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探讨
——以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测量技术基础》课程为例

2012-09-13 00:40张鲜化李丹超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关键词:测量高职教学模式

张鲜化李丹超

(1.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探讨
——以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测量技术基础》课程为例

张鲜化1李丹超2

(1.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江西赣州341000;2.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230009)

本文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市场对工程测量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在从事多年工程测量专业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并以《测量技术基础》课程为例,阐述了进行探索和实践的过程。

高职院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

一个重要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是指培养高级技术员类人才(中间人才系列中的高层次)的高等技术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我校所培养的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大多都到了测量工作的第一线,而且都是独立作业,再加上测量新技术的不断革新,往往需要在工作的同时学习测量新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测量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作业能力以及较强的学习能力和过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储备这四种能力,以满足生产单位的需要,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便成为高职教育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两个认识

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文化底子普遍薄弱;二是部分学生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下被动进入高职院校学习;三是普遍存在喜实践、厌课堂说教的心理。这几个特点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

当然,学生自身的弱点只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这其中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待学习的问题,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学本身的问题,那就是教学的吸引力有多大。

笔者通过多年来在《测量技术基础》及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出要解决教学本身的问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1)必须从生产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与生产实际接轨,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思路,模拟生产实际进行实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独立作业能力。(2)必须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创以问题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新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真心、用心,从而使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知识,为今后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以后在实际生产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不难看出,以上的两个认识合在一起就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这也就是笔者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基本概念

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和“问题式”教学模式的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应以生产单位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为目标,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安排,以任务的完成过程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选取多个学习性工作任务或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按照“提出任务,分析任务,知识构建,完成任务”这一行动体系组织各单元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作任务,进而完成工作任务,最后达到构建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能使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模式可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特征。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它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出发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敢于提问,并通过学生合作、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是以生产的基本工作过程作为整门课程教学的总体纲要,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时,按照由整体到局部、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倒逼式的教学思路,通过一连串相关的问题,一环扣一环提问并解答,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从而达到领会掌握专业知识的效果。

(二)实践探索

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适用于以实际操作能力为培养重点的各类高职院校,也可供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借鉴。这里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测量技术基础》课程为例进行探讨。

传统的教学方式直接按照书本上的章节一节一节来讲授,中间穿插一些课堂实习。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知识体系不连贯的弊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学了后面忘了前面的现象。在学完一门课程后,通常还未完全明白为什么要学这门课,学这门课有什么用。而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下面就以《测量技术基础》课程为例来阐述。

《测量技术基础》是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相当于本科测绘专业的《普通测量学》或《地形测量学》。我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队伍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编写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教材《测量技术基础》。该教材内容编排完全与生产实践的工作过程一致。

在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我们紧紧围绕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白测量是做什么的,具体的过程是什么,以及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为目的,设置了近一百个问题。下面以基本测量工作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图1 测量外业工作简单示意图

图1是一幅外业测量工作的简单示意图,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测量的具体做法如下:

问题1:测量是干什么的?测量工作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即测定和测设,并用示意图讲授两者的涵义,使学生头脑中先对测量工作有个印象。

问题2: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什么?可以通过学习能够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通过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描绘在图纸上,即地形图的测绘,并以一幅完整的地形图展示。

问题3: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怎样才能在图纸上表示出来?可以用专门的地物、地貌符号来表示。

问题4:不同地物、地貌的符号在图纸上应该表示在哪里?这就要求知道地物和地貌的空间位置,一般地面点的空间位置用(X,Y,H)来表示。

问题5:我们怎么知道地物、地貌的空间位置在哪里?可以通过测量仪器测出与已知点的坐标差计算出来,坐标差可以通过测量地物点与已知点的方向和距离来求得。

问题6:已知点坐标怎么得到?通过小区控制测量即导线测量、三角测量等方法获得。

问题7:导线测量或三角测量怎么实施?通过测量仪器测角、测距、测高程,进而计算出各图根控制点的坐标。

问题8:测量角度、距离、高程的仪器怎么使用?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测?这就要求学会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全站仪的使用及测量方法。

通过上述8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地形图是怎么测绘的。在上述的问题中,我们把获取地面点的(X,Y)坐标的过程称为平面测量,将获取地面点H的过程称为高程测量。

问题9:对于一个测区,要测绘其地形图,应该注意哪些事情?通常情况下,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应该要有计划,即怎样实施、人员、交通、食宿等怎么安排,这就要求在做项目之前要先做好技术设计,即一个项目实施时是否按技术设计执行的,执行情况怎样,项目的成果怎么样,遇到哪些问题,怎么解决的,在项目完成之后,还需要做一个总结,即技术总结。

通过上面9个问题,就可以总结出地形图测绘的基本过程(见图2)。

图2 地形图测绘基本工作过程图

(三)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优点

在该课程结束时,按照讲述的知识点进行了拓宽测试和教学调查。测试的结果是优秀率达到了85%,良好率达100%。参加学习的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切近生产实际、教学方式灵活、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概括来讲,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无缝链接,对培养实际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好的效果。(2)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具有较好的效果,使学生能够较快地接受和理解相关的知识。(3)具有灵活多变、不拘一格的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生产需要进行不同的教学,可以即兴提问、变化角色等等。(4)具有知识体系结构连贯、易学、易懂、易记的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通过不断给出需解决的一连串的相关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基本原理,再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解决学校教学与社会生产的脱节现象,从而达到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该方法要求任课教师具备熟练的专业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此法易于操作,对于同类高职院校或相关专业的本科院校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1]夏正建.问题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的实践与思考[OL].(2010-08-20).www.nxjy.cn/s_lishi/2010-8-20/139F081911E3E071245_2010820_2478.html.

[2]丁琦,汪德宏.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0,(2):45-46.

[3]周秋生,马俊海.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5,(6).

[4]王德利,薄志义,李长青.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5]夏喜英,邢玉林.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J].职业技术,2009,(7).

[6]李群,孙海梅,张永红,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问题式”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11).

[7]陈爱萍,黄甫全.问题式学习的内涵、特征与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08,(1).

book=90,ebook=17

G712

A

1672-5727(2012)02-0090-03

张鲜化(1979—),女,陕西户县人,硕士,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测绘与土地管理。

猜你喜欢
测量高职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