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联盟网络中关系嵌入性对创新的影响机理
----基于沈阳机床集团的案例研究

2012-09-25 06:09关志民
关键词:渐进式相关者机会

关志民,王 帆

(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 110819)

一、 问题的提出

在全球化进程迅猛发展、开放式创新日盛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当单纯依赖自身的资源禀赋难以支撑企业独立完成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时,企业便会进行组织间合作,技术联盟作为组织间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企业通过技术联盟可以实现组织间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联盟成员利用组织间关系获取所需的外部知识,通过建立适当的合作形式和运作机制,构建与研究开发有关的技术联盟、与技术学习和技术获取有关的技术联盟、与进入市场有关的技术联盟。然而,随着技术联盟不断的深入发展,联盟各方逐渐呈现出合作不愉快、创新缺乏效益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显现给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从组织间关系视角审视创新完成效果的机会。

组织间关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难点,根据基于不同技术联盟目标的创新和组织间关系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本文将研究企业在进行技术联盟时,在创新的不同阶段选择何种组织间关系能使创新过程进行得更加顺畅。

二、 文献回顾

一般来说,组织间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简单的市场交换关系,另一种则是嵌入性关系[1]。通过市场交换,组织通常只能获得一般性的资源,而组织最为依赖的关键资源通常是依靠嵌入性关系获得的[2-9]。

嵌入性关系最早由Polanyi[10-11]提出,原意是指经济行动的社会嵌入性,Granovetter在Polanyi的基础上对嵌入性重新作了阐释,他将嵌入性分成两大类:一类属于关系嵌入性,另一类属于结构嵌入性。其中,关系嵌入性(relational embeddedness)是指经济行动者嵌入于其所在的关系网络中并受其影响和决定[12-13];同时,他把关系嵌入性划分为两个维度----强联结与弱联结。强联结是有用知识的重要渠道,它可以促进个体之间资源共享,产生信任,有利于简化企业的搜寻程序与降低交易成本和风险,促进完整信息和隐性知识的转化与传递,以及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13-15]。而弱联结则被视为是企业取得机会以及从事整合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建立弱联结能使企业得到更多异质性的新信息与新知识,而且这种类型的信息和知识对企业来说潜在价值更大[13-14]。

上述观点不是自相矛盾的,针对不同的群体或者意图,强弱联结确实起着不同的作用[16]。强联结关注的重点在于伙伴之间的信任和精细信息的交流[7,14],而弱联结则与获取新颖信息密切相关[17-18]。

近年来,基于嵌入性视角的合作创新的相关研究受到了学者的青睐。通过总结创新类型的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嵌入性关系对组织的渐进性技术创新绩效和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均有影响[注]根据Dewar&Dutton(1986)的标准,创新划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关系[注]即本文所说的联结。越强,对企业的渐进性创新越有利;而弱关系对企业的突破性创新比较有利,对渐进性创新的作用甚微[19]。于红[20]也指出:强联结有利于交换更深入的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这有利于开发型创新;弱联结比强联结更能充当跨越社会边界来获取知识及资源的桥梁,尤其是显性知识,这有利于探索型创新[注]根据Henderson&Clark(1990)的标准,创新划分为开发型创新和探索型创新。。但通过实践验证以及理论比较发现,上述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并非是严格意义上普遍成立的。例如,Elfring & Hulsink[21]指出,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强弱联结在创新的不同过程中作用是不同的。

三、 案例选择与资料收集

针对研究内容,本文依照下列标准来选择案例:第一,数据的可得性与长期性。案例公司必须已成立一段时间,以便取得较为全面与长期的资料,使研究能够顺利进行,特别是要有良好的信息提供人,以获得案例分析所必需的素材。第二,案例公司必须多次通过技术联盟完成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以便获得所需数据。第三,案例的典型性。选择的案例必须在技术联盟创新过程中具有典型特征,唯有如此才能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基于上述标准,本文最终选择了沈阳机床集团作为案例。

关于技术联盟网络关系嵌入性影响创新过程的内在机理问题进行的探讨,属于探索性研究。为了避免研究的片面性,提高理论效度,确保所构建理论模型的科学性,本文使用Miles等[22]所描述的三角验证法,采取多种方式收集所需资料,最终收集到了大量数据,具体资料收集方式如下:

其一是公开渠道,主要包括网络新闻报道(权威及主流媒体)、相关出版物(公司年报、内部期刊、内部相关规章制度等)及其官方网站等。在资料收集中,为了使资料符合研究主题,对包含沈阳机床集团名称的相关信息进行了全面检索,最终由2位专家精选了有关沈阳机床集团技术联盟的12篇媒体报道作为案例分析的素材,并且,当公开资料中一些数据信息相互间出现矛盾时,将通过电话咨询案例公司内相关人员来对信息予以求证。

其二是深度访谈和观察。采取半结构化访谈方式对沈阳机床集团技术联盟负责人以及生产部负责人进行了多次正式或非正式的访谈。其中,对内部人士的访谈主要是了解公开数据中难以获得的资料和一些能反映技术联盟网络关系嵌入性状况的资料以及对出现矛盾的资料予以确认,以保证案例信息的充裕性。研究中,在问卷设计前后,共访谈了4人次,每次60分钟左右(指的是正式访谈)。在具体实施中,保证在访谈后的6小时内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和分析,以确保对资料理解的深度。

四、 案例剖析及理论模型

本文选取企业创新过程中经历的两个重要环节作为创新阶段[21]。由于创新初期企业必须发现有利可图的创新机会并加以利用[22],因此将第一阶段称为“发现机会”。这个阶段的进行受到企业先前的经验[23-24]和与机会有关的信息的影响[25]。第二阶段与从联盟网络中获取资源有关,这里的资源包括资本、技能、同盟支持和劳动力等。企业在创新初期需要获取、集合、分配资源以合理利用已识别出的机会[26],企业的关键关系都必须用来获取“特权”的访问[27],因此,第二阶段称为“获取资源”。在这里需要提到的一点是,本文所指的机会消息和资源的提供者来自于两方,一方是本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注]基于广义的利益相关者概念,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笔者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与企业有联系的团体或个人,不论是通过直接还是间接渠道联系,只要该团体或个人将有关创新的消息告知于该企业,便是该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例如,企业A与企业B是技术联盟伙伴,提供给企业A有关技术创新机会消息的是企业C,无论企业C是否是通过企业B取得的与企业A的联系,都将企业C看做是企业A的利益相关者。,另一方是联盟伙伴的利益相关者。

同时,本文按照大多数创新分类中都提到的类型,将文章中涉及到的创新划分为渐进式创新(incremental innovation)和激进式创新(radical innovation)两种。激进式的创新“扰乱”了企业目前的状况,并且有可能引发企业的一些巨大改变,而渐进式的创新并没有如此大的颠覆性(disruptive),这二者对关系嵌入性的需求是不同的。在企业中进行激进式的创新面临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企业会发现,与渐进式创新相比,说服利益相关者采取激进式创新是更加困难的。

根据以上两种创新形式,本文基于企业技术联盟的目标----完成创新----将技术联盟划分为两类:为完成渐进式创新的技术联盟和为完成激进式创新的技术联盟。

1. 创新阶段之“发现机会”

企业网络是信息的一个来源渠道,能帮助企业定位和评估机会。Hills等[28]发现,大约50%的企业通过他们的社会网络为企业甄别信息。沈阳机床集团某技术联盟的负责人在访谈时很自豪地告诉笔者,其所在单位多次在技术联盟网络中担当为其他单位提供创新消息的角色,并有效地为其甄别信息。

在提供信息方面,弱联结典型地用于快速和短暂的信息交换[13],而强联结往往由于只是局限于同一网络体内部的彼此连接,而给成员反复提供重复的信息,因而造成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29]。同时,强联结网络的闭合性也会导致信息的闭塞和排斥外来人。Granovetter[12-13]认为,相比强联结,新信息更易于通过弱联结获得,因为维系亲密朋友关系所需的成本很高,而维系弱联结几乎不花费成本。这也表明,相比于强联结,弱联结能提供更好的特殊信息的接触机会[16]。通过与沈阳机床集团某技术联盟负责人员的对话,笔者发现在所有创新项目中,其中80%的创新消息是基于弱联结得到的,只有20%是基于强联结得到的,这一结果也符合以上叙述。

事实上,从Rongers[30]的观点出发可以发现,强、弱联结所组成的不同网络的区别就是同质性与异质性网络的区别。虽然由弱联结组成的异质性网络成员间交流比较少,但弱联结可能让交流的成员获益很多,因为异质性网络往往是将不同“圈子”的人整合在一起,这种网络更容易携带具有创新意义的新信息,而且它在知识扩散方面较同质性网络更具优势,因此能够通过弱联结提高企业发现机会的能力[31]。

