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

2012-10-17 07:18田晓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5期
关键词:借贷融资企业

田晓峰

(中国建设银行咸宁分行,湖北咸宁437000)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

田晓峰

(中国建设银行咸宁分行,湖北咸宁437000)

我国的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活跃市场、增加收入、社会稳定以及形成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方面起着难以替代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支持却与其贡献并不相称,尤其是融资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普遍性问题。本文在综合分析中小企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途径。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现融资渠道及特点

(一)中小企业融资含义

本文所研究的中小企业融资主要是指狭义的融资,是指资金的融入,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资金来源,具体讲是指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即资金运用的情况出发,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安排通过科学的预测和决策,采用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积累或向企业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资金,保证企业经营发展的一种经济行为。因此,从企业角度看,融资是指企业所需的资金不断形成和被满足的过程——企业生产经营或特定的财务状况形成对资金的需求,然后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满足这些资金需求,并将获得的资金用于生产或经营从而创造更多的资金流;从社会角度看,融资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机制。所谓资源配置实质上是一种动的过程,是通过对各种要素投入进行组合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稀缺的资源占有或使用都是有偿的;融资活动的发生促使资金向效益较好的部门或行业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资金则引导着实物资源的投向。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资源不足是经济发展所遇到的主要问题,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资源不足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必须对其进行最优化配置,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引导资金流向,使效率比较高的行业或部门优先得到稀缺资源,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从而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特点

中小企业融资是以中小企业为资金融入者(中小企业是资金融入主体)的融资活动,它是指中小企业从自身生产经营现状及资金运用情况出发,根据企业未来经营与发展策略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利用内部积累或向企业的投资者及债权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一种经济活动。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融资数额少,融资频率高。中小企业依靠当地资源优势,低门槛进入市场,经营规模较小,面向市场组织生产,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涉及面广,以规模和数量的多样化和小批量著称。因此,资金的需求一次性小、频率高,相应的对融资的要求小、面广、借期短、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发生借贷频繁。

2.融资方式单一,直接融资较难实现,融资高度依赖借贷。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股票和债权方式融资门槛高,因此,借贷融资是主要融资的形式。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股票融资仅占其国内融资总量的1%左右,民营企业直接上市数量小到土市公司总数的6%,经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数量只占其总量的1%左右,融资总量中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式占到了50%以上。

3.融资成本高,企业负担重。与大企业可以进行的股票融资相比,中小企业主要依赖的金融机构贷款成本相对较高。以企业贷款100万~1000万元半年大约要支付各项硬性支出共5万~50万元,支付费用与贷款额度比例为5%~6%。如此估算,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达到9%以上贷款才有意义。而贷款抵押财产评估登记的时效大多为一年,一年后无论贷款到期偿还后还是展期,都要重新进行评估和登一记。过高的融资成本,致使许多中小企业负担沉重。

4.信息不对称,加剧了融资难度。信息不对称是指经济活动中的利益相关人对有关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对等,一方可以利用信息优势损害对方利益。在融资过程中,企业一般可以通过公开的信息,随时了解和掌握银行的信贷政策、信贷制度、信贷监管等信息,而银行却不可能拥有和掌握每个贷款企业的全部信息,形成了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为贷款之前的逆向选择和贷款之后的道德风险。

5.民间借贷多,融资成本高。在其他融资渠道不顺畅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中小企业融资往往会选择民间借贷,民间借贷的比例大大超过大型企业的民间借贷比例,这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又一显著特点。这种民间借贷行为在很大意义上是在地下状态下完成的,企业要支付比正规借贷利率高得多的利息,融资成本高。但是,这种民间借贷双方彼此了解程度较深,易于被双方接受,特别是在早期阶段所发生的借贷行为半径非常小,信息不完全对称对双方的约束并不大,由此而生成的借贷风险被大大降低。

二、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现状

1.中小企业内源融资现状。内源融资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壮大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由表1可以看出:内源融资是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由此可见,我国中小企业的内源融资在整个融资过程中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内源融资所占的比重过大。

表1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位:%)

企业创办人的自有资金、家族成员和亲属的资金,不仅是企业初创时期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企业实现发展的主要资金支撑。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的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发展,中小企业将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市场发展导致竞争加剧,这就要求企业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就必须尽可能地扩大融资,而民营中小企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平均利润水平不高,内源融资受到企业自身资本积累能力的制约,所以仅仅依靠内源融资(留存盈利)作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远远不能满足企业投资发展的需要的。

2.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现状

(1)直接融资受阻。直接融资主要表现为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等资本市场融资。我国的资本市场从其产生之日起,股票发行额度和上市公司选择就受到规模限制,如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1000万元,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万元,这些硬性条件是现阶段中小企业达不到的,加上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制度和信息成本与主板市场存在不对称性,根本不可能到沪深两大主板市场融资。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二板市场的创建,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与债券融资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增大,但近期仍不会成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

