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

2012-09-20 03:08粟周海王世黔夏文钢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肺叶空洞肺结核

粟周海 孙 鸿 黄 贵 王世黔 夏文钢 司 雄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贵州 凯里 556000)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CT表现

粟周海 孙 鸿 黄 贵 王世黔 夏文钢 司 雄

(贵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贵州 凯里 556000)

肺结核;CT检查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肺部疾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老年人是一个弱势群体,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部分脏器功能下降,机体免疫力降低,成为肺结核的高发人群。本研究旨在总结老年结核患者的肺部CT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63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11例,年龄60~82〔平均(70.5±9.8)〕岁。既往患有陈旧性肺结核的患者47例,新感染患者16例。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低热,为长期午后潮热,下午到晚上体温逐渐升高;部分患者表现轻度的盗汗、乏力、气短、胸闷、胸痛;咳嗽、咳痰,较常见,一般情况下咳嗽比较轻微,干咳或是少量的痰液咯出,当空洞形成时,痰液量增多,伴有感染时,痰液可呈脓性改变。2例表现为轻微的咯血和食欲减退、消瘦。病变范围较小时,无相关的病变体征,渗出病变范围变大或是存在干酪样坏死时,肺部语音增强、叩诊时呈浊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湿啰音,有1例支气管结核患者,肺部可闻及局限性哮鸣音。实验室多次进行痰液标本检查,阳性表现均为95%以上。X线初步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发现组织有结核杆菌感染性病理改变,明确诊断为肺结核。

1.2 方法及设备 采用美国GE-Hispeed DX/i扫描机。平面扫描范围从胸廓入口至膈面,层厚10 mm,层距10 mm,重点部位做2 mm薄扫。14例做了增强扫描,以2.5 ml/s速率经肘静脉注射碘海醇80 ml后立刻扫描。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不同类型的肺结核患者病变范围 既往有肺结核病史的患者肺部病变累及两叶及两叶以上者的比例和两侧肺均受累的比例明显高于新感染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既往有结核病史患者和新感染病例肺部病变范围及比例〔n(%)〕

2.2 不同类型的肺结核患者病变类型比较 既往有肺结核史的患者和新感染肺结核者肺部病变类型无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既往有结核病史患者和新感染病例肺部病变类型及比例〔n(%)〕

3 讨论

3.1 老年肺结核患者病灶分布特征 胸部螺旋CT扫描极大地提高了肺结核的检出率〔1〕。经CT检查结果显示,老年肺结核病变累及多个肺叶,所占发病率比例较高,达到一半以上,说明病变累及的范围较广泛,并且同时累及上叶尖、下叶背段的比例也很高,达到1/2以上,说明老年肺结核患者病变时多累及肺上叶尖和肺下叶背段,两肺均受累及也较常见,老年肺结核多为双肺发病,病变范围广,密度不均,新旧病变同时存在。发生病变时累及两侧肺叶由于老年人免疫功障碍,T细胞及B细胞功能减退,以致结核菌不易被限制局部而形成广泛浸润〔2〕。这可能与老年患者的上、下肺血流分布及氧分压变化有关。影响老年肺内血流分布和氧分压的常见因素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间质病变、肺梗死等,这些基础病变在老年患者中发生的比例较高〔3〕。

3.2 老年肺结核病变的性质 CT诊断主要从发病部位、病变形态、密度、增强效应和周围反应等方面考虑〔4〕。检查结果所示,老年肺结核患者容易发生肺纤维化的病变,病灶呈多形态性,可同时见到纤维化、渗出、增殖、空洞、钙化及干酪性病灶共存,这在其他肺疾病中很难见到,也是CT确诊肺结核的重要依据〔5〕。

由于存在肺纤维化病灶,常累及周围支气管和邻近组织,使其呈病理性改变,多合并肺气肿和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肺叶或肺段呈收缩性改变,肺体积缩小,局限性肺气肿,胸膜下多发肺大疱。严重者部分肺叶或一侧肺组织呈毁损肺〔6〕。

当感染较重时,相邻组织可显示沿支气管方向走形的分支状阴影和呈小结节状阴影,可见增厚的支气管壁。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使结核杆菌可以大量地在老年人体内繁殖,病菌侵入,容易发生干酪坏死样病理改变,与其同时发生的坏死病变液化,经支气管排出体外形成空洞样改变。空洞新旧交替以多发表现为主,长期存在的空洞病变使外层纤维包膜逐渐加厚,纤维化牵拉肺周围组织,使空洞的形态呈不规则样表现,这也是老年肺结核常见的CT特征。经支气管排出的坏死组织容易导致器官播散,累及健侧肺叶。多发合并结核性胸膜炎者,以双侧病变为主。结核的基本病变为纤维素渗出及浆液性渗出,结核性胸膜炎的胸腔积液是浆液性渗出的病变,包裹性积液的形成是由于纤维素的渗出使胸膜粘连,将积液包裹成为包裹性胸腔积液。老年肺结核伴胸水较少,胸水量也较少。结核病变引起的胸膜肥厚,较少为纵隔胸膜肥厚。

3.3 CT可用于鉴别老年肺结核与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由于CT能更好地,较为细致、清晰地对肺部进行扫描,能更准确地发现较小的病理改变和病灶的性质,给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带来了更加准确、更加直观的检查方法。多数临床医生认为肺癌和肺结核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目前没有得到证实。在复杂环境原因的反复激化下,使支气管上皮细胞受到损害,呈不典型增生的基底细胞,病变形成类似鳞状上皮细胞,即可演变为鳞癌。如基底细胞的增生呈柱状上皮分化,可演变为腺癌。

老年结核病陈旧感染的患者,如临床症状表现为剧烈的咳嗽、咯血、胸痛加重、消瘦比较明显和呼吸困难加重,肺部CT检查病灶出现新的改变或是增大明显的病灶,尤其是病灶呈块状表现,穿刺出血样的胸水,发现增大明显的颈部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肺不张,肺门部位呈增大的肺门影或是显示增浓的肺门影;临床抗痨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是不见效,反而症状加重者应该重视,并进一步做确诊性检查,以免影响治疗,延误病情。

综上所述,CT对老年性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和诊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CT检查能直观地显示老年肺结核的各期肺部病理改变,病灶累及的范围,疾病发展的过程,性质的判定,更明确老年肺结核病变的临床特征,使老年肺结核患者能接受到有针对性的治疗,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治疗时间、增加治愈几率。

1 郝阳生,郝兴梅,郝雪梅,等.老年肺结核的X线、CT征象(附260例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9;10(6):358-60.

2 安永清.老年肺结核CT及临床特点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4):1631.

3 杜铁桥,梁鸿儒,马 新,等.老年人肺结核的CT表现〔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6):327-9.

4 李宏宇,赵利国,刘 芬.老年肺结核CT诊断〔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274.

5 冯志捷.老年肺结核的CT诊断及价值(附86例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6;8(11):1214.

6 詹志明,张世斌,熊 琪,等.老年肺结核的螺旋CT表现〔J〕.吉林医学,2009;30(15):1690.

〔2011-10-26收稿 2012-01-12修回〕

(编辑 袁左鸣)

R521

A

1005-9202(2012)17-3817-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110

粟周海(1965-),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医学影像学诊治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肺叶空洞肺结核
快速康复外科在胸腔镜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锻造过程中大截面塑料模具钢中空洞缺陷的闭合行为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如何避免想象作文空洞无“精神”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空洞的眼神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128层螺旋CT显示肺叶间裂的最佳重建方法及其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