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慢性疼痛状况调查

2012-09-20 03:08薛桂娥陈正英康祖铭吉首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湖南吉首416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边区省市患病率

薛桂娥 楚 婷 陈正英 康祖铭 (吉首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湖南 吉首 416000)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慢性疼痛状况调查

薛桂娥 楚 婷 陈正英 康祖铭 (吉首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湖南 吉首 416000)

目的 调查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慢性疼痛患病率及其药物镇痛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对127例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年龄≥80岁的老年人就慢性疼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以长海痛尺和简洁疼痛问卷为基础而自行设计。结果 受调查的农村高龄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患病率为76.4%(诊断标准为:疼痛评分≥1分,持续时间≥3个月),在诊断为慢性疼痛的患者中,未获得药物镇痛治疗患者的比例为70.1%,镇痛不良的比例为21.6%,获得有效镇痛的比例为8.2%;使用单一非甾体抗炎药的比例为89.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表明,赡养方式(β=2.17,OR=1.71,95%CI为1.18~1.93,P=0.035)和社区医疗获取(β=2.02,OR=0.19,95%CI为1.12~1.86,P=0.024)是农村高龄老年人获得药物镇痛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慢性疼痛的患病率高,患者未获得任何镇痛药物干预比例高,获得有效镇痛的患者比例低;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应加强高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阶梯药物镇痛,改善农村高龄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慢性疼痛;药物镇痛

研究显示,老年人群的慢性疼痛(CP)患病率高,未进行干预比例更高,CP已成为社区老年人群最普遍的健康问题之一〔1〕。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是中国最大的土家族和苗族聚居的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经济文化卫生事业发展滞后,农村高龄老年人群是农村社区中最重要的弱势人群,其健康状况特别是常见的CP长期未受重视,未获得有效评估。因此,为初步了解民族地区农村高龄老年人群CP患病率及获得有效药物镇痛的影响因素,我们于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采取便利抽样的方式,以长海痛尺〔2〕(CPRS)和简洁疼痛问卷〔3〕(BPI)为基础设计问卷,对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127例农村高龄老年人群就慢性疼痛状况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127例高龄老年人就慢性疼痛状况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年龄≥80周岁;②无认知功能障碍;③自愿接受调查。其中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3例、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4例、重庆黔江地区32例,贵州铜仁地区28例。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以老年人的长海痛尺和简洁疼痛问卷为基础而制定,广泛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在预调查的基础上,反复修改后而成。问卷包括3部分,第1部分:高龄老年人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民族、自理能力、社区医疗获取、年收入水平、赡养方式、认知功能、年龄文化程度、药物治疗,用药种类和方式等;第2部分:以长海痛尺量化评分标准为基础,对高龄老年人的CP进行评估(共0~10个评分,又包括6个等级评价,无痛,轻,中,重,剧烈,无法忍受);第3部分,对高龄老年人的CP的多因素多系统评估,以BPI量化评分标准为基础并评估老年人自觉CP相关的基础疾病,对慢性疼痛的干预情况,慢性疼痛对患者社会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细分为7个项目设置问卷包括:老年人自觉CP对日常生活、情绪状态、行走能力、工作、人际关系、睡眠和生活乐趣方面的影响程度。CP诊断标准:依照国际疼痛学会(IASP)所制定的标准〔4〕,凡是疼痛持续或间歇性地持续3个月以上者且NRS≥1诊断为CP。

1.2.3 调查方法 调查实施者为吉首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教师和本科护生,所有调查者均熟悉吉首地区汉族方言和苗族语言,无沟通困难,并按统一指导语进行调查,统一标准进行调查,调查时即行记录。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0份,回收有效问卷127份,有效回收率97.7%。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EPIDATE3.02建立数据库录入,SPSS13.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的一般情况 此次接受调查的民族地区农村高龄老年人合计127例,其中女性85例,男性42例;年龄为(82.8±6.1)岁,年龄80~97岁,中位年龄为86.4岁;土家族74例,苗族31例,其他民族22例;职业分布,农民125例,其他2例。

2.2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CP患病情况 参与调查的127例农村高龄老年人中,患有 CP者97例(76.4%),长海痛尺评分为(2.73±0.94)分,持续时间为(9.7±4.5)个月,中位时间为6.3个月,其中轻、中度疼痛患者84例,重度剧烈疼痛患者11例,不能忍受的疼痛患者2例;未达到CP时间标准者6例(4.7%),疼痛程度和时间标准均未达者24例(18.9%)。此次调查发现的农村高龄老年人CP患者主要伴随的基础疾病包括:各种原因引起的关节炎39例(40.2%),骨质疏松34例(35.1%),腰椎间盘突出症27例(27.8%),腰肌劳损 8例(8.2%),下肢静脉曲张 5例(5.2%),糖尿病足3例(3.1%),恶性肿瘤3例(3.1%),其他未分类疾病24例(24.7%)。

