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沙博理翻译的《水浒传》看汉译英中的不可译性

2012-10-21 16:54朱绍霞
卷宗 2012年11期
关键词:水浒传语言文化

朱绍霞

摘要:中西方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和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造成了语言与文化的不同,这就会造成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不可译现象。本文以沙伯理所翻译的《水浒传》为例,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这种现象。

关键词:水浒传;不可译;语言;文化

一、引言

“不可译性”是指一种语言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无法实现或无法完全实现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的沟通或理解。由于源语和译入语本身语言特征不同和文化背景不同,做到译作和原作完全对等是几乎不可能的。

英国翻译理论家卡德福特根据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将其分为语言上的不可译性和文化上的不可译性。本文采用卡德福特的分类原则,以美国翻译家沙博理翻译的《水浒传》为例,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汉语翻译成英语中存在的一些不可译情况。

二、不可译

(一)语言方面

语言上的不可译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由于各自独特的特点,造成在翻译过程中语音、词汇、意义等层次上的不可译。沙伯理曾在前言中说到的,书中有很多的官衔和行政部门、军队称号、风俗习惯、家庭装饰、礼节仪式、宗教事务、双关语、玩笑、文学典故等在英语中并无对等的词汇。除沙老提到的这些方面,还有很多汉语和英语不完全对应的例子。本部分从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1.语音。这主要体现在小说中诗词的翻译上。《水浒传》中有大量的诗词,在每回的开头和结尾都有诗词,或介绍本回内容,或引出下回故事,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这些诗词采用的形式有平衡句、对仗句、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中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极具节奏感。但正如王佐良先生曾经指出的:“至今英美译得比较成功的中国诗绝大多数是不押韵的。”汉语和英语在发音方面的差别决定了译者在翻译诗词时将会面对很大的困难。众所周知,诗词一向最令译者头疼,虽然可以翻译其意思,但却很难保持原文的美感。沙博理只是翻譯了原著中较为重要的几首诗词,其他都采取了删减的处理方法。这样做肯定会使《水浒传》中展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压抑和消解,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仅凭一人之力,将全书中所有的诗歌都翻译成英文,而且还要保留原来的美感,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2.词汇。汉语和英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在汉语中,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和多意字。作者在使用其中某个字的时候,可能就包含着多个意思。但将其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因为两种语言词汇的差别,可能只能翻译出其中之一的意思。如《水浒传》中鲁智深的绰号为花和尚。“花”这个字既指其身上的“绣花”(即纹身),又暗含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和尚,既喝酒吃肉,又不守清规。如中文中还有“花花世界”、“花花肠子”这样的词语,这里的花有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意思。而沙老在将之翻译成英文的时候,只翻译出了其中之一——thetatooedmonk,即纹身。英文当中并没有特别合适的词去跟“花”字相对应。

再者,在古代的中国,等级、尊卑、长幼观念根深蒂固,怎样自称、怎样称呼他人都有一定的习惯。例如,在《水浒传》中,鲁智深对自己的称呼是“洒家”,年长的人会称自己为“老汉”,为了表示谦虚,称自己为“小可”,称对方为“尊驾”,等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西方没有这么多的等级差别,甚至孩子对父母都可以直呼其名,因此英语中的称谓都比较简单,只有基本的你我他,没有这么多色彩丰富的词去一一对应,因此沙老将这些词一律译成了"I"或"you"。这样一来,原著中词汇的丰富性在译作中就会大打折扣。

3.修辞。跟许多中国古代其他章回体小说一样,《水浒传》每章的题目都采用了对偶的手法来增加美感,如第一回的题目——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都是很工整的对偶句。原文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沙老在翻译中肯定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也努力地想保留这种美感。他对这两个题目的翻译分别是:ArmsInstructorWangGoesSecretlytoYananPrefecture,NineDragonsShiJinWreaksHavocinShiFamilyVillage;MasterShiLeavesHuayinCountyatNight,MajorLuPummelstheLordoftheWest.在第一个例子中,ArmsInstructorWang与NineDragonsShiJin相对,YananPrefecture与ShiFamilyVillage相对,GoesSecretly与WreaksHavoc相对,但前者是动词加副词,而后者是动词加名词。此外,即使前两个部分,在字数上也并不相同,不符合中文对对偶的定义。

(二)文化方面

文化差异是造成不可译的主要原因。中西方由于所处地域不同以及各自有着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由于文化原因而引起的不可译,在翻译过程中屡见不鲜。[3]

汉语中有一些成语带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其背后往往对应着某些典故故事。如“南柯一梦”这个成语在书中出现多次:第六回的“可怜两个强徒,化作南柯一梦”以及第六十五回的“被晁盖一推,撒然觉来,却是南柯一梦”。沙老的翻译分别是"Poorruffians,theirlivesvanishedlikeadream"和"ButChaoGaigavehimapush,andhesuddenlywakened,asiffromadream"。沙老在这两处都把这个成语简单地翻译成了"dream",但熟悉这个成语的人都知道,除了梦之外,它还隐含着一个典故。根据这个典故,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做了一场大梦或比喻空欢喜一场”。而沙老的翻译却将之进行了弱化,其中蕴含的文化韵味已荡然无存。

