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纵向受力钢筋偏位控制技术研究

2012-10-21 15:53张友国
卷宗 2012年11期
关键词:偏位控制

张友国

摘要:随着现在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制度的愈发完善,我们对于很多方面的建设都有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建筑物施工,对于它的安全质量保证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它直接的关系到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群众生命安全,所以需要我们特别的重视。纵向受力钢筋偏位对于房屋建设施工的质量影响一直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难题。

关键词:纵向受力钢筋;偏位;控制

所谓的纵向受力钢筋我们也称为受力钢筋,它指的是在构件的长边方向通过力学的计算方式,在构件的受力部位设置一个能够满足承载力的钢筋从而满足结构强度和刚度两个方面的要求。

在对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钢筋分项工程的制作安装质量过关与否,直接的关系到建筑结构质量以及建筑安全是否经得起考验。但是一般施工的工作人员对这个方面并不重视,也没有足够的成品保护意识,所以施工过程当中会留下一些影响安全质量的隐患。与此同时,因为钢筋工程其实是属于隐蔽工程也就是说人们并不能直观的看到它布置建设如何,所以如果质量出现了问题一般很难及时的得到纠正,而当时如果没有纠正那么就很难有效的对这个问题进行处理。在钢筋制安的问题当中,钢筋偏位对于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会延伸开去,直接影响到构件的截面以及承载力,甚至如果偏差严重的时候会有很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要解决这些隐患的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就必须要制定有效的施工方案,全面的保证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

一、工程中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偏位控制

为了能够更好的解释纵向受力钢筋在房屋建筑施工当中的应用,在这里我们设立一个实际的工程。该工程为一个框剪结构的大厦,地下三层而地上有十五层,建筑面积大约占两万平方米,对于该基础采用的是预制管桩结合钻孔灌注桩,框架柱截面最大的尺寸是1250mm×1700mm。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偏位控制可以说是这个工程的一个难点,因为要在本工程当中实施钻孔灌注桩就必须在水下灌注混凝土,但是如何在浑浊的水中做到精确的对钢筋笼进行定位,就是工作人员需要攻克的一个难题了。

1、传统的钢筋笼定位方法

在传统的施工方案当中都是采用定位钢筋来做到对钢筋偏位控制,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当中,土壁的强度一般都是比较低,这也导致了如果钢筋笼下放,那么定位钢筋就会插入孔壁,让钢筋笼产生偏位的现象。因为施工现场的水面都是浑浊不清,现场施工人员不能够清楚的观察到这一个情况而在感觉上认为已经定位钢筋如果确定那么就能够保证钢筋笼的精准定位。与此同时在用定位钢筋进行定位的同时也会对孔壁造成一定程度的刮擦,孔壁因此会出现泥土剥落,这样也间接的增加了水面浑浊程度以及沉渣的厚度,对于灌注桩混凝土浇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2、“滚动轮垫块控制钢筋笼偏位法”控制细节

面对着上面所述的施工现状,有关专业人员经过不断的研究以及现场考察,最终决定采用“滚动轮垫块控制钢筋笼偏位法”,这种方法运用到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当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是对材料的准备。根据灌注桩数量的要求我们在现场已经预制了一批圆柱体状的混凝土垫块,而该圆柱体的混凝土强度大概为C20或者是C25。在安装使用之前要确保混凝度的强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以上,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垫块的一般厚度是在七十到一百二十毫米,我们要根据钢筋笼主筋的间距以及土壁的厚度情况来对垫块厚度进行选择。如果主筋之间的间距比较大的那么垫块就可以适当的加厚而土壁越软的垫块也需要相应的越厚,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因为垫块陷入提拔而导致钢筋笼偏位。而对于垫块的直径确定就应该根据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其次就是垫块设置。在钢筋笼下放之前我们需要将混凝土垫块的中心孔穿到一个直径为十毫米的钢筋,以钢筋笼的主筋作为钢筋两端的固定点,在每一个截面上面放置大约是四到七个垫块。沿着主筋的方向,每隔两米到三米左右就设置一组垫块。其中对于垫块个数起着决定影响作用的是孔壁土的软硬程度以及灌注桩本身的直径,孔壁如果硬度不够那么垫块的个数就应该多一点,灌注桩直径如果越大那么垫块的数量也应该越多。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如何对钢筋笼头尾两端进行定位,钢筋笼的头部以及尾部加强筋附近都应该设置有一组垫块,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面保证钢筋笼端部位置的准确性。

3、钢筋笼水下定位测量细节

如上所述,“滚动轮垫块控制钢筋笼偏位法”可以对钢筋笼的偏位控制有很好的效果,而在实际的施工当中,我们对它的效果验证一般是用钢筋笼水下定位测量法,力求能夠将其效果控制在规范的要求范围之内。

首先我们要介绍的是传统水下定位测量方法。因为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里面钢筋笼是在浑浊的水面之下,这样的环境让现场测量定位存在着很大的阻碍,如果在这种时候贸然的采取抽水的方式进行测量定位,那么很有可能会导致塌孔事故的发生。为了避免这个情况的发生,传统的办法就是在钢筋笼的中心位置焊接一个竖直的六毫米圆钢,先对冒出水面的圆钢头做一个测量然后和设计时候的钢筋笼中心位置进行对比。这样的方法虽然看起来很科学也很有实用性,但是实际的情况是当小钢筋在钢筋笼下放的时候就会因为冲击而在形态上面产生变化,精确度也会因此受到较大的影响,实践的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在传统的测量方法之后就是介绍当前最经常使用的“鱼漂法”水下定位测量法。“鱼漂法”是能够让钢筋笼的水下定位更加精准有效的测量方法。这样测量方法的运作原理是利用漂浮物体收到水下的牵引力时能够在水面之上自动漂浮并且寻找到定位,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它能够很好的达到钢筋笼水下测量定位的目的。

二、大截面柱钢筋偏位控制

1、传统的柱纵筋偏位控制方法

柱纵筋偏位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的传统方法指的是在混凝土浇筑面之内设置砂浆垫块,而在混凝土的浇筑面之上则是加上三道定位箍,这种方法以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随着现在建筑方式的不断创新以及建筑目标的加大,这种方法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在面对柱截面比较大或者是层楼比较高大的建筑物时收到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特别是没有包含剪力墙的框架结构更是几乎不能有效的控制,框架柱的平面发生明显的位移,施工质量不佳。

2、立体式柱纵筋偏位控制法

对于框架柱的根部控制方法是在柱位放样之后,以冲击钻的方法在柱边线的内侧分别的到三到五个孔,一般来说这些孔分别是在柱边线的头尾,边线的中间,而框架柱截面的尺寸过大的时候除了要在边线的头尾各钻一个孔之外,还可以多钻几个孔以相同的间距布置在柱边线的内侧。为了避免模版搭设以及混凝土在施工的时候因为荷载过大而导致的限位钢筋变形现象,我们可以用水平的短钢筋把限位钢筋焊接成为一个整体,这样能够有效的增加整体的刚度以及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吴永河.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纵筋偏位处理[J].建设科技.2010(11)

[2]陈其贤.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偏位初探[J].中国高新科技企业.2009(12)

[3]张学平.浅析房建工程中纵向受力钢筋偏位控制技术[J].施工技术.2012(10)

猜你喜欢
偏位控制
传力杆偏位对机场道面水泥混凝土应力的影响
步履式顶推分体宽幅钢箱梁横向偏位局部应力分析
高墩梁式桥桥墩偏位检测及分析
浅析偏位预应力管桩竖向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浅论高层建筑竖向钢筋偏位的防治对策
浅析PHC管桩斜桩桩顶偏位原因与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