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地区老年健康体检者慢性肾脏病流行情况

2012-09-20 03:08奇丁伟洁宋慧杨科王盖汪秀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年龄组肾脏病高尿酸

卓 朗 刘 奇丁伟洁宋 慧杨 科王 盖汪秀英

(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徐州地区老年健康体检者慢性肾脏病流行情况

卓 朗 刘 奇1丁伟洁1宋 慧1杨 科1王 盖1汪秀英2

(徐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在老年人群中的流行状况及常见危险因素。方法 以简化的肾脏疾病饮食调整研究(MDRD)公式求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使用美国肾脏病诊治K/DOQI提出了CKD的诊断和分期标准。结果 CKD患病率为26.63%,其中男性25.49%,女性29.07%(χ2=9.562,P=0.002)。60岁组患病率21.21%,平均每5岁递增3.05%,到85岁组已经达到36.45%。在全部CKD患者中CKD1期为占40.66%,2期占37.53%,3期占21.14%,4期占0.67%。尿镜检红细胞阳性率21.03%,蛋白尿阳性率5.96%,肾功能下降患病率为5.81%,三者均随着年龄组增加而增加。结论 该地区老年人群CKD患病率较高,随年龄增长快,女性略高于男性,以尿红细胞阳性为主。CKD的发生与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血浆黏度血症、高尿酸有相关关系。体检中应重视尿液检查,结合血肌酐检测和eGFR值的估计应该成为CKD早期诊断常规项目。

慢性肾脏病(CKD);流行现况

慢性肾脏病(CKD)具有患病率高、医疗费用巨大、易合并心血管疾病而导致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1〕。本文旨在了解老年人群中CK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2006~2009年的60岁以上体检资料11 223人。筛除了没有做血肌酐检测、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检测和4年内重复体检的资料。筛除重复资料的标准:保留可以诊断为CKD的体检日期较早的那一份资料,其余的删除;多次体检都不能诊断为CKD的,保留一次体检项目较多资料较全面的一份,最后共获得合格样本6 714人,其中男性4 578人,女性2 136人。

1.2 方法 CKD诊断与分期:使用美国K/DOQI提出的(CKD)诊断标准和分期标准〔2〕。以简化的肾脏疾病饮食调整研究(MDRD)公式求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值(eGFR),以eGFR<60 ml·min-1·(1.73 m2)-1和(或)蛋白尿和(或)血尿作为CKD的诊断标准,其中伴有尿白细胞弱阳性(+-、+)和尿红细胞弱阳性(+-、+)的疑似尿路感染排除CKD诊断。eGFR〔ml·min-1·(1.73 m2)-1〕=186 × 血肌酐(mg/dl)-1.154× 年龄(岁)-0.203(×0.742* 女性)

1.3 资料处理 使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 CKD患病率 CKD患者1 788人,总患病率为26.63%,其中男性1 167人,患病率为25.49%;女性621人,患病率为29.07%(χ2=9.562,P=0.002)。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有持续增长趋势患病率平均每年龄组递增3.05%。见表1。

表1 各年龄组CKD患病率〔n(%)〕

2.2 CKD患者的分期构成比 60~、65~两个年龄组以CKD1期为主,70岁~、75岁~、80岁~三个年龄组以CKD2期为主,85岁~组以CKD3期为主。分年龄组的CKD分期构成比见表2。

2.3 其他肾功能异常表现 镜检尿红细胞阳性、蛋白尿阳性和肾功能下降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见表2。在390人肾功能下降的中,仅有238人(61.03%)超过临床血肌酐正常范围高限(120 μmol/L),漏诊 152 人。

表2 各年龄组CKD分期构成比及镜检尿红细胞、尿蛋白阳性率、肾功能下降情况〔n(%)〕

2.4 CKD与常见病的关系 CKD与高血压、高血浆黏度血症、高尿酸血症有相关关系,(P<0.05)。见表3。

表3 老年CKD与常见病相关性〔n(%)〕

3 讨论

北京石景山地区40岁以上随即抽取的中老年居民CKD患病率达12.9%〔3〕,大约是河南省某城区的 2倍〔4〕。2003年香港在被调查的20岁以上的人群中红细胞尿患病率13.8%〔5〕。1997年新加坡肾脏基金会(NKFS)研究显示居民红细胞尿9.33%〔6〕。这些资料都表明亚洲人群红细胞尿成为肾脏损害的突出特征。在健康体检中应高度重视蛋白尿、镜下血尿的检查,同时诊断过程应该引入肾功能评定和CKD的诊断,而不能简单地用血肌酐的临床正常值范围来判断肾功能,这样会造成大量的肾功能下降和CKD的漏诊。有研究揭示高血压、高血浆黏度都会影响肾脏的灌注和循环〔7〕,高尿酸血症不仅仅是肾脏损伤的标记物,而且是CKD的相关危险因素。动物试验中证实轻度的高尿酸血症即具有肾毒性,血清高尿酸不仅引起肾脏血管收缩、系统性血压升高,还将造成肾小管间质损伤,直接或间接影响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等来发挥病理生理学作用〔8〕。

1 郑法雷,章友康,陈香美,等.慢性肾脏病——公共卫生领域的新挑战——写在2009“世界肾脏日”之前〔J〕.北京医学,2009;3(1):129-30.

2 刘必成,伍 敏.关于慢性肾脏病诊断标准的争议与思考〔J〕.中华内科杂志,2009;12(48):989-91.

3 张路霞,王 梅,王海燕.北京市石景山地区中老年人群中慢性肾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2):67-71.

4 张振香,单 岩,张 谦,等.河南省某城区中老年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0(1):146-7.

5 Li PK,Kwan BC,Leung CB,et al.Prevalence of silent kidney disease in Hong Kong:The Screening for Hong Kong Asymptomatic Renal Population and Evaluation(SHARE)program〔J〕.Kidney Int,2005;67(1):36-40.

6 Ramirez SP,Mcclellan W,Port FK,et al.Risk factors for protein uria in a large,multiracial,Southeast Asian population〔J〕.J Am Soc Nephrol,2002;13(12):1907-17.

7 王海燕.慢性肾脏病CCK现状、争议与研究前景〔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2):81-2.

8 Weiner DE,Tighiouart H,Elsayed EF,et al.Uric acid and incident kidney disease in the community〔J〕.J Am Soc Nephrol,2008;19(12):1204-11.

〔2011-03-03收稿 2011-08-11修回〕

(编辑 张 慧)

R692

A

1005-9202(2012)17-3737-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56

徐州市科技局社会发展项目基金(XEED1239)

1 徐州医学院07、08级公共事业管理班

2 徐州市中心医院肾内科

卓 朗(1972-),男,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年龄组肾脏病高尿酸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芹菜素-钐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抗小鼠高尿酸血症研究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人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