又如,中国古代的时间表示。在西方计时法传入中国之前,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计时。天干地支是古代纪年纪月纪时用的二十二个汉字,天干十个,地支十二个,两者搭配使用,形成六十甲子,在年月日时里循环使用,周而复始。地支中的每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都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但这些词在英语中并无对应词。如在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中,有这样一句:辰牌巳后,早到那山下。沙老是这样翻译的:Theyreachedthefootofthemountainbeforemid-morning.因为文化的差异,沙老所能做的只能是把大意翻译出来,至于其中所隐含的文化,只能不了了之了。

再如,神话人物的翻译。由于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地解释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矛盾、变化,于是借助幻想,把自然力拟人化。神话往往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但是各个国家因为文化不同,发展轨迹不一样,所以神话传说也各不相同。在《水浒传》的引言中,提到了中国的两位神话人物,赤脚大仙和太白金星。赤脚大仙和太白金星是道教传说中的仙人,这两个人物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是不存在的。沙伯理将其翻译成barefootimmortal和GreatStarofWhiteGold。前者的翻译应该说还是不错的,西方读者即使不知道这个人物的由来,也可以对其形象有所了解。但是太白金星的翻译却是不明所以。根据中国的神话传说,太白金星是启明星的神格化人物,这颗星星也称为“太白”或“金星”,两者指代意义相同。如果是按照星星的名称来翻译,英语中有对应的单词,即Venus。但是该词又可以指代罗马神话中的维纳斯女神。沙老弃用该词可能也正是怕对译入语读者产生误导,但是其最终所选择的翻译却是让人一头雾水,我相信即使熟悉英语的中国人看到这个名称,也未必知道他就是太白金星。

最后,俗語的翻译。中文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形成了一些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俗语,其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简练而形象化,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水浒传》中有很多这样的俗语。如“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不求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不怕官,只怕管”等等。这些俗语有的汉语和英语在文化上是有交集的,如"Meetingamanoffameisbetterthanjusthearinghisname"就能很好地反映出“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的意思。但有些俗语因为缺少文化的交集,翻译起来就很牵强。如“有眼不识泰山”,沙老将其翻译成"haseyesbutdidntrecognizeMountTaishan"。虽然字面上的意思出来了,但西方人不能像中国人那样了解泰山所代表的含义,其实在汉语中,泰山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山脉,而已经转化为重量和重要性的标志,如果译文的读者不能理解泰山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独特地位,肯定对这一说法不明所以,所以从文化层面上来看,这样的翻译是有缺憾的。

三、对策

这种不可译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对于语言方面(尤其是语音方面)的不可译,译者几乎可以说是毫无办法。刘宓庆先生认为,造成汉英双语转换中不可译现象的原因是语言表层(语音结构层)不存在双语转换的信息通道,双语的对应只能在语义结构层进行。一首优美的中文诗歌翻译成英文,肯定会丢失掉中文的大部分美感。《水浒传》为数众多的诗歌中,沙老只尝试翻译了几首。但就是这几首诗歌,也只是翻译出了原作的意思,至于其中的韵律、节奏、对仗等,都在翻译的过程中消失殆尽了。但对于文化方面的不可译,译者并不一定束手无策。如对于“有眼不识泰山”的翻译,译者可以采用这种直译同时加脚注的方法,让译入语的读者对泰山以及其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特殊意义有所了解,从而达到更好地理解这个俗语和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类似的例子还有“三十六计,走为上着”。沙老的翻译为"Ofallthethirty-sixwaystogetoutoftrouble,thebestwayis_leave."该俗语的翻译就比前者要好的多。虽然译入语读者未必知道为什么会有三十六这个数字,但是可以知道这三十六种方法都是可以摆脱困境的方法。当然更好的办法是再加一个注释,向读者说明这三十六种方法的由来。

四、结论

中西方因为地理位置不同和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进程,造成了语言与文化的不同。文化影响语言,自然两种语言会有无法完全对等或是对应语言缺失的情况,这就会造成从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不可译现象。但是,这种不可译性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这些不可译现象可能会逐渐变得可译,译者的任务就是在保证译文准确的基础上,从文化交换的角度来审视翻译,尽可能还原原著中所涉及的文化。

参考文献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全传[M].长沙:岳麓书社,2012.4:47-54,508-514

[2]SidneyShapiro.OutlawsoftheMarsh[M].北京:外文出版社,1995:81-98,1033-1048

[3]刘明录.论汉英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及其转化策略[A].海南:琼州学院学报,2007.8:104-106

[4]许芳.汉英翻译中的不可译性成因研究[A].湖北: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3:99-100

[5]孙建成.水浒传英译的语言与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149-153

[6]张晓华,曾米鲁,李伟.谈由文化差异导致文学风格的不可译性[A].内蒙古: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278-279

猜你喜欢
水浒传语言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水浒传》(节选)教学案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