基于以上论述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观点:创新机会的发现需要信息,因此拥有更多弱联结的企业相比那些拥有较少弱联结的企业更容易发现创新机会。

这一观点显然对于两种创新类型而言均成立,然而,由于激进式创新具有独特的“颠覆性”特征,因此即使弱联结会提供更多的有关创新机会的信息,但是停留在接触很少的“偶然的熟人”关系上的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由于信任度不够,当面临需要分担重大风险的情况时,他们更愿意去相信基于信任的强联结提供的有关创新机会的信息[21]。沈阳机床集团在联盟的时候虽然面临的大多数是渐进式创新,但是在与为数不多的激进式创新的实例对比中笔者发现,在采纳信息时,对企业而言更容易在渐进式创新时信赖信息的提供方,而在激进式创新时则会再三思量,并且相比于渐进式创新来说更偏向于信赖强联结的提供方。马可一、王重鸣[32]指出,快速接触新信息是一回事,从个人网络中获得有利的建议、正式的委托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后者要求存在着相互信任。在合作关系的建立和保持中,信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如Coleman[33]所说,和其他人的紧密联系在信息质量方面是有价值的。强联结保证了人们能以一种及时的方式来接触信息,同时也及时地完善信息的精确性。Birley[31]认为,在社会交易中,一个人经常是自愿地提供一个恩惠(例如信息、建议、资源途径或者其他服务)。沈阳机床集团某技术联盟的相关负责人就曾告诉笔者,“在交易中,本单位作为联盟的带头人,会在允许的范围内给予联盟伙伴一定程度上的恩惠,而这种举动对于今后与得到恩惠者达成交易而言也是有很大帮助的”。然而因为这些交换是自愿的,提供者不一定能够确定自己日后会获得回报,这就使人们意识到一个关键的因素----信任----的重要性。强联结网络中的个体对彼此间的义务和期待有共同理解,形成了高度的信任与互惠意识,方便了个体间信息流动,因此,所获得的信息很少带有不确定性,这就减少了个体面对新信息的风险[34]38。所以,基于激进式创新的技术联盟在发现机会时不仅需要弱联结提供信息,同时也非常需要强联结提供信息,即需要均衡的混合的强弱联结。根据以上内容,提出如下命题:

命题1a:那些以渐进式创新为目标的技术联盟,利用弱联结的机会比利用强联结的机会要多,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发现机会。

命题1b:那些以激进式创新为目标的技术联盟,会利用均衡的混合的强弱联结,这样更有利于企业发现机会。

命题1c:强联结对于以激进式创新为目标的技术联盟更加重要,因为他们提供的信息更能得到利益相关者的信任。

2. 创新阶段之“获取资源”

针对信息和机会积极采取行动,整合必要的资源,包括:基本信息(有关市场、政策和法律问题)、人力资源(合作者、最初的雇员)和财务资源[34]35。沈阳机床集团技术联盟部门的负责人说:“在进行数控机床高速精密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过程中,本单位就十分依赖联盟组织提供的技术、人员、资金等方面的资源。如何有效地整合这些资源是创新过程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除非成功地完成这个环节,否则无论多么有吸引力的机会或者多好的信息都等于零。”提供获取资源的机会是网络对创新过程的一个重要贡献,企业很少能够具备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亲密的支持性特征的社会网络可以给企业提供它自身缺乏的资源(例如金融和人力资本等)[35],而松散的网络会促进企业寻找资源供应商(例如合资伙伴、技术合作伙伴和关键客户)的过程,这些资源供应商可以给企业提供获得财政资源、生产技术和互补技术、分销渠道等更有效的途径[36]。

为了启动创新计划,企业需要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同盟支持等资源。为了获得这些必需的和补充的资产,企业需要有愿意分享资源的人,即社会资本[34]39。诚如沈阳机床集团的生产部门负责人所言,“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得到各种资源的支持越多,就越容易得到发展”。

企业关键的生存战略之一是“资产吝啬”,也就是说企业需要保证资源花费的是最少的成本[37]。而向市场支付资源,例如劳动力、材料、意见、承诺的成本通常是非常高昂的,因此企业在实践中逐渐意识到通过网络关系达成的社会交易在企业获取低成本资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1]。在企业(以及企业内部成员)利用社会资本(例如友谊、信任和义务获取资源)时,他们发现资源能够以远低于市场价格获得[27]。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强联结在创业者资源获取方面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沈阳机床集团也是如此,其生产部门负责人告诉笔者,企业利益相关者中的强联结会提供给他们更有保证的资金支持、更有素质的人员帮助、更快速低价的原材料供应等。

