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鼾症患者颈动脉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

2012-09-20 03:08王挺刚赵继来王引明桂树华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无锡21404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鼾症颈动脉硬化

孔 亮 王挺刚 赵继来 王引明 桂树华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无锡 214041)

脑梗死鼾症患者颈动脉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变化

孔 亮 王挺刚 赵继来 王引明 桂树华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无锡 214041)

脑梗死;鼾症;颈动脉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

打鼾患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风险增加,可能与睡眠暂停有关〔1,2〕。研究认为,鼾症患者易并发缺血性脑卒中〔3〕,鼾症是脑梗死的可能原因之一,鼾症特别是有呼吸暂停的鼾症发生脑梗死的可能性大于无鼾症者〔4〕。但近来研究发现,单纯打鼾也是一种病理现象〔5〕。本文拟探讨鼾症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到2011年7月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169例,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鼾症组86例,其中单纯型48例,憋气型38例;非鼾症组83例。鼾症诊断通过向患者本人、家属及同住者询问病史及住院期间观察来确定。鼾症组和非鼾症组高血压、空腹血糖及吸烟史等无显著差异。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为对照组。3组年龄、性别无统计学意义。

1.2 颈动脉超声检测 采用飞利浦HD11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8~12 MHz,受检者取平卧位,头转向检查对侧,充分暴露一侧颈部,分别测定双侧颈总动脉、颈总动脉分叉处、颈内动脉颅外段内膜-中层厚度(IMT),取其均值颈动脉IMT值,以IMT>1.0 mm定为颈内动脉内膜增厚,以内膜局限性突出管腔厚度>1.3 mm定为颈动脉硬化斑块。

1.3 血浆hs-CRP、FIB含量测定 患者均在入院24 h内、健康对照组于体检日清晨空腹采集静脉血5 ml送检,hs-CRP含量用QuikRead101快速CRP检测仪采用比色法检测,正常值为0~8 mg/L;FIB含量用Sysmex 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采用Clauss凝固法原理完成检测,正常值为2~4 g/L。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3 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 鼾症组64例检出有颈动脉病变,非鼾症组45例,健康对照组27例。鼾症组颈动脉病变率与非鼾症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见表1。

2.2 3 组血浆hs-CRP、FIB含量测定结果 鼾症组血浆hs-CRP〔(8.83±4.53)mg/L〕与非鼾症组〔(6.82±3.91)mg/L〕和健康对照组〔(2.55±1.72)mg/L〕比较差异显著(t分别为3.08、11.96,P<0.01);鼾症组血浆 FIB〔(4.85±1.59)g/L〕与非鼾症组〔(3.74±1.16)g/L〕和健康对照组〔(3.22±0.98)g/L〕比较差异显著(t分别为5.17、8.06,P<0.01)。

表1 3组颈动脉病变检测结果比较(n)

3 讨论

颈动脉IMT增厚和斑块形成是脑梗死重要危险因素〔5〕。张玉玲等〔6〕认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可导致颈动脉部分或完全堵塞,减慢远端血流的速度、降低灌注压,引发低灌注性梗死,如斑块脱落则可发生血栓性脑梗死。本文提示鼾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与文献报道一致〔7〕。

hs-CRP是机体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尤其能提示亚临床炎症状态,具有高度敏感性。王秀艳等〔8〕认为,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过程中,CRP可与脂蛋白结合,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大量炎症介质,释放氧自由基,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血管痉挛和不稳定斑块脱落,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管腔狭窄及粥样硬化斑块脱落,从而促进脑梗死发生。本文结果提示鼾症患者可能存在更严重的炎症状态。

FIB是炎性反应急性期蛋白,具有止血特性,能影响血小板聚集和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机制可能是:FIB具有多价配基,能与血小板表面的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促进活化血小板聚集;还可通过与炎性细胞的非整合素受体结合而与细胞发生相互作用,使血管内皮细胞内细胞黏附分子(ICAM)-1与白细胞表面CD11b/CD18结合,形成“分子桥梁”,从而介导白细胞黏附和聚集,引起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生〔9〕;同时,通过高凝状态、血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引起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促进血栓形成。本文结果提示鼾症患者有着较高的凝血功能亢进和血液高黏滞状态。国内一项研究表明,血浆FIB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有关,血浆FIB可能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而且FIB升高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密切相关,可能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0〕。综上,鼾症患者颈动脉斑块、血浆hs-CRP和FIB是脑梗死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尽管鼾症在脑梗死的预后上起何种作用目前尚无大样本的研究资料,但早期检测鼾症患者颈动脉斑块、血浆hs-CRP和FIB对防治脑梗死具有积极的预测价值。

1 赵忠新.临床睡眠障碍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120-32.

2 谈小琴,刘辉国.睡眠呼吸暂停与鼾症〔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1):6-8.

3 邵惠国,慈书平,高 义,等.鼾症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随访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18(10):1480-1.

4 智铁铮,张 莉,叶少清,等.鼾症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6):357-8.

5 刘宏文,赖春梅,钟 俜,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相关性的研究〔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3):388-9.

6 张玉玲,王维浦.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9):1118-9.

7 Dziewas R,Ritter M,Usta N,et al.Atherosclerosis and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J〕.Cerebrovasc Dis,2007;24:122-6.

8 王秀艳,袁建新,王秩瑾,等.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6;19(3):210-2.

9 Akovlev S,Zhang L,Ugarova T,et al.Interaction of fibrinogen with leukocyte receptor αm β2(Mac-1):further character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binding region within the domain of the fibrinogen r-module〔J〕.Biochemistry,2005;44:617-26.

10 戴志刚,王 涛,武文元,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关系〔J〕.职业与健康,2011;27(3):248-50.

〔2011-09-15收稿 2011-12-19修回〕

(编辑 袁左鸣/张 慧)

R741

A

1005-9202(2012)17-3815-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108

孔 亮(1969-),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脑血管病研究。

猜你喜欢
鼾症颈动脉硬化
运动疗法对鼾症人群认知功能和心肺功能的影响
山东:2025年底硬化路铺到每个自然村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Apelin-13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冠心病与鼾症的相关性临床分析
磨削硬化残余应力分析与预测
鼻内镜下扁桃体联合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
额颞叶痴呆伴肌萎缩侧索硬化1例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