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英语语法教学新尝试

2012-10-21 15:53李海龙张朝峰
卷宗 2012年11期
关键词:语法结构语法交际

李海龙 张朝峰

一、导言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话题和功能的语言形式等。语言知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法是语言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语法知识是保证学习者正确运用语言的必要保证。本文试图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语法教学,以语法为突破,把语法与词法、句法、语篇教学相联,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系统,为提高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奠定基础。本文试图

二、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

英语语法教学一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一定意义上,人们对语法教学的态度构成了现代外语教学史的一条发展线索。先是由于受到语法—翻译教学法及自身教学环境的影响,中国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语法教学,在授课学时的安排上让步于语法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了学习者听、说、读、写水平能力的低下。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交际教学法是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Hymes于1972年发表的“论交际能力”一文对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内涵进行了阐述,指出交际能力指一个人对于潜在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运用,包括四个方面:合乎语法;适合性;得体性;实际操作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理论上讲交际教学法并不排斥语法教学,但从实际教学的实际来看,语法教学别放在了一个次要位置,甚至被忽视。这一现象在2000年左右的中学英语课堂上随处可见。从小学到中学直到大学,外语教学的重点无一例外地被放在培养学生实际使用外语的能力上。当然,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由于背负着各种考试的压力,教师们在考试前又往往会加加班加点给学习者补充语法知识,真可谓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其结果往往是事半功倍。

近年来,国外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语法教学对提高外语学习者使用外语的准确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一研究结果不仅给语法教学带来了新生,而且又重新激发了人们对语法教学及相关研究的兴趣。众所周知,高考是教学的“指挥棒”和“晴雨表”。通过对近五年普通高考试题山东卷(2008年—2012年)单选题对比研究发现,对语法知识点的考察单选题数占该题型总数的70%左右。所以高中英语课堂必须重视基本语法知识的教学。语法教学再度兴起缘于交际教学法效果不理想,交际教学法强调意义的交流,忽视语法的形式。“Swain(1985,引自戴炜栋,陈莉萍2005:2(93))与其同事通过对“浸入式”学习项目的研究发现,虽然学习者接触了大量语料,但仍不能正确使用语法形式。因此他们认为要提高学生实用语法形式的的准确率,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正规教学。”

三、英语语法教学的模式

既然语法教学的价值已经为大多数英语教育工作者所认可,那么语法教学到底应该教什么、怎样教?Ellis(2006,引自白丽梅,黄友之2011:1(3))从二语习得角度对近年来语法教学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讨论,包括:语法是专门教还是自然习得,语法教学教学教什么,什么时候开始教,集中教还是分散教,精教还是泛教等。由于传统的以结构为基础的语法教学存在问题,Long(1991)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以FORM为中心”(FocusonFORM)语言教学方法。下面笔者,参照当前的国外语言教学中语法知识的不同处理方法,结合中学英语课堂进行如下探讨。

3.1过程性教学

过程性教学是一种把交际法与语法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以交际为目的进行语法教学,可以实现语言形式与功能的统一(VanPatten,2002)。其具体操作过程为,首先让学习者接触语言形式,对这些形式以明示的方式处理,让学习者知道其功能。然后设计一系列的语言输入处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鼓励学习者理解这些结构,而不是使用它们。但是这些活动有助于学习者在语言输入中产生形式—功能連接,使他们这些形式的功能,例如在外研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英语(新标准)教材中,每一模块设置一个“FUCTIONANDSPEAKING”栏目,这也体现了语言输入过程中形式—功能连接。当然,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本模块的TOPIC及文本材料以操练语法形式。

3.2互动性反馈教学

互动反馈的语法教学模式由Lyster和Ranta(1997),VandenBranden(1997)等学者提出。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是:语言交际中的过程中的互动策略可以凸显交际中的语言或语用问题,并促使语言学习者有意识地去修改或加工他们的语言输出时更精确易懂(Ellise,1997,引自衡仁权,2007:6(29))。它利用协商和修改策略,具体指重复、请求解释、检查确认等形式,使学习者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注意目的语中的语法结构。互动性反馈教学可以在明示简单语法形式的基础上,在学习小组内就某一话题进行操练,以达到知功能,懂交际的目的。当然老师在课堂上,应巡视组内学生的交流情况,已掌握学情。

3.3增强文本的对比度

增强文本的对比度就是通过用粗体、斜体、下划线、大写等方式使文本中正常情况下学习者不会留意的语言形式变得醒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求每个学生买几只不同颜色的水彩笔,把老师讲到的重要的语法点标出。这样可以有意识呈现目的语的语法形式,吸引学生注意语法结构,利用学生的视觉选择性,达到复习的效果。该模式在义务教育阶段效果较好。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大,在语法规则推理与假设,语法结构的建构与重构过程中,仍然需要老师的讲解和指导。在语法教学环节,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灵活采用归纳法或者演绎法突破语法点。

3.4任务型语法教学

任务型教学是目前英语教学界广为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已经被运用于语法教学之中。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者对形式的意识程度。同时,这些任务有时交际性的。因为,这些任务必须要求学生参加以意义为主的交流。Ellis(2003,引自包天仁,崔刚2012:84—93)指出,有三种类型的任务:以结构为基础的产出型任务、理解任务和增强意识的任务。产出型任务使用目的语的形式来完成交际活动,任务的材料从性质上来讲不仅仅局限于语法结构,但学习者必须借助语法结构来完成这些任务。理解型任务是为了让学习者注意和理解输入材料中的语法结构。一般情况下,这些输入材料含有一定的刺激信号,而且要求学习者做出适当的反应。上述两种任务类型都是以暗示的方法在交际活动中介绍语法结构。而增强学习者语法意识的任务则是完全采用明示的方式,要求学习者用目的语结构完成任务。

四、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语法教学是制约学习者准确使用目标语能力的重要因素。在语法教学中,我们应坚持语用,语法相结合的原则,注重习得对于语法生成的影响。国外学者就外语学习中语法教学的作用以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应该充分重视语法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戴炜栋,陈莉萍.二语语法教学理论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2):93

[3]白丽梅,黄友之.二语习得中的语法教学理论述评[J].基础英语教育,2011,(1):3

[4]LongM.Focusonform:Adesignfeatureinlanguageteachingmethodology[A].InKedebot,RGinsberg&CKramsch(eds)

[5]衡仁权.国外语法教学研究的最新发展综述[J].外语界,2007,(6):25—34

猜你喜欢
语法结构语法交际
情景交际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长沙方言中的特色词尾
浅析古代汉语的名词动用
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