强联结中包含的人际信任减少了经济活动中的交易成本,并且提高了交易的效率。在创新的资源收集阶段,沈阳机床集团经常通过不同的网络----商业联系(如曾经有过合作关系的组织)和社会关系等----来获得知识和资本资源。强联结网络中比较高的信任度和比较高的机会成本保证了这些资源的获得[14,27]。因此说,强联结在创新过程的资源(如技术、资金、劳动力)获得上有着弱联结无可比拟的优势,借助强联结获得创新资源是必不可少的[38]。尤其是对于目标是激进式创新的技术联盟而言,因为激进式创新本身是一种彻底的创新,不仅开发新技术的成本不好准确预计,而且花费的成本往往很高,为了尽可能地节省资金消耗,企业会更注重强联结的运用。而弱联结由于与企业的接触贫乏,对该项技术创新的了解很少,因而对创新的信任度也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出现弱联结在激进式创新时对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的情境,即使提供,也需要对方付出更高的代价,以弥补对其缺乏信任的损失。

但是,以上的论述并不是说弱联结在资源获取过程中是没有作用的,实际上,Granovetter(1973)曾提出,弱联结在传递资源过程中具有很高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强联结之间由于彼此很了解,他们在经验、知识结构等相似之处颇多,联盟时增加的资源与信息很有可能是冗余的,而如果在弱联结之间搭起某种形式的桥梁,就可以传递多种多样的资源,沈阳机床集团在进行技术联盟时也曾遇到过增加冗余资源情况。但是考虑到资源成本的原因,事实上技术联盟网络中的绝大多数成员仍会为了减少成本而选择经由彼此的利益相关者这种方式来获取除技术外的其他资源。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部分资源的市场价格大体相同,甚至于未曾打过交道的组织提供的资源价格可能更低(因为其他组织也会希望加入到一个强大的联盟中来,因而希望借由交易展开合作),还存在部分资源是联盟伙伴中强联结的利益相关者那里都不具备等情况,这时自然要依靠弱联结来获取资源。对沈阳机床集团生产部门负责人访谈时,负责人坦诚地说明:“为了更有利于创新项目的进行,在必要的情况下,成本这一因素是要被忽略的。因为与不能更快更好地完成项目相比,在能接受的范围内多花费一部分资金是企业允许的,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这种情况在目标是渐进式创新的技术联盟中常有体现,为了对产品局部改进以赋予新的特色或者功能,沈阳机床集团会选择知识结构不太相似的弱联结来提供所需资源,因此基于渐进式创新的技术联盟在获取资源时不仅需要强联结提供,而且也很需要弱联结提供信息,即需要均衡的混合的强弱联结。综合上述观点,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2a:那些以渐进式创新为目标的技术联盟,会利用均衡的混合的强弱联结,这样更有利于企业获取资源。

命题2b:那些以激进式创新为目标的技术联盟,实际上经常使用强联结而较少使用弱联结,这样更有利于企业获取资源。

命题2c:强联结对于以激进式创新为目标的技术联盟更加重要,因为基于信任的强联结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资源交易的低成本。

3. 理论模型

根据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强弱联结都对创新过程中的发现机会与获取资源环节有重要影响,但具体影响由于技术联盟的创新目标不同而会产生差异,具体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创新阶段技术联盟网络关系嵌入性最佳特征

这也就形成了本文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本文的理论模型

五、 研究结论及局限

根据研究内容,本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以渐进式创新为目标的技术联盟,在企业创新之“发现机会”阶段,相较于强联结会更多地利用弱联结;而在企业创新之“获取资源”阶段,则会利用均衡的混合的强弱联结,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以便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创新。

第二,以激进式创新为目标的技术联盟,在企业创新之“发现机会”阶段,会利用均衡的混合的强弱联结;而在企业创新之“获取资源”阶段,则是相较于弱联结会更多地利用强联结,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以便能够更有效地完成创新。

第三,不论在“发现机会”还是“获取资源”的阶段中,强联结对于以激进式创新为目标的技术联盟都是更加重要的,因为强联结提供的信息更能得到利益相关者的信任,而这种基于信任的强联结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证资源交易的低成本。

当然,本文只是一个探索性研究,在研究中受资料来源等的限制,仅选取沈阳机床集团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根据案例选取的局限性可知,研究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还有待验证。

参考文献:

[1] 潘旭明. 组织间的合作关系:基于嵌入关系的视角[J]. 经济学家, 2008(2):96-101.

