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糖耐量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2012-09-26 07:03张旭,孙振学,吕豪
重庆医学 2012年35期
关键词:糖耐量性反应抵抗

不同糖耐量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冠心病(CHD)患者的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及意义。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CHD患者104例,均在入院后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根据OGTT结果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38例、糖耐量异常(IGT)组32例、2型糖尿病(T2DM)组34例,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T2DM 组 TNF-α、hs-CRP水平及IRI明显高于IGT组及NGT组,IGT组亦明显高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RI与TNF-α、hs-CR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2、0.425,P<0.05)。结论随着CHD患者糖代谢进展,TNF-α、hs-CRP水平及IRI逐步升高,二者呈正相关,共同参与了CHD并发IGT和T2DM。

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质;冠心病;胰岛素抵抗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可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危险因素之一[1]。另外,免疫炎症反应也在CHD发病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多功能炎性细胞因子,而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是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也是CHD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本研究通过检测不同糖耐量CHD患者的TNF-α、hs-CRP的变化和IR情况,探讨炎症因子和IR之间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武警北京市总队第二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CHD患者,共104例,CAG结果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狭窄大于或等于50%,且排除以下情况:(1)NYHA心功能Ⅳ级;(2)Ⅰ型糖尿病、成人晚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和成年晚发型青幼年糖尿病;(3)急慢性肝肾疾病及感染性疾病;(4)恶性肿瘤、血液病、慢性结缔组织病及免疫性疾病;(5)其他不适合参加实验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分组 所有患者均进行口服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2005年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分3组:(1)糖耐量正常(NGT)组38例,其中男21例,女17例,平均(61.44±9.82)岁;(2)糖耐量异常(IGT)组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平均(62.18±9.21)岁;(3)2型糖尿病组(T2DM组)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63.43±10.23)岁。

1.2.2 指标测定 所有入选患者均隔夜禁食8~10h后于次日清晨行OGTT试验,同时空腹抽血测定以下指标:(1)空腹血糖(FPG)、肝功能、肾功能、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根据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FINS×FPG/22.5;(2)TNF-α: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测定,试剂盒购自上海森雄科技实业有限公司;(3)hs-CRP:免疫透视比浊法测定,芬兰 Orion Diagnostica公司提供试剂。测定血压、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kg)/身高2(m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其显著性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频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两变量间相关性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3组病例在性别、年龄、BMI、血压、血脂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FPG、FINS、IRI、TNF-α、hs-CRP等指标组间比较 IGT组、T2DM 组 的 FPG、FINS、IRI、TNF-α、hs-CRP 明 显 高 于NGT组(P<0.05或0.01),DM 组 FPG、IRI、TNF-α、hs-CRP明显高于IGT组(P<0.01),见表2。

表1 3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3组病例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

组别 n 男/女 年龄(岁) BMI(kg/m2)收缩压(mm Hg)舒张压(mm Hg)TC(mmol/L)TG(mmol/L)LDL-C(mmol/L)HDL-C(mmol/L)NGT 组 38 21/17 61.44±9.82 24.68±3.24 130.74±15.44 79.68±9.25 5.38±0.72 2.54±0.78 3.42±0.58 1.14±0.39 IGT 组 32 19/13 62.18±9.21 25.24±4.82 132.23±16.35 80.37±10.14 5.43±0.68 2.48±0.72 3.46±0.62 1.08±0.43 T2DM 组 34 20/14 63.43±10.23 25.63±5.27 133.61±17.83 81.42±9.83 5.52±0.74 2.63±0.84 3.61±0.73 1.02±0.37

表2 3组病例FPG、FINS、IRI、TNF-α、hs-CRP等指标的比较(±s)

表2 3组病例FPG、FINS、IRI、TNF-α、hs-CRP等指标的比较(±s)

*:P<0.01,#:P<0.05,与 NGT组比较;Δ:P<0.01,与IGT组比较。

组别 n FPG(mmol/L) FINS(mIU/L) IRI TNF-α(pg/mL) hs-CRP(mg/L)NGT组 38 5.33±1.23 12.47±6.83 2.73±0.82 27.73±8.53 3.32±1.23 IGT组 32 6.28±1.37* 16.88±7.27# 4.28±1.14* 36.42±9.13* 4.83±1.16*DM组 34 7.84±1.45*Δ 16.39±7.14# 5.26±1.47*Δ 43.25±9.74*Δ 6.72±1.52*Δ

