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发展协调度实证分析

2012-09-26 09:11孙乾坤李豫新
统计与决策 2012年17期
关键词:北疆南疆效益

孙乾坤,李豫新,任 凤

0 引言

目前,新疆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期,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能单纯为追求经济的发展而降低了环境保护的门槛。近年来,新疆经济快速发展,但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南、北疆地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两大系统对新疆南北疆区域发展协调度进行研究,明确南、北疆的区域协调发展现状,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1 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

1.1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处理

区域协调发展涉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等多个子系统,在构建衡量区域发展协调度的指标时一定要全面考虑,使所选取的指标体系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状况。依据科学性、关联性、实用性、可量化性以及典型性等基本原则,综合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协调度研究的相关成果,并结合南、北疆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所构成的新疆南北疆地区区域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中X1、X2、X3…X13表示南、北疆地区经济社会特征的 13 个指标,Y1、Y2、Y3…Y7表示南、北疆地区资源环境特征的7个指标。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其正向指标无量纲化计算公式为:

逆向指标无量纲化计算公式为:

其中,Zij表示第 j年第i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据;Xij表示第 j年第i个指标的原始数据;maxj(Xij)表示第 j年第i个指标的最大值;minj(Xij)表示第 j年第i个指标的最小值。

1.2 区域协调度评价模型

1.2.1 系统层综合效益函数

表1 南北疆地区区域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协调度不仅可以衡量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还可以衡量子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状况。设Fse为社会经济综合效益,Gre为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Z(xij)表示社会经济系统中第 j年第i个指标标准化的数据;Z(Yij)表示资源环境系统中第 j年第i个指标标准化的数据;αi表示社会经济系统中各个指标的权重(权重之和为1);βi表示资源环境系统中各个指标的权重(权重之和为1)。在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时,采用变异系数法,其计算过程如下:

(1)计算出各个指标标准化后数据的均值(--Zij)、标准差(σ)以及标准差系数(σi),其公式分别为:

(2)对社会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中各指标的标准差系数分别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两个系统各个指标的权重 αi和 βi(具体权重见表1):

社会经济系统各指标的权重为:

资源环境系统各指标的权重为:

1.2.2 系统层协调系数

经济社会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表示协调系数,其数值越大,就表明社会经济系统与资源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越高。

1.2.3 区域发展协调度函数

协调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D表示区域发展协调度,D∈[0,1],其数值越大,表示区域发展协调情况越好;V表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两个子系统的复合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α为社会经济子系统的权重,β为资源环境子系统的权重(其中α取0.6,β 取0.4)。

1.3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区域协调度模型

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变化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其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的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关系。此后,美国的Crossman和Krueger通过大量的统计研究证明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倒U型关系,并称之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即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质量恶化程度先不断加剧而后逐渐得到改善。EKC曲线进一步反应出了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基于此曲线的区域协调度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EKC曲线的区域协调度模型

图1 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环境质量恶化程度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大(如图中AB段所示)。此时如果出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严重失调的状况,其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将使经济增长逐步倒退(如图中BC段所示),但如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行了一定的环保政策,则环境质量恶化在进一步加剧的同时,其恶化速度便会明显的趋于下降(如图中BD段所示)。当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时,环境质量恶化达到最高点D,之后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会出现良好协调的状态,两者的协调度将逐步提高,经济增长不断地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如图中DF段所示)。

2 南、北疆地区区域协调度分析

2.1 区域协调度动态(时间维度)分析

依据区域协调度评价模型中的各项计算公式,分别得到2005~2009年新疆南北疆地区社会经济综合效益Fse和资源环境综合效益Gre、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水平V以及南北疆地区协调度D(见表2和图2)。

