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癌手术治疗的疗效

2012-09-20 03:08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胸外科重庆垫江4083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胸腔镜淋巴结辅助

黄 涛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胸外科,重庆 垫江 408300)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癌手术治疗的疗效

黄 涛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胸外科,重庆 垫江 408300)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12例,其中男78例,女34例,根据是否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治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56例,男40例,女16例;对照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情况,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切除肺癌及淋巴结清扫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效果确切,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癌;临床分析

目前肺癌多采取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外科治疗等,其中外科治疗多是开胸手术,但开胸手术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患者恢复较慢。如何提高肺癌开胸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1〕。本文主要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行小切口肺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112例,其中男78例,女34例,年龄35~70〔平均(53.7±5.4)〕岁,病程3~12个月,平均(5.2±1.3)个月。根据手术治疗分为试验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治疗)和对照组(传统开胸手术),其中试验组56例,男40例,女16例,年龄35~70〔平均(53.5±5.6)〕岁,病程3~12个月,平均(5.3±1.2)个月;对照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35~70〔平均(53.4±5.5)〕岁,病程 3~12个月,平均(5.2±1.1)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前均经CT、纤维支气管镜、头颅MRI、ECT骨扫描、腹部超声等检查排除各器官转移,术前临床TNM分期为T1~2N0M0,术后均经病理组织学确定诊断。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平均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手术 采用单腔或双腔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的全麻方式,单肺通气,健侧卧位,在腋中线第6或7肋间行小切口,长约1.5 cm,将胸腔镜经切口置入胸腔;在腋中线第4或5肋间做一辅助切口,长约6~8 cm,作为手术操作切口。在胸腔镜下用电刀结合电灼钩切除肺全叶,并行淋巴结清扫,大部分肺血管的处理仍采用传统的缝扎和结扎的方法。术后标记各组淋巴结并送病理行组织学检查确定有无转移。

1.2.2 传统开胸手术 采用单腔或双腔气管插管加静脉复合的全麻方式,单肺通气。标准侧卧位,在患侧胸部的后外侧腋中线第4、5肋间做一切口,长8~15 cm,采用肋骨牵引器拉开肋骨,直视操作下切除全肺叶,并清扫淋巴结,术后标记各组淋巴结并送病理行组织学检查确定有无转移。

1.2.3 观察指标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病理分期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情况,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病理分期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情况 试验组术后病理分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纵隔淋巴结清扫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中及术后观察指标 试验组手术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后病理分期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情况(n,±s,n=56)

表1 两组术后病理分期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情况(n,±s,n=56)

组别 病理分期(n)ⅠaⅠbⅡaⅡb纵隔淋巴结左肺组数 直径(mm)右肺组数 直径(mm)试验组18 15 12 11 5~11 5.7±2.4 1~11 6.5±2.3对照组17 16 11 12 5~11 5.6±2.5 1~11 6.3±2.2

表2 两照组术中及术后观察指标比较(±s,n=56)

表2 两照组术中及术后观察指标比较(±s,n=56)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引流管留置时间(d)住院时间(d)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141.5±26.7 142.6±26.31)4.5±2.5 8.9±2.41) 1.51)对照组153.7±25.4 329.3±53.6 4.7±2.3 15.6±3.1 6.9

3 讨论

目前,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肺癌存在较多问题,随着胸腔镜使用的普及,其成为胸外科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2〕。

研究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这主要由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操作难度较大,对胸外科医生要求较高,在胸腔镜下用电刀结合电灼钩切除肺全叶,并行淋巴结清扫时所用时间较长〔3,4〕。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中对患者的损伤更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长度明显小于传统开胸手术,仅将肋间肌离断,胸壁其他各组肌群几乎不影响,不切断肋骨,骨性胸廓被牵开程度明显小于传统开胸手术〔5〕,明显缓解了术后疼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从而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6〕。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操作轻柔,对肿瘤的挤压较小,减少了因肿瘤破裂导致转移的概率〔5〕。

综上所述,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治疗肺癌的价值已经逐步得到肯定,此方法具有安全可靠、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1 刘伦旭,车国卫,蒲 强,等.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8;24(3):156-8.

2 张宏飞.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手术20例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962-3.

3 刘新波,王晓东,陈家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周围型肺癌手术的临床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10;32(3):263-4.

4 姜海明,王得坤,凌飞海,等.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手术中的应用研究〔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07;7(5):373-4.

5 夏发明,文石兵,潘晓锋.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肺癌手术与开胸手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2;18(1):89-91.

6 Shaw JP,Dembitzer FR,Wisnivesky JP,et al.Francine R.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lobectomy: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directions〔J〕.Ann Thorac Surg,2008;85(2):705-9.

〔2012-01-14收稿 2012-03-14修回〕

(编辑 袁左鸣)

R73

A

1005-9202(2012)17-3693-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37

黄 涛(1970-),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胸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工作。

猜你喜欢
胸腔镜淋巴结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奈维用于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后防止漏气的疗效观察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