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及免疫功能变化

2012-09-26 07:03王远明杜惠容
重庆医学 2012年35期
关键词:莫德儿科小儿

王远明,杜惠容

(四川省威远县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642469)

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及免疫功能变化

王远明,杜惠容

(四川省威远县第三人民医院儿科 642469)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LRTI)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RLRTI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予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匹多莫德颗粒0.4克/次口服,2次/天,共2周;然后改为0.4克/次,1次/天,总疗程60d,停药后随诊10个月。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细胞免疫的表达,包括CD3+、CD4+、CD8+,并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高于对照组的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用于治疗RLRTI,能增强患儿免疫能力,效果较好。

呼吸道感染,儿童;治疗结果;匹多莫德;免疫功能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RRI)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病因复杂,若不治疗及时可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严重威胁儿童身体健康。因感染部位不同可分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复下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RLRTI)[1]。为探讨匹多莫德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RLRTI的疗效,本科于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对RLRTI的病例在常规抗感染化痰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匹多莫德颗粒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儿科门诊及住院治疗儿童90例,均符合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2]。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8个月至12岁;支气管肺炎16例,毛细支气管炎18例,支气管炎11例。对照组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9个月至12岁;支气管肺炎17例,毛细支气管炎17例,支气管炎1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匹多莫德颗粒(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4克/次口服,2次/天,共2周,然后改为0.4克/次,1次/天,总疗程60d。停药后随诊10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细胞免疫的表达,包括CD3+、CD4+、CD8+,并比较两组疗效。

1.4 疗效判定 根据第7版《儿科学》判定标准如下,显效:用药后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病程缩短,1年内再发下呼吸道感染1次或未再发;好转: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病程缩短,1年内再发下呼吸道感染2次,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病程未缩短,1年内再发下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2%高于对照组的5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45]

表2 两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s,n=45)

表2 两组手术及恢复情况比较(±s,n=45)

*: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

组别 CD3+ CD4+ CD8+ CD4+/CD8+观察组治疗前 53.6±6.1 32.0±4.8 21.3±3.9 1.2±0.4治疗后 69.3±6.8*△ 39.6±4.9*△ 22.1±4.0 1.5±0.6*△对照组治疗前 53.9±6.2 32.7±5.1 21.8±3.6 1.2±0.5治疗后55.6±6.6 35.2±5.0 22.0±3.7 1.3±0.3

2.2 免疫指标变化 观察组CD3+,CD4+,CD4+/CD8+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RRI病因较复杂,其中小儿机体免疫功能未完善及免疫功能异常与之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RRI的先天因素主要是其他先天性疾病导致的体质虚弱、先天性免疫缺陷、先天性上呼吸道发育异常;儿童的免疫系统未成熟所致,IgG和具有黏膜保护作用的IgA水平均较低,细胞免疫功能正处于成熟过程中,致使儿童处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因此易受细菌和(或)病毒感染的侵袭,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后天因素主要是儿童的生活习惯因素和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小儿免疫功能和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均不足,尤其是婴幼儿,如肺泡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量少,且功能差,杀菌与吞噬能力低下;婴幼儿呼吸道分泌物的溶菌酶、乳铁蛋白、补体、干扰素等可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含量低,故呼吸道易反复感染,更易患RRI[4-5]。

匹多莫德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免疫调节剂可刺激非特异性自然免疫及特异性免疫。在自然免疫方面,促进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提高趋化性,激活自然杀伤细胞[6];在特异性免疫方面,可促进白介素-2和λ-干扰素的产生[7],还可提高T细胞数量,增强CD4辅助性T细胞功能,调节CD4/CD8比例,从而增强T细胞对B细胞的调控,促使B细胞充分分化,增强机体抗菌、抗病毒能力[8]。口服匹多莫德可以增加抗体形成,尤其是呼吸道分泌型IgA的合成明显增加[9]。有研究显示,它可显著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作次数。本研究结果显示,匹多莫德用于治疗小儿RLRTI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随访半年无感冒发作或感冒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发病症状明显减轻,病程明显缩短,可减少患儿复发,增强免疫能力,有效避免小儿呼吸道感染。

[1]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学杂志,1988,26(1):41.

[2]李淑明.匹多莫德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5(8):59-60.

[3]沈晓明.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5-266.

[4]胡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免疫分析和匹多莫德治疗后免疫变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11):1489-1491.

[5]严永东.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变化及匹多莫德的治疗作用[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7):570-572.

[6]管敏昌,蔡玲芳,娄昭君.匹多莫德颗粒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8,15(10):32.

[7]Pugliese A,Blglino A,Uslenghi C,et al.Evaluation of pidotimod effect on the immune system[J].Int J Immunotherapy,1992,8(40):212-217.

[8]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75.

[9]Passali D,Calearo C,Conticello S,et al.Pidotimod in the management of recurrent pharyngtonsillar infections in childhood[J].Arzneimittel forsch,1994,44(12A):1511-1515.

10.3969/j.issn.1671-8348.2012.35.030

B

1671-8348(2012)35-3758-02

2012-04-09

2012-06-22)

·经验交流·

猜你喜欢
莫德儿科小儿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一张白纸, 一个故事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食药总局公告:匹多莫德,3岁以下儿童禁用!
绿山墙的安妮(四)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