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探折

2012-11-02 09:10刘晓玲
关键词:两型社会试验区城市群

刘晓玲

(中共湘潭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湖南湘潭411100)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与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系探折

刘晓玲

(中共湘潭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湖南湘潭411100)

“两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内在统一的。从理论上来看,两者的内涵、本质是统一的。建设“两型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发展转型升级的战略。从实践上来看,4年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探索过程,为实现并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了现实基础。随着“十二五”时期的深入推进,我们要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两型社会”;经济发展方式;长株潭

2007年12月14日,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实现并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了良好的契机。构建和谐湖南,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生态文明的新型发展道路,就必须“两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

一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是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

2010年6月8日,湖南省委召开常委专题会议,就湖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进行研究部署。[1]148-165省委书记周强强调,要以建设“两型社会”作为湖南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目标,以发展方式的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2]13-202010年10月18日,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二五”规划建议,用“五个坚持”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出了明确部署。其中,把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3]31-37

(一)从精神实质上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两型社会”建设是统一的

“两型社会”建设,实质上就是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两型社会”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目标,两者有机统一于科学发展之中。[2]13-20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本身也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扩展和丰富。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时,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一提法中的“增长”改为“发展”,这意味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丰富发展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内涵也随着扩展。狭义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改变要素投入结构,实现“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广义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改变要素投入结构外,还要改变需求结构、供给结构,涵盖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各个方面。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正是为了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的难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在生产、建设、流通和消费等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的资源消耗,从而最大程度上地减轻经济快速发展所引发的巨大环境资源压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正是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党中央和国务院在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设立了“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此不难看出,两者在本质要求上是高度一致的,在理念、目标上也是切合的。

(二)从实践进程来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两型社会”建设是吻合的

从经济总量上看,在“两型社会”试验区的带动下,4年来,湖南地区生产总值持续不断的攀升。经济总量由2007年的9145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9635亿,在中部六省中,总量排名从第三位跃居第二位。2009年,全省经济增速位居六省首位,虽然随后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更能反映各地经济发展程度的人均GDP的位次却首次出现上升。2011年湖南GDP居第二位,增速居第三位,人均GDP列第二位(见表一和表二)。这说明湖南经济发展初步呈现出“快中见好”的状态,“两型社会”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互契合。

表一 全国及中部六省生产总值及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表二 全国及中部六省人均生产总值及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变化情况

从发展阶段上看,目前湖南省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完成阶段,工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带动力。2007年,湖南“两型社会”建设的起步之年,全省人均GDP约为2000美元;2009年增长至2962美元; 2011年约为4682美元(根据表二用平均汇率计算)。按钱纳里模型,湖南省的经济发展完成了由工业化初级阶段到工业化中期的起步阶段,再到工业化中期的完成阶段,并即将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2011年全省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8083.15亿元,增长18.2%,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增幅,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41.2%。在此阶段上,技术创新和信息化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特征。

从经济发展的需求动力来看,湖南仍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潜力尚未完全发挥。作为内陆省份的湖南,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小。这一局面至今没有改变。根据有关资料显示,2010年全省投资、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8%、46.3%和-3.1%,2011年湖南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5%。

综上所述,从实践进程和效果检验来看,湖南的“两型社会”建设采用是一种科学的、高水平的、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的发展方式。因此,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恰恰体现了转方式在实践层面上的具体要求,也是两者的结合部。“两型社会”建设的内涵为湖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选择。“两型社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二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现实基础

四年多来,湖南省着力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全省呈现出发展速度加快、发展质量提升、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效益改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可以说,“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践,为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一)国家级试验区为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带来了政策红利

在区域振兴的背景下,湖南省处于中部崛起战略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个区域经济战略中。

一方面,中部崛起战略为湖南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南地区正得到国家资金和政策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作为国家级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获得了改革先行先试权。通过产业、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等重大领域的深度改革,争取了中央以及国家各部委的资金、技术、重大项目等支持。目前,已有34个部委与湖南签订了部省合作框架协议,71家中央企业先后落户长株潭城市群试验区。

(二)“两型产业”的构建为湖南产业结构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试验区成立以来,“两型产业”快速发展,基本构建起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明显的“两型”产业体系。

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等“两型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到目前,全省已有食品、工程机械、文化等7个千亿元级的产业集群。生物医药、新材料、风电装备、太阳能光伏等产业产值保持30%以上快速增长。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已成为湖南的“名牌产业”和“名片产业”。2010年,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25%,长株潭城市群成为了中国名副其实的“工程机械之都”。2009年,长株潭获批为全国7大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也是中部地区唯一一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以此为契机,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2011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88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7年的9.3%提高为2011年的14.7%。

