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C”方案治疗难治性或脆性糖尿病18例

2012-09-20 03:08刘秀玲李伟娟项岫秀路一芳刘阁玲唐山市工人医院内分泌一科河北唐山06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年17期
关键词:血糖仪难治性低血糖

刘秀玲 李伟娟 俞 芳 项岫秀 路一芳 刘阁玲 (唐山市工人医院内分泌一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双C”方案治疗难治性或脆性糖尿病18例

刘秀玲 李伟娟 俞 芳 项岫秀 路一芳 刘阁玲 (唐山市工人医院内分泌一科,河北 唐山 063000)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糖尿病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DM)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态血糖监测是指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反映血糖水平的技术,可提供连续、全面、可靠的全天血糖信息,了解血糖波动趋势,发现不易被传统方法所探测的高血糖和低血糖,为传统血糖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1〕,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有助于了解血糖变化整体趋势和个体化特征,以指导制定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2〕。本文拟观察CGMS和胰岛素泵(CSII)组成的“双C”方案治疗血糖波动大、难治性、脆性DM患者的疗效。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血糖控制差的DM患者36例。入选标准:①血糖波动大;②无症状低血糖;③频发低血糖;④黎明现象严重致整体血糖控制不佳〔3〕;除外DM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性昏迷及感染等急性并发症,无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年龄(40.8±8.6)岁,体重指数为(21.2±5.3)kg/m2。随机分为 CGMS+CSII组和自我监测血糖(SMBG)+CSII组各18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DM病程等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应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507CCSII控制血糖,胰岛素选用美国礼来公司的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优泌林R)。CGMS+CSII组应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CGMS监测全天血糖变化过程中每天应用美国罗氏血糖仪测指尖血糖SMBG,并输入至CGMS(不少于4次),监测全天血糖变化3 d,每天下载1次数据,调整治疗方案,结合指尖血糖监测,直至强化治疗达标;SMBG+CSII组应用美国罗氏公司血糖仪每天监测指尖血糖SMBG 7次,调整治疗方案,直至血糖达标。两组患者均进行DM健康教育、DM合理饮食及合理运动。血糖<3.9 mmol/L为低血糖,<2.8 mmol/L严重低血糖。血糖达标值:空腹血糖(FBG)<7.0 mmol/L,餐后 2 h血糖(2 h BG)<10.0 mmol/L;血糖控制不佳:FBG >7.0 mmol/L,2 h BG >10.0 mmol/L〔3〕。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 两组FBG及2 h BG均显著降低,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比较(±s,n=18,mmol/L)

表1 两组血糖比较(±s,n=18,mmol/L)

组别 FBG治疗前 治疗后早餐后2 h BG治疗前 治疗后午餐后2 h BG治疗前 治疗后晚餐后2 h BG治疗前 治疗后CGMS+CSII 13.7±4.2 5.3±0.9 17.9±5.3 7.2±0.918.7±5.2 7.3±0.8 16.7±5.8 7.1±0.7 SMBG+CSII 13.6±4.4 5.6±0.4 16.9±6.2 7.3±1.317.7±4.8 7.4±1.2 17.7±6.1 7.2±0.9

2.2 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CGMS+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与SMBG+CSII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胰岛素用量差异不显著。CGMS+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较SMBG+CSII组下降(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s,n=18)

表2 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率比较(±s,n=18)

与SMBG+CSII组比较:1)P<0.05

组别 血糖达标时间(d)胰岛素用量(U/d)低血糖的发生率(%)CGMS+CSII 3.8±1.21)32±5 01)SMBG+CSII 6.5±1.6 39±4 11.1

3 讨论

目前全球 DM患者2.85亿,中国 DM人群占1/3,我国2003、2004、2006年大中城市门诊调查表明仅有1/4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6.5%)。2010全世界11.6%的医疗卫生费用花费在防治DM上,WHO估计2005~2015年中国由于DM及相关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5 577亿美元〔4〕。良好的血糖水平是延缓DM病情进展及减少并发症的基础。临床实践证明DM强化治疗使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增高,而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可能会抵消一生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5〕,因此如何及时发现低血糖,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肯定大多数DM患者仍应能将HbA1c降至7%以下以降低远期并发症的同时,为预防低血糖发生,实时、准确的血糖监测,并且以血糖数据为指导,及时调整降糖方案也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重要环节。2010年AACE关于CGM的共识“动态血糖监测技术 (CGM)不仅是一项革新——在将该技术整合于DM综合管理方案之中时,它可改善患者生活”。

研究表明〔6~8〕DM慢性并发症发生和发展不仅与整体血糖控制水平有关,也与血糖波动密切相关,血糖波动大对DM慢性并发症的作用可能超过血糖绝对水平的作用。CSII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模式,即“人工胰腺”,使用CSII治疗具有平稳控制血糖,避免血糖波动,增加患者进食自由,减少低血糖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势。血糖监测是DM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与血糖仪监测血糖相比,动态血糖监测优势明显,尤其对血糖不稳定的脆性,难治性DM患者,CGMS作为一种新的血糖监测手段,弥补了血糖仪监测血糖不能全面反映全天血糖变化不足,通过提供连续血糖图像反映全天血糖波动情况〔9〕,与血糖仪监测血糖相比,不仅能更多地发现低血糖及高血糖,还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血糖波动变化的特征,以指导制定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案〔10〕。

DM患者胰岛素治疗应力求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闭环式CSII(人工胰腺)是治疗DM的最理想方式。CGMS和CSII联合治疗更接近于闭环式CSII,接近于人工胰腺。CGMS与CSII联合应用能减少血糖波动及低血糖发生,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发生,能更加安全、有效地控制血糖。

1 贾伟平,高 鑫,葛家璞,等.中国动态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S〕.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9:3-4.

2 Mazze RS,Strock E,Wesley D,et al.Characterizing glucose exposure for individuals with normal glucose tolerance using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and ambulatory glucose profile analysis〔J〕.Diabetes Technol Ther,2008;10(3):149-59.

3 母义明,尹士男,纪立农,等.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S〕.中华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10:7-8,36-9.

4 Yang WY,Lu JM,Weng J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090-101.

5 Cryer PE,Davis SN,Shamoon H.Hypoglycemia in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3;26:1902.

6 Hirsch IB,Brownlee M.The effect of glucose variability on the risk of 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1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7;30(1):186-8.

7 Ceriello A,Esposito K,Piconi L,et al.Oscillating glucose is more deleterious to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than mean glucose in nomal and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2008;57(5):1348-55.

8 Risso A,Mercuri F,Auangliaro L,et al.Intermittent high glucose enhance apoptosis in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in culture〔J〕.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2001;281:E924.

9 Klonoff DC.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roadmap for 21st century diabetes therapy〔J〕.Diabetes Care,2005;28:1231-9.

10 Frechmann G,Kalatx B,Pfeiffer B,et al.Recent advances in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J〕.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01;109:347-57.

〔2011-09-11收稿 2011-12-17修回〕

(编辑 袁左鸣/张 慧)

R587.1

A

1005-9202(2012)17-3824-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2.17.115

刘阁玲(1965-),女,主任医师,博士,主要从事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研究。

刘秀玲(1973-),女,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甲状腺肿瘤研究。

猜你喜欢
血糖仪难治性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自测血糖靠谱不
自测血糖靠谱不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天热预防血糖仪“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