[2] Dore R. Good Will and the Spirit of Market Capitalism[J].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3,34:459-482.

[3] Asanuma B. Manufacturer-supplier Relationships in Japan and the Concept of Relation-specific Skill[J].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89,3:1-30.

[4] Helper S. Comparative Supplier Relations in the U.S. and Japanese Auto-industries: An Exit Voice Approach[C]∥Business and Economic History 2nd Seri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0:153-162.

[5] Smitka M. Reviews of Books:Economic Thought[J].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 1992,52(1):260-262.

[6] Gerlach L. The Japanese Corporate Network: A Block Model Analysi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2,37(1):105-139.

[7] Larson A. Network Dyads in Entrepreneurial Settings: A Study of Governance of Exchange Relationship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2,37(1):76-104.

[8] Lazerson M. A New Phoenix?:Modern Putting-out in the Modena Knitwear Industry[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5,40(1):34-59.

[9] Romo P, Schwartz M.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of Business Decisions: A Sociological Assessment of the Migration Behavior of Plants in New York State Between 1960 and 1985[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5,60:874-907.

[10] Polanyi K.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M]. Boston: Beacon Press, 1944.

[11] Polanyi K. The Logic of Tacit Inference, Knowing and Being[M].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69.

[12] 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90(3):481-510.

[13] Granov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78(6):1360-1380.

[14] 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s: The Paradox of Embeddednes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7,42:35-67.

[15] Rowley T, Behrens D, Krackhardt D. Redundant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alysis of Structural and Relational Embeddedness in the Steel and Semiconductor Industrie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21(3):369-386.

[16] Burt R.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7] Bian Y. 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 Indirect Ties, Network Bridges, and Job Searches in China[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7,62(3):366-383.

[18] Hansen M T. The Search-transfer Problem: The Role of Weak Ties in Sharing Knowledge Across Organization Subunit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9,44:82-111.

[19] 魏江,郑小勇. 关系嵌入强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组织学习能力的中介性调节效应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40(6):68-80.

[20] 于红.企业网络关系嵌入性:强、弱网络联结与创新类型的关系研究[J]. 现代商业, 2009(24):228.

[21] Elfring T, Hulsink W. Networks in Entrepreneurship: The Case of High-technology Firm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4,16:409-422.

[22] Miles M B, Huberman A M. 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M]. 张芬芬,译.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8.

[23] Shane S,Venkatara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25:217-226.

[24] Shane S. Prior Knowledge and the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00,11:448-469.

[25] Fiet J. The Information Basis of Entrepreneurial Discovery[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96,8:419-430.

[26] Garnsey E. A Theory of the Early Growth of The Firm[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998,7:523-556.

[27] Starr A ,MacMillan C. Resource Cooptation via Social Contracting Resource Acquisition Strategies for New Resour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0,11:79-92.

[28] Hills G, Lumpkin T, Singh R.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s of Entrepreneurs[M]. Babson Park: Babson College, 1997:68-182.

[29] 林竞君.网络、嵌入性与产业集群:一个国外研究综述[J]. 世界经济情况, 2005,10(9):31-34.

[30] Rongers E. Diffusion of Innovation[M]. New York: Free Press, 1995.

[31] Birley S. The Role pf Networks in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5,1:107-117.

[32] 马可一,王重鸣. 中国创业背景中的信任[J]. 南开管理评论, 2004,7(3):41-46.

[33] Coleman J. A Rational Choice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Sociology[M].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34] 宋德安. 集群的发展阶段、网络关系与其创业关系的研究[D].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07.

[35] Brüderl J, Preisendørfer P. Network Support and the Success of Newly Founded Businesses[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1998,10:213-225.

[36] Chrisman J, Bauerschmidt A, Hofer W. The Determinants of New Venture Performance: An Extended Model[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1998,23:5-29.

[37] Hambrick D, MacMillan C. Asset Parsimony-managing Assets to Manage Profits[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1984,25:67-74.

[38] Schutjens V, Stam E. The Evolution and Nature of Young Firm Networks: A Longitudinal Perspective[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03,15:115-134.

猜你喜欢
渐进式相关者机会
给进步一个机会
基本收入的理论构想与渐进式实现路径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渐进式黏磨层气压砂轮的设计
全生命周期视角下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关系网络动态分析
建构利益相关者管理的三层次结构分析
轻熟女“渐进式”省钱保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