暗,战争频仍等。

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及光武即位,光乃变名姓,隐身不见,……披羊裘钓泽中。”光武帝再三盛邀,不愿出仕,“年八十终于家”。“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2]“钓叟”日后亦演绎为渔父的另一个版本。

魏晋之际,一个政治、军事风云际会的时代,加上文人五言诗的兴盛,以“沧浪·渔父”典故入诗逐渐出现。如阮籍的“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咏怀八十二首》),左思的《咏史八首》中“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之句。

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起为州祭酒,到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弃彭泽令归田,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终认清在到处是屠杀异己和不义战争,官场风气极为腐败、谄上骄下的社会中,一个正直的士人根本谈不上实现理想抱负。他放弃幻想,彻底归隐,作《归去来兮辞》。这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高峰。

他在清贫的乡居生活中,“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但是不忘“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归田园居五首》)。并写下了《桃花源诗并记》,把“沧浪·渔父”中的归隐意识和归隐的环境,以具体、形象、生动的社会图景展现出来,表达了人类美好的社会理想,成为千古不朽的佳作。[3]

进入诗歌空前繁荣的唐朝,以“沧浪·渔父”表现隐逸意识也更为流行,比如:

一谢沧浪水,安知有逸人。(骆宾王)/君问渔人意,沧浪自有歌。(刘长卿)/沧浪有钓叟,吾与尔同归。(李白)/君不见沧浪老人歌一曲,还道沧浪濯吾足。(杜甫)/因生江海兴,每羡沧浪水。(白居易)……等等[4]

在这些诗歌中,以杜甫运用此典故数量最多,这大概和他受到的理想挫折及现实生活的磨难比他人更多有关。唐诗中渔父的形象有所发展,常常为“钓叟”所取代。其中,柳宗元《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独蓑篱翁,独钓寒江雪”的诗意,把“钓叟”的内心世界——个人与现实的冲突,理想与世俗的不容,“众人皆醉我独醒”时个体生存极度的孤寂状态,表达得淋漓尽致。

“渔父”进入词这种新的文学形式,形象更加具体、生动。敦煌曲子词《浣溪纱》写道:“倦却诗书上钓船,身披蓑笠执渔杆。棹向碧波深处,几重滩。”唐人张志和的《渔父》词意:“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5]作者将渔父及其生活情景具体化、诗意化,对以后的宋词和元曲中的渔父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州园林中,沧浪亭名声卓著。它是北宋文豪苏舜卿所置,其意取自“沧浪·渔父”之典故。园中还有“濯缨亭”。文集用“沧浪”的,如严羽的《沧浪诗话》,其本人亦号“沧浪逋客”。宋人苏辙有调啸词·渔父,朱敦儒曾作渔父词六首等。陆游《鹊桥仙》:“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夫。”[6](P707)

元代艺术家对渔父的偏爱更化为“渔父”之情,元代散曲圣手白朴有《沉醉东风·渔夫》,元曲大家乔吉一人作《渔父词》二十首。汪元亨写下了《朝天子·归隐》二十首。且看一位“无名氏”的“[南吕]一枝花·渔隐”这样写道:“不沽朝野名,自守烟波分。……相看着绿水悠悠,回避了红尘滚滚。……本是个虚飘飘天地闲人,乐陶陶江汉逸民。”(注意“江汉”二字与屈原事迹的对应)。他“有时……笑采青蘋,有时……闲看晚云,有时……独步斜曛,有时满身衣襟爽透荷香润”;酒醉中“高歌细和沧浪韵”;生活中“但得年年生意好,武陵何用访秦人”;心境中“想王侯大勋,博渔樵一哂,争似我一叶江湖钓船稳!”[7](P1169-1170)“笑采”、“闲看”、“独步”、“爽透”是何等传神地表达出主人公闲适自得的心态意趣,而“高歌细和沧浪韵”和“武陵何用访秦人”又把屈原的“沧浪·渔父”、陶渊明的“桃花源”二者的意境融合在一起,把自在的渔隐生活完全理想化、诗意化了。在元曲里,一个个不屑名利荣辱、远离红尘的渔父,内在的全是文人的高致雅量和特立独行的人格。他们似乎永远在讴歌,永远在寻找,他们的讴歌超越了隐逸本身,传达着一种主宰自己命运的力量,在沧浪烟波之间自由翱翔!而这时的渔父也在两千多年历史长河的砺练中,业已完成了从楚辞中那个主客对答的客体——一个本真性的渔父,向代表中国文人的主体人格精神——一个象征性性形象转变的发展历程。

三、“沧浪·渔父”的文化价值

有趣的是,当初屈原并没有听从渔父的婉劝,后人却倾向于渔父,这对於屈原的伟大崇高无损于毫末。后人不过以归隐的方式继承并发展了屈原的人格与精神,进则为儒,退则为道,进退不失其志,所谓殊途同归,亦合孔子“和而不同”之境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双重精神结构,如果说老庄哲学是涵育了第二重结构的思想源泉,那么“沧浪·渔父”则是他们表现隐逸意识的经典艺术形象,也是中国文人隐逸意识的文化符号。因为屈原和“沧浪·渔父”的故事,汉水的那份澄澈和明净不仅是大自然所展现的魅力,也渗透着一种人文精神的沧桑与瑰丽。

近年一些学者发现古称“武陵”的竹山县境内作为汉水支流的堵河某地,即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不是湖南常德,并用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加以论证。果真如此,陶渊明记下的这个武陵人的故事就是在同一块土地,在相隔700年的时间隧道里,和屈原“沧浪·渔父”的精神做的一次精彩对话了。作为《渔父》、《桃花源记》故事的产生地,有两个伟人留下的篇章和他们自己精彩的人生,还有汉水流域广布的道教文化的影响,具有“沧浪”美名的汉水及其浸润的这片土地,的确称得上是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之一。

[1](北魏)郦道元.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见《后汉书·逸民传》

[3](晋)陶渊明.王瑶编注.陶渊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4]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5]黄进德.唐五代词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贺新辉.宋词鉴赏辞典[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7]蒋星煜,等.元曲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I206.2

A

1003-8078(2012)04-0059-03

2012-04-09

10.3969/j.issn.1003-8078.2012.04.22

杜高琴(1961-),女,湖北丹江口人,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张吉兵

猜你喜欢
渔父沧浪屈原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梦见屈原
端午思屈原
《兰心诗钞》“均州沧浪”意象的“元典”元素分析
明朝散发弄扁舟——“渔父”形象解读
屈原及其《离骚》(外三则)
沧浪
“苏世独立”与“遁世隐逸”——《渔父》主旨分析
均州:沧浪之上,沧浪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