另一方面,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形势看好。例如,湘钢通过推进十大节能技改,每年可节约能量约30万吨标准煤,高炉煤气回收率达到99%,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95%,污染排放合格率到达96%;湖铁通过改进低碳铬铁生产工艺每炉电耗降低2000千瓦时。实践证明,通过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完全可以实现“两型化”发展。

(三)“3+5”城市群建设为湖南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

湖南一直在集中力量把长株潭打造成省域经济核心增长极,将原来的“城市+农村”分散布局改变为现在的以“3+5”为骨架的城镇集中布局,初步实现了经济发展空间布局转变。

2011年“3+5”城市群的8个市,区域总面积9.6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45.8%;人口40119万,占全省的59.7%;GDP实现15499.08亿元,占全省的78.8%;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78.7%;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7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76.1%;进出口占全省的93.3%。

2011年,“3+5”城市群人口密度达到415人/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以长沙为核心、其它7市为骨架,40个县城为支撑的大中小城市、城镇组成的城市体系。其中,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增长极日益突出。2011年,长株潭三市GDP总量为8320.62亿元,同比增长14.4%,高出全省平均增速1.6个百分点。长株潭三市占全省的GDP比重由2007年的37.86%上升到了2011年的42.38%。目前,在城乡统筹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长株潭试验区的新农村建设也显示出勃勃生机。2011年,长株潭城市群三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400元、9327元和9400元,比全省(6567元)高出6833元、2760元和2833元。

正是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建设实践,湖南省不断形成促进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势、技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快速积累实现地区跨越发展的要素条件,并为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赢得了先机,打下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三 以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加快湖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探析

“十二五”规划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强调要把“两型社会”建设作为转变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必将推动全国“两型社会”建设高潮的到来。湖南要立足阶段性特征,根据自身的试点经验,坚持在“两型社会”建设中转方式,同时又以转方式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一)坚持“两型”引领,实现发展观念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往哪里转?总要有个目标和方向。湖南的实践以及下一阶段的实践,仍要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为方向,引导经济结构、基础设施、生产布局、体制机制、生态环境、社会结构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革,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加快,走经济发展、生活富足、生态文明的新型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坚持“两新”主导,实现区域发展战略转型

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的以“两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两型”,以“四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带“两型”的战略部署,[1]148-165`全省要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为主导战略,通过“两型社会”建设,加快形成“两型”产业体系和新型城镇化格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落实到“两新”中,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传统的工业化、城镇化新路。

其一是,以新型工业化作为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同时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依托项目建设促转型。项目建设是调结构、促增长的主要抓手,也是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要通过建设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新项目,实现以增量带动存量的调整和优化。

其二是,加快推进湖南特色新型城市化,统筹推进“3+5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湖南搞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依托长株潭城市群,要着力加强以长株潭一体化为核心的“3+5城市群”建设,形成湖南省域经济增长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全省城乡区域协调统筹发展。

(三)坚持创新驱动,实现发展内涵的转变

改革创新是“两型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地走创新型湖南发展路子,才能破解阻碍发展方式转变和制约“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因此,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一批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从而增强转方式的动力和活力。

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实践,既为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契机,也提供了现实基础。在长株潭城市群的未来建设发展过程中,要以“两型社会”建设为抓手,实现并加快湖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性。

[1]湖南省委党校.率先“两型”示范全国[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48-165.

[2]周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J].新湘评论,2010(8):13-20.

[3]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一编研部课题组.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突破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31-37.

On the Relationship of Building“Two-oriented Society”at Chang-Zhu-Tan and the Transi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Hunan Province

LIU Xiao-ling
(Department of Economic,Communist Party's School of XiangTan,Xiangtan 411100,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Two-oriented society”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s are immanent and unified.From a theoretical point,both of their connotation and essence are consistent.The construction of“two-oriented society”itself is a strategy for development,transition and upgrading.From a practical point,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hang-Zhu-Tan city group in last4 years provides realistic basis for the transition of Hunan's economy development patterns.With the 12th Five-year Plan,we must take the opportunity of constructing the“Two-oriented”at Chang-Zhu-Tan to accelerate the transition economical of the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Hunan province.

“Two-oriented Society”;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s;Chang-Zhu-Tan

F207

A

1671-1181(2012)03-0009-04

2012-04-13

刘晓玲(1981-),女,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世界经济。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试验区城市群
18个自贸试验区
各试验区先行先试 探索创造模范做法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展望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两型社会建设中的图书馆治理
城市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4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
“两型社会”视角下的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集群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