(2)银行贷款困难。中小企业的贷款,目前主要依赖于国有商业银行,因为现有的民间小银行提供的贷款无论从数额上,还是从期限上,都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然而,从其性质来讲,国有商业银行是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国有大型企业。首先,他们希望能够包揽数量大的业务,因而对小额贷款不屑一顾。其次,银行经营的原则之一是尽量减少呆账、坏账,而中小企业市场风险大,企业倒闭率高,财务制度不健全,资信状况堪忧,缺乏足额的财产抵押,又无人担保,银行考虑到安全性因素对中小企业惜贷、惧贷。表2是大中小企业申请贷款成功的概率:

表2 按企业规模分类的贷款申请及其结果

表3.2是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IFC)在我国的调查数据。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小企业贷款申请失败的概率是23%,中型企业申请失败的概率是22.13%,而大型企业失败的概率仅为12%。从数字上看,贷款成功的概率不是很低,但是,考虑到中小企业申请贷款的比率很低,以及占比重很大一部分的知难而退的情况,可以确定地认为,我国中小企业在取得银行贷款方面面临着严重的困难。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在信贷市场上形成了在中国银监会及人民银行监督管理下,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银行、城乡信用社等中小金融机构为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此外,还有部分地区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成立的农村合作基金会、互助储金会、资金服务部、金融服务社等民间非正式金融组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帮助国家实施金融控制,在存贷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2005年,四大国有银行占银行总资产的60.1%,存款的64%,信贷的51-3%。

(3)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存在较大的地区差距。在沿海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的骨干和经济增长的引擎,产品升级和技术更新快,这些地区的银行都积极对中小企业融资。在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数量及质量均与沿海有较大差异,当地银行由于资产质量和收益方面的考虑,采取对中小企业慎贷的策略。

三、我国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及政策支持

(一)我国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渠道

1.创立民间直接借贷投资渠道。在我国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同时,却有大量民间资金闲置,诱致性地促动民间借贷制度的自发产生,民间借贷“合理不合法,半公开半地下”地发展。据调查,2004年,浙江、福建、河北等地区的民间融资规模分别为550亿元、450亿元、350亿元,约占各省当年贷款增量的15%~25%。这种诱致陛制度变迁内生于中小企业经济环境,揭示了民间借贷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2.发展中小企业合作金融。由于中小企业本身的规横陛质和特点,其单独的个体在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以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取得竞争优势,于是各种中小企业合作金融形式就应运而生了。

3.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银行体系。作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的银行,是一国最重要的资金融通的渠道,是企业最主要也是最稳定的资金来源,但是由于传统的银行体系与中小企业的特点和性质相悖,从体制上就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所以,如何在传统的银行体系之外建构一种适合中小企业的银行体系和制度,就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机制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应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相结合。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借鉴国际上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应该在以下方面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小企业政策体系:

1.构建完善的政府管理机构。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进行管理的政府部门有改革与发展委员会中的中小企业司、国家乡镇企业局、小公司办公室、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管理协会及一些地方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机构。这种管理体制使得政出多门,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责任不明。随着改革的推进,在中小企业逐步做到产权明晰、政企分离的基础上,将有关部门涉及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进行归并,组建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国家中小企业管理局,并在各级政府设立相应机构。另外,可考虑在人大和政协设立中小企业委员会,成为倾听小企业呼声、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机构。建立专门处理中小企业事务的管理机构,这是能够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一步。

2.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策体系。我国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扶持,要逐步形成一个包括政策重点、政策目标和政策措施等内容在内的扶持小企业的政策体系。第一,尽快制订中小企业的基本法,明确中小企业的发展方针,政策、方向、公司制度、组织机构和管理原则以及公平竞争的法律规范。第二,依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和现行的有关中小企业政策出台各项包括行业振兴、金融、财政、经营指导、产业导向、企业组织化、中介服务等方面的专项政策,保证国家的发展战略或产业政策在中小企业这一领域得到全面落实。第三,要对企业分门别类,形成明确的政策支持对象,选择好重点扶持的中小企业类型。由于国家的财力有限,不可能什么中小企业都去扶持,必须突重点。

3.建立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和资金扶持政策。金融政策是中小企业政策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家各相关机构和部门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已经着手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这些措施包括: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提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建立专项政府支持资金,发展创业投资等等,但从现实的发展状况看,这些措施还远未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我国应建立一个由政府引导,金融单位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金融支持体系,充分运用多种融资形式,畅通各种融资渠道,加强担保支持。

4.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民营化步伐。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的改制,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从产权理论方面看,中小企业所具有的“小、灵、专、快”的特质,使得私有制的形式更适合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因此,我国应加快国有、集体中小企业的改革步伐,使之成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组织形式。

F832.7

A

1006-5342(2012)05-0018-03

2012-01-03

猜你喜欢
借贷融资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7月重要融资事件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间借贷对中小企业资本运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