2.3 IRI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CHD患者IRI与TNF-α及hs-CRP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2、0.425,P<0.05),TNF-α水平与 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89,P<0.01)。

3 讨 论

IR是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脂肪组织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动脉平滑肌细胞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或需要超正常量的胰岛素才能达到正常的生理效应,因此机体代偿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引起高胰岛素血症[3]。本研究显示,CHD并发IGT及T2DM患者血清FINS及IRI增高,提示该类患者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及IR。近年来研究证明,IR在CH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IR与继发性高胰岛素血症是脂质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引起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中心环节[4]。

动脉粥样硬化是CHD的基本病因,现已证明,它不只是一种脂质的沉积,炎症在粥样斑块的形成、增长、破裂和磨损及形成血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hs-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是冠状动脉疾病患者体内炎症应答的标志物[5],hs-CRP通过与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由经典途径激活补体诱导泡沫细胞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其含量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相关,与斑块纤维帽内正在进行的炎性反应有关[6]。TNF-α是由激活的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紊乱,使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下降,增加内皮细胞前炎性反应事件,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7]。本研究中CHD患者 TNF-α及hs-CRP水平明显增高,表明炎性反应在CH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表明,亚临床慢性炎性反应有可能是IR发生的重要因素,二者具有重要关联,多种炎症因子如hs-CRP、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参与IR的发生,这些炎症因子主要通过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导致IR[8-9]。本研究中,NGT组、IGT组及 T2DM 组的 TNF-α、hs-CRP水平及IRI逐渐增加,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炎性反应参与了从IGT到T2DM的发展过程。另外相关性分析显示,CHD患者IRI与 TNF-α及hs-CRP水平呈正相关,与Fagerberg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提示IR与炎性反应作为CHD的危险因子,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进而影响CHD患者病情的发生、发展。总之,炎症因子与IR在CHD糖代谢紊乱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动态监测TNF-α、hs-CRP水平及IRI并早期进行干预,对预防CHD患者T2DM的发生、发展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Bonora E,Kiechl S,Willeit J,et al.Insulin resistance as estimated by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predicts incident symptoma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aucasian subjects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the Bruneck study[J].Diabetes Care,2007,30(2):318-324.

[2]邬美翠,陆林,林祖近.血清hsCRP水平与糖尿病冠状动脉弥漫病变关系探讨[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0,10(3):174-176.

[3]Taslim S,Tai ES.The releva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J].Ann Acad Med Singapore,2009,38(1):29-35.

[4]谷剑,齐晓勇,彭应心,等.胰岛素抵抗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影响[J].中国综合临床,2006,22(8):677-679.

[5]Han KH,Hong KH,Park JH,et al.C-reactive protein promotes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ediated chemotaxis through upregulating CC chemokine receptor 2expression in human monocytes[J].Circulation,2004,109(21):2566-2571.

[6]卢维晟,潘志红,段俊丽,等.老年冠心病患者的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10,26(8):807-809.

[7]徐小华,朱大龙,俞匀.罗格列酮对糖耐量受损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15):1170-1172.

[8]Caballero AE,Bousquet-Santos K,Robles-Osorio L,et al.Overweight latino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have marke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subclinical vascular inflamma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excess body fat and insulin resistance[J].Diabetes Care,2008,31(3):576-582.

[9]Pickup JC.Inflammation and activated innate immunit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2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4,27(3):813-823.

[10]Fagerberg B,Behre CJ,Wikstrand J,et al.C-reactive protein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 relation to insulinmediated glucose uptake,smoking and atherosclerosis[J].Scand J Clin Lab Invest,2008,68(7):534-541.

10.3969/j.issn.1671-8348.2012.35.032

B

1671-8348(2012)35-3762-02

2012-04-12

2012-06-18)

·经验交流·

猜你喜欢
糖耐量性反应抵抗
中医药治疗糖耐量异常的研究进展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尿靛甙测定对糖耐量减退患者的应用价值
糖尿病教育对糖耐量异常人群临床意义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