2.3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CP患者药物镇痛情况 诊断为CP的97例农村高龄老年人中,未获得药物镇痛者68例(70.1%);在所有使用药物镇痛的CP患者均采用口服给药和按需给药方式,均未按严格阶梯镇痛方法或联合用药。农村高龄老年CP患者获得药物镇痛情况,见表1,药物镇痛的农村高龄老年CP患者使用药物分类,见表2。

2.4 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CP患者有效药物镇痛的影响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高龄老年人CP患者有效药物镇痛所涉及因素,包括性别、年龄、自理能力、社区医疗获取、年收入水平、赡养方式、认知功能、年龄文化程度等8个因素为自变量(除年龄和性别外,其他自变量按等级资料按优良中差分别赋值转变为计量资料),以高龄老年CP患者获得有效药物镇痛与否为因变量,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入选变量的概率临界标准设定为0.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老年人的赡养方式和社区医疗获取因素对有效药物镇痛影响较大,对回归方程的贡献明显超过其他因素;年收入水平、认知功能、年龄对高龄老年人获得有效药物镇痛有一定的影响,见表3。

表2 药物镇痛农村高龄老年CP患者药物分类〔n=29,n(%)〕

表3 影响农村高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获得有效药物镇痛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97,n)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老年人群乃至超过80岁的高龄老年人群的基数逐渐增大〔5〕。农村高龄老年人群因自身经济条件差,成年子女或孙子女外出务工而缺乏照料,甚至仍需从事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等多重因素影响,使其成为农村社区中重要的弱势人群。因此,依托农村现有的卫生室等基层医疗资源,针对农村高龄老年人群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和症状进行重点干预,使农村高龄老年人获得方便、低廉、有效的医疗救助途径,成为改善农村高龄老年人生存质量以及扩大农村医疗覆盖的重要选择之一。我们对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社区居民健康需求调查的前期研究提示〔6〕,农村高龄老年人群慢性疼痛的患病率可能较高而且可能缺乏规范有效的药物镇痛干预,而免除疼痛是不仅是住院患者的基本权利而且也是社区高龄老年人的最直观的健康困扰之一。因此,我们以适合老年人群使用,内在一致性、重测信度好的长海痛尺和简洁疼痛问卷对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群慢性疼痛状况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结果提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高龄老年人CP患病率可能很高,虽以轻中度疼痛为主,但大部分患者未获得任何镇痛药物干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CP患病率高可能包括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地处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武陵山区,经济发展落后,青壮年劳动力长期除外务工,部分农村高龄老年人在山区仍需从事一定强度的体力,多种老年期退行性变疾病,如:骨关节炎,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疾病的患病率较高,从而容易引发CP;另一方面,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卫生保健服务缺乏,农村高龄老年人作为缺乏照料和经济来源的弱势人群,同时也缺乏疾病健康维护的知识和意识(甚至某些高龄老年人认为疼痛是老年期的正常现象不需治疗),严重阻碍或延误CP相关疾病的治疗。本结果提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高龄CP患者可能绝大多数未获得有效药物镇痛,重度以上程度的疼痛也仍以非甾体抗炎药为单一的镇痛药物,绝大多数镇痛治疗方案不符合阶梯镇痛原则,镇痛药物给药途径单一,给药间隔不规则,剂量偏小,种类偏少,强阿片制剂的使用指针过于严格。多元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龄老年人的赡养方式和社区医疗获取对未获得有效药物镇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依托现有的农村卫生室的医疗资源,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人员阶梯镇痛知识的继续教育,扩大镇痛药物的使用指针,安全有效的使用镇痛药物,使农村高龄老年人获得可及性强的镇痛相关的社区医疗服务;同时推广无痛生存理念,降低药物镇痛的费用,敦促患者家属关注高龄老年人的镇痛需求,发挥政府的民政救助职能,免费或补贴高龄老年人镇痛药物费用,有助于患者获得有效药物镇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我们的初步调查结果显示,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农村高龄老年人群CP患病率高,大部分患者未获得任何镇痛药物干预,获得有效镇痛的患者比例低,高龄老年人的赡养方式和社区医疗获取对获得有效药物镇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通过强化农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安全有效的阶梯药物镇痛治疗有助于改善高龄老年人CP治疗现状。

1 Helme RD,Gibson SJ.The epidemiology of pain in elderly people〔J〕.Clin Geriatri Medi,2001;17(3):417-21.

2 陆小英,赵存凤,张婷婷,等.“长海痛尺”在疼痛评估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4):6-7.

3 高丽萍,陈典璇,韩富莲,等.中文版简明疼痛量表在癌症患者中内在一致性和重测信度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10):1009-11.

4 李水清,于普林.老年人CP治疗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2):89-92.

5 林 茵,蒋雄万.维护高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0;20(2):65-6.

6 陈正英,楚 婷,薛桂娥.民族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生存质量调查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84-6.

〔2011-06-16收稿 2011-10-10修回〕

(编辑 曹梦园)

R161.7

A

1005-9202(2012)17-3744-03: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059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No.08YBB123);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No.B2009132)

薛桂娥(1963-),女,教授,主要从事社区护理和老年护理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边区省市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其他省市怎么做?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战斗在皖浙赣边区的刘毓标
《中共闽浙赣边区史》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