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探讨

2012-09-07 02:12张石云万启军何永成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16期
关键词:卧床营养状况腹膜

张石云 万启军 何永成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深圳 518035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终末期肾衰竭病人肾功能替代疗法的主要方法之一[1],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营养不良发病率较高。本文调查了100例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现对本实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11年12月行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 10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 58例(58.0%),女性42例(42.0%),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34.56岁。所有患者均行CAPD 治疗至少 3 个月以上,平均透析时间(3.5~28.3)个月。基础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61例,高血压肾硬化9例,糖尿病23例,其他7例。

1.2 实验方法及指标

以主观综合评价法(SGA)对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以每周尿素清除指数(KT/V)、肌酐清除率(Ccr)评价患者透析是否充分,计算残存肾功能(RRF)[2]。

1.3 统计分析

运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对100例CAPD患者的肾功能、透析程度及营养状况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表示。P<0.05时,两组数据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0例患者中,营养良好者59例(51.0%),营养不良者41例(41.0%)。通过残存肾功能分析比较透析充分组与不充分组,P<0.05,两组数据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透析组患者的残存肾功能优于未充分透析患者组,且透析充分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病率明显低于透析不充分患者。数据见表1。

3 讨论

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是肾衰竭功能终末期较为良好的替代疗法之一,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及价廉等优点,临床应用较为广泛。CAPD患者营养不良发病率高,与多种因素相关。本文以主观综合评价法(SGA)得分评价患者营养状况,发现透析充分的患者残余肾功能比透析不充分的患者较好,透析不充分患者体内毒素储存,影响患者蛋白质及多种营养摄入,故易诱发营养不良病。且CAPD不能取代尿毒症患者的肾功能,故透析后应尽量使患者保持较为良好的残存肾功能。此外,患者的膳食营养也与此息息相关,CAPD患者的饮食应加强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

表1 比较100例患者的残余肾功能及营养状况[n(%),(x±s)]

除了营养不良外,腹膜炎的发生也给病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3]。多由操作不规范等因素导致,如:随意在腹透液中加药以及操作时手部未达到无菌条件、医院病房通风条件、卫生条件不符合标准等。此外,患者肠道及局部感染等也可能造成腹膜炎的发生。对此,医院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都应予以高度重视。

在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过程中,还会出现患者提前退出的情况。相关文献研究表明[4]:腹膜透析患者多数在透析1年左右时间退出,而心血管事件是CAPD患者死亡主要原因。发生糖尿病及血清白蛋白下降是腹膜透析患者退出的危险因素。这可能与患者透析前的极不稳定状态有关。

[1]冯明亮,张辉.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退出原因及预后分析[J].海南医学,2010,21(8):14-15.

[2]陈胜芳,崔春.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平均[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1):49-52.

[3]J.W.Moncridf, R.P.Popovich.Reduction in Peritonitis Incidence in 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 with a New Catheter and Implantation Technique[J].Chi nese J.Biomed.Eng,1993,2(2):86.

[4]甘红兵,陈孟华.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短期内退出的调查分析[J].中国血液净化,2003,2(8):416-418,423.

猜你喜欢
卧床营养状况腹膜
1~12月龄肺炎住院患儿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评价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