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 TNFR-Fc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2012-11-11 00:47陈书琴陈玲玲
重庆医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红细胞关节炎

陈书琴,陈玲玲,沈 兴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四川泸州646000)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JIA)以慢性非化脓性滑膜炎为主要病理改变,并伴有全身症状和多器官损害,是造成患儿致残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患儿的身心有着极大的危害,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可能与外来致病原、遗传因素及自身免疫反应有关[1]。传统治疗JIA以非甾体抗炎药物、糖皮质激素、甲氨蝶呤为主,而生物制剂有利于快速缓解症状,遏制病情发展。为了了解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ecombinant human tumor necrosis factor-O receptor,rh TNFR-Fc)对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作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1年10月在本院儿科门诊或住院确诊的JIA患儿18例,符合2000年国际风湿病学联盟关于JIA的诊断标准[2]。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8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女6例,男2例;年龄6~14岁;病程(23±16)个月。另外10例为对照组,女7例,男4例;年龄4~14岁;病程(16±9)个月。

1.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者注射rh TNFR-Fc,每次0.4 mg/kg,每周2次(或每次0.8 mg/kg,每周1次),皮下注射,用药8周;同时口服或者静脉注射甲氨蝶呤,每周用药10 mg,用药8周。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给药方式和剂量同研究组。

1.3 临床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估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l、2、4、8周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关于JIA疗效评价标准(ACR30、ACR50、ACR70)来评价治疗效果[3]。ACR30定义为与治疗前相比,6项核心指标中至少有3项有大于或等于30%的改善;ACR50定义为与治疗前相比,6项核心指标中至少有3项有大于或等于50%的改善。ACR70定义为与治疗前相比,6项核心指标中至少有3项有大于或等于70%的改善。同时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注射部位反应,以及皮疹、发热、寒战、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ACR30、ACR50、ACR70比较 治疗组治疗1周后4例(50.0%)患者达到了ACR30的缓解标准,3例(37.5)达到了ACR50标准,1例(12.5%)达到ACR70标准;2周后6例(75.0%)达到了ACR30标准,5例(62.5%)达到ACR50标准;治疗第4周,全部患者都达到了ACR30标准,4例(50.0%)达到ACR70标准;治疗第8周,7例(87.5%)的患者达到ACR50标准,6例(75.0%)的患者达到ACR70标准。治疗组治疗后第1、2、4、8周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症状缓解例数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和红细胞沉降率比较(±s)

组别 时间 细胞沉降率(mm/h) CRP(mg/L)治疗组 治疗前58.5±24.3 67.8±32.6治疗后8周 15.9±5.6 5.8±2.4对照组 治疗前 57.9±23.3 63.4±28.3治疗后8周16.1±5.83 6.1±2.63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患儿在治疗8周时间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正常,无皮疹、发热、胃肠道反应。

3 讨 论

JIA是最常见的一种儿童风湿性疾病,是导致儿童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临床上多采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和甲氨蝶呤为主联合用药[4]。而传统方法治疗效果不佳,很快出现关节畸形。TNF-a在JIA的发病途径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并最终导致滑膜和关节软骨的破坏[5]。TNF-a拮抗剂通过靶向治疗影响JIA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可迅速减轻炎症,抑制关节破坏[6]。rh TNFR-Fc是一种采用重组DNA技术生产的融合蛋白,可以特异性地阻断TNF-α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rh TNFR-Fc治疗起效快,效果优于对照组,与甘江等[8]研究结果一致。

rh TNFR-Fc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注射部位反应及感染,本研究结果没有不良反应发生,肝肾功能、血常规、心肌损伤标志物均无异常。本