表2 2005~2009年南、北疆地区区域协调度评价结果

图2 新疆南、北疆地区2005~2009年区域发展协调度

2.1.1 南、北疆的社会经济效益整体上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2005~2009年北疆地区经济效益由0.07上升到0.43,2009年是2005年的6.14倍;南疆地区经济效益由0.07上升到0.32,2009年是2005年的4.57倍。但从整体上看南疆地区的社会经济效益仍低于北疆地区,截止到2009年底,南、北疆地区人均GDP分别为12574元、30650元,人均财政收入分别是1992元、3623元,人均固定资产分别是15064元、16252元,外贸依存度分别是7.2%、29.5%,工业总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为30.4%、39.9%;南、北疆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表现出较大的差距,2009年南、北疆地区城镇化率分别为48%、78%,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4453元、6519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6568元、11253元,每万人拥有床位数分别是45.5张、65.4张,每万人拥有医生数分别是15.3人、32.8人。

2.1.2 南、北疆的资源环境效益整体上却呈现出反向演变的趋势。

2005~2009年南疆地区的资源环境效益由0.03上升到0.12,2009年是2005年的4倍,资源环境发展水平处于相对缓慢的上升趋势,而北疆地区的资源环境效益由2005年的0.29下降到2009年的0.18,处于一个不断下降的趋势。但是,从总体上看,北疆地区的资源环境评价值依旧均高于南疆地区,截止到2009年,南疆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仅为0.71%,人均水资源为4385m3,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与北疆还有一定的差距。

2.1.3 南、北疆的社会经济效益对资源环境效益分别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可以看出,北疆地区发展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如AB段),尤其是2006~2008年随着北疆地区社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资源环境效益却在逐步下降,协调度也在下降,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环境的退化为代价的;南疆地区社会经济效益较北疆地区低,资源环境效益较北疆地区也较低,但是由于南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过于缓慢,对资源环境的副作用影响不大,加之南疆地区环保政策的逐渐完善,致使其资源环境效益呈现出缓慢上升的态势。

2.1.4 南、北疆地区的区域协调度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

2005年南疆地区的协调度为0.2,2009年达到0.39,增加近一倍;北疆地区由2005年的0.25增加到2009年的0.48。为了进一步区分南北疆地区不同年份的区域协调状况,参照区域协调度等级划分表(见表3),对南、北疆地区2005-2009年的区域协调度进行等级评价(见表4)。

表3 区域协调度等级划分标准

表4 南北疆地区区域协调度等级评价

从表4可以看出,南、北疆地区的区域协调度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整体上仍然处于很低的水平,尤其是南疆地区仍旧处于不协调的低级状态;与南疆地区相比较,北疆地区协调度较高,但是整体的协调水平仍旧处于弱协调发展状态。从表2来看,2005~2009年南疆地区的资源环境综合效益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均远远低于其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属于资源环境滞后型,即资源环境综合发展水平低下是这一时期制约南疆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区域协调度静态(空间维度)分析

2.2.1 南疆地区协调度静态分析

依据区域协调度评价模型中的各项计算公式,得到2009年南疆地区各地、州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协调度以及各地、州协调度占南疆地区整体协调度的比重。按照区域协调度的比重标准(即C∈(125%,150%]为协调、C∈(110%,125%]为较协调、C∈(90%,110%]为弱协调、C∈(70%,90%]为基本不协调、C∈(0%,70%]为不协调,其中C为各地、州协调度占该地区协调度的比重),可将南疆各地、州协调度大体划分为3个不同的等级(见表5)。

从表5中可以看出,南疆地区5个地州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总体分布上呈现弱协调和基本不协调的状态,其中阿克苏地区和和田地区处于弱协调的等级层次,巴州和喀什地区处于基本不协调的等级层次。克州是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发展程度较协调的一个地州,虽然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相对均衡发展,但其协调度所占比重110.3%,处在较协调发展的初级阶段,应继续维持现阶段的发展战略,争取走向更加协调的高级阶段。巴州和喀什两地州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并不低,但其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却远远低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导致各自总体的协调度受到严重影响,说明目前这两个地州的经济存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尤其是巴州的资源环境综合效益与其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得分差异显著,该地区应该特别注重加大环境监管与环境保护的力度,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阿克苏和和田地区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相对较低,资源环境综合效益略好于巴州和喀什地区,但依旧处于较低的水平,说明这两个地州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实力不足且各种社会政策不够完善,对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开发中引发的新的生态退化治理力度还不能完全到位。因而应该进一步快速发展经济,不仅要提升经济发展的总量,还要保证经济发展的质量,同时加强保护环境,实现这两个地州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度从弱协调等级向协调等级的推进。

