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输注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2-11-06 02:13伍昌林党鑫堂
医学综述 2012年24期
关键词:病种制品红细胞

朱 奕,伍昌林,党鑫堂,李 岚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输血科,广东深圳518000)

输血作为目前仍不可替代的一种治疗手段,保证其安全有效是输血医学永恒的课题。随着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提高,成分血逐步取代了全血,作为改善机体缺氧状态,红细胞悬液成为临床上用量最大的血液成分[1]。临床上对输注红细胞引起的免疫学反应广为关注,但对输血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红蛋白升高不理想的现象重视不够[2]。红细胞无效输注既浪费了宝贵的血液资源,也可能延误患者的治疗。现对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6月临床输注红细胞的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红细胞输注效果评价 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6月输注红细胞的患者共3357例次(同一患者24 h内所有输注计算为一个例次),输入红细胞制剂9895 U。输红细胞制剂后24 h内复查血红蛋白,并与输血前相比较,如果血红蛋白没有升高到预期值,并在排除继续失血、血液被稀释等原因,且临床未见溶血性输血反应体征后,视为红细胞无效输注。输红细胞制剂后血红蛋白升高预期值按八省市无效输血协作组提出的试行标准判断[3]:血红蛋白升高预期值(g/L)=供者血红蛋白(g/L)×输入量(L)×90%/患者体质量(kg)/0.085(L/kg)

1.2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红细胞无效输注与病种、性别、年龄、既往输血次数(妊娠一次计算为一次输血)、红细胞制品贮存时间以及红细胞制品品种之间的关系如表1~2所示。红细胞无效输注在各个病种中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61,P <0.01)。

表1 红细胞无效输注在各个病种中的分布

表2 红细胞无效输注与性别、年龄、既往输血次数、红细胞制品贮存时间和品种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红细胞无效输注在临床较为多见,却一直未能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无效输注不仅延误患者的治疗时机,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也造成巨大的血液资源浪费。该项研究结果显示,红细胞无效输注在性别、年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与既往输血次数有关,且随着输血次数的增多呈上升趋势,可能因为多次输血,导致异体免疫和致敏,产生针对红细胞抗原的相应抗体,当再次输入红细胞时由于抗原抗体反应而导致红细胞破坏,引发无效输注。②多见于血液病与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能与该类患者长期反复输血有关。③受红细胞制品贮存时间影响,时间越长,无效率越高,因为在储存期间,受条件限制,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受损,细胞膜的流动性和通透性发生改变,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聚集性增加,细胞弹性下降使细胞变硬[4-5],影响微循环的有效灌注和器官供氧,进而影响输血效果;同时也可能与血制品中一氧化氮的下降有关[6-7]。④与红细胞制品品种有关,滤白红细胞和洗涤红细胞因为去除了大量的人类白细胞抗原成分,显著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输注有效率[8]。

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表明同种异体红细胞输注可能危害受血者。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随机试验中大剂量输血同限制输血比较,前者能够增加输血相关疾病发病率20%左右。对于临床医师来说,认识到红细胞输注的有限好处或者潜在危险,有利于制订具有针对性和限制性的红细胞输注方案[9-10]。该项研究结果表明,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正确选用新鲜的红细胞制品可降低输注无效率。

[1]丁琪,马红丽,杨育红,等.慢性病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与免疫系统变化的关系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6):335-337.

[2]夏荣,兰炯采.重视红细胞输注无效,提高临床输血效果[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1):5-6.

[3]吕运来,负中桥,兰炯采,等.红细胞无效输注回顾性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07,20(3):220-221.

[4]Bonaventura J.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loss of vasoactive nitric oxide during red blood cell storage[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7,104(49):19165-19166.

[5]Koch CG,Li L,Duncan AI,et al.Transfusion in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s associated w ith reduced long-term survival[J].Ann Thorac Surg,2006,81(5):1650-1657.

[6]Reynolds JD,Ahearn GS,Angelo M,et al.S-nitrosohemoglobin deficiency:a mechanism for loss of physiological activity in banked blood[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7,104(43):17058-17062.

[7]Bennett-Guerrero E,Veldman TH,Doctor A,et al.Evolution of adverse changes in stored RBCs[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7,104(43):17063-17068.

[8]Blumber GN,Heal JM,Gettings KF.WBC reduction of RBC transfusions is associated with a decressed incidence of RBC alloimmunodel[J].Blood,2005,105(2):847-854.

[9]Kor DJ,Van Buskirk CM,Gajic O.Red blood cell storage lesion[J].Bosn J Basic Med Sci,2009,9 Suppl 1:21-27.

[10]Hu W,Jin R,Zhang J,et al.The critical roles of platelet activation and reduced NO bioavailability in fatal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in a murine hemolysis model[J].Blood,2010,116(9):1613-1622.

猜你喜欢
病种制品红细胞
粮油制品检验工作的思考分析
浅谈食品接触之“竹纤维”制品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污泥预处理及其在硅酸盐制品中的运用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及网织红细胞参数对肾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意义
湖南省:按病种收付费新增胃息肉等54个病种
“新病种”等十五则
看病花钱,心里“有数”
我国全面推进按病种收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