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髋关节和双极股骨头置换对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2-09-20 03:08何立江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福建泉州362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黄 隆 何立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福建 泉州 362000)

人工全髋关节和双极股骨头置换对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黄 隆 何立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福建 泉州 362000)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人工股骨头置换;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在美国大约55%股骨颈骨折发生于80岁以上高龄者〔1〕。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法,其可早期重建髋关节功能,彻底解决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已被认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都是临床上常用于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方法,本文旨在研究这两种手术方法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均经CT及X光片证实,所有患者意识清晰,无神经或精神方面疾病而影响其日常活动。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65~84〔平均(71.7±6.5)〕岁。均为新鲜股骨颈骨折,按Garden分型,其中Ⅱ型35例,Ⅳ型25例。骨折类型:头下型38例,经颈型22例。手术时间受伤后1~7 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2例,不慎摔伤48例。术前合并内科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高血压20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15例。随机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各30例,两组年龄、性别、骨折类型、伤后至手术时间、致伤原因、并发症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准备相同,后给予患肢皮牵引,完善各项术前检查,请相关科室会诊治疗。术前将血糖控制在<10 mmol/L,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前常规静脉注射抗生素1次。两组患者均常规硬膜外麻醉,采取健侧卧位,均采用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根据骨质条件决定是否应用骨水泥,骨水泥型18例,非骨水泥型12例。全髋关节置换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沿股骨颈“T”形切开关节囊,显露股骨头、股骨颈和大转子,拔出股骨头后,斜行切断股骨颈骨折远端。骨水泥型16例,非骨水泥型14例。检查髋关节活动度良好,无脱位后,留置负压引流,逐层缝合闭合伤口。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3 d,积极治疗基础病,防止各种术后并发症。老年患者常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7~10 d,术后1 w行床上关节活动,3~4 w后扶双拐下床不负重活动,根据X线复查骨痂形成情况决定负重时间。

1.3 评价指标 手术疗效包括手术时间、引流量、输血量及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髋关节功能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满分100分,得分越高,髋关节功能越好〔3〕。Harris评分(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可,70分以下差)。生活质量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调查,共包括4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74个条目,分数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问卷由患者独立完成,当场回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的t检验和计数资料的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引流量及下地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s,n=30)

表1 两组围术期情况比较(±s,n=30)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后出血量(ml)引流量(ml)下地时间(d)全髋关节置换组108.2±23.4 447.4±45.8 81.3±22.4 11.3±2.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11.5±25.2 480.2±51.5 75.2±29.8 10.2±1.8

2.2 两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两组均随访12~24〔平均(17.2±4.5)〕个月。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76.7%,优18例,良和可各5例,差2例)显著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50.0%,优12例,良3例,可10例,差5例)(P<0.05)。

2.3 两组出院前生活质量比较 全髋关节置换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显著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n=30)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n=30)

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相比:1)P<0.05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生活状态全髋关节置换组 38.2±3.71)37.5±3.51)37.6±3.91)25.6±3.51)人工股骨头置换组33.7±3.6 32.6±3.4 35.1±3.1 28.2±3.2

3 讨论

股骨颈是股骨头与股骨粗隆连线之间的一段骨,主要是松质骨。老年人骨质疏松,骨强度低,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时易骨折。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有以下特点:①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易发生全身衰竭;②伴有严重骨质疏松;③脏器功能衰退,血管脆性增加,新陈代谢减慢,全身应用状况较差〔4〕;④骨折后遗症和并发症较多,如骨不连、股骨头坏死等。这些都增加了股骨颈骨折治疗的复杂性、风险性和术后恢复的困难性。

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工艺及医疗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能迅速有效地改善股骨颈骨折引起的疼痛及功能障碍,费用较少、创伤较小,但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全髋关节置换可使髋臼假体与股骨假体达到完全匹配,提供一个更为稳定和不痛的关节,且关节假体间摩擦较小,可减少术后髋部疼痛和功能障碍,延迟翻修时间。研究显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髋痛少、行走早且基本接近正常〔5〕。本研究结果提示全髋关节置换组疗效显著优于股骨头置换,但功能优良率仍低于国内某些学者的97%〔5〕,考虑可能与本组研究对象年龄偏高,其手术条件较差且老年患者很难按要求完成术后功能练习有关。全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综上,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股骨颈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其能显著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1 牟永忠,陈天国,赵正旭,等.80岁以上高龄股骨颈骨折关节置换手术安全性研究〔J〕.骨与关节损伤,2004;19(7):451-3.

2 徐 峰,王明礼,张满江,等.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对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2):1176-7.

3 邓仁椿,朱俊玲,洪 澜,等.全髋关节置换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z1):81-2.

4 Mak JC,Cameron ID,March LM,et al.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ip fractures in older persons:an update〔J〕.Med J Aust,2010;192(1):37-40.

5 王佳时,付 勤,杨礼庆,等.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0):1784-6.

〔2011-09-15收稿 2012-12-23修回〕

(编辑 袁左鸣/张 慧)

R683

A

1005-9202(2012)17-3819-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111

黄 隆(1969-),男,硕士,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骨科疾病研究。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