表5 2009年南疆地区各地、州的区域协调度评价结果

2.2.2 北疆地区协调度静态分析

同理,依据区域协调度评价模型中的各项计算公式,得到2009年北疆各地、州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协调度以及各地、州协调度占北疆地区整体协调度的比重。按照已经提及的区域协调度的比重标准,将北疆各地、州协调度也划分为3个不同的等级(见表6)。

表6 2009年北疆地区各地、州的区域协调度评价结果

从表6中可以看出,北疆地区8个地州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总体分布上也呈现出弱协调和基本不协调的状态,其中石河子和昌吉州处于弱协调的等级层次,乌鲁木齐、伊犁直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和博州还处于基本不协调的等级层次。而克拉玛依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相对均衡发展,其协调度占北疆地区协调度的比重为118.8%,仅处于较协调等级范围的(C∈(110%,125%])的中级水平,与协调等级范围(C∈(125%,150%])还有一定的差距,政府应当继续完善当前的发展策略,促进协调度等级进一步提高。处于基本不协调等级层次的乌鲁木齐、伊犁直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和博州5个地州的发展情况又不尽相同,其中乌鲁木齐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最高,但其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在北疆各地州中却处于最低的水平,导致其协调度严重受到影响,说明当前本地的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伊犁直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州4地州资源环境综合效益高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说明社会经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应该适当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加大有效投入力度,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在其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限度内,使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使自身的协调度等级得到进一步提升。石河子和昌吉州两地州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和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均比较接近,但两者协调度却依旧处于弱协调的等级层次。可见,真正意义上的区域协调并不在于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和资源环境综合效益的彼此接近,而需要两者均有相对较高的发展水平。

3 结论及政策建议

新疆南北疆地区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对实现南北疆地区乃至整个新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09年南北疆地区协调度均呈现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北疆地区上升速度较快,协调度高于南疆地区。但是,南、北疆整体上协调水平仍旧比较低,北疆地区处于弱协调状态,南疆地区处于不协调状态。其中北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使得总体协调度受资源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较为明显;而南疆地区不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而且其资源环境总体发展水平与之还有很大差距,导致南疆总体协调度也相对较低。就各个地州来看,克拉玛依和克州处于较协调状态,石河子、昌吉、阿克苏以及和田地区处于弱协调状态,其余七个地州均处于基本不协调状态,其中乌鲁木齐、巴州和喀什地区,其资源环境效益过于偏低是制约自身区域协调度的主要因素,而伊犁直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和博州,其社会经济效益偏低是制约自身区域协调度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北疆地区应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促进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一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城镇以及高科技产业,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南疆地区应加大力度实现产业梯度转移以及各产业彼此间的区域联动,充分利用南疆地区的环境容量,吸引中东部地区一些环境容量达到饱和的项目来南疆进行投资建设,从而推进南疆工业化进程,促进其经济快速发展,提高南疆对资源环境保护的经济实力,进而提升南疆总体的协调度。

(3)根据南、北疆各地州的不同发展情况制定相应具体的发展策略。对于资源环境综合效益相对低下的地州,应合理规划工业区布局,加大对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的改革力度,提高对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1]刘再兴.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

[2]张晓东,池天河.90年代中国省级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1,(9).

[3]何伟.基于协调度函数的区域城镇空间结构优化模型与实证[J].统计与决策,2008,(7).

[4]王慧,刘小鹏等.宁夏区域发展协调度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2011,(1).

[5]Grossman G,Krueger A.Economic Growth and the Environment[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5,110.

猜你喜欢
北疆南疆效益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南疆木棉红似火
南疆最美是春天
北疆博物院建筑初探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北疆纪行
筑梦南疆
铸梦北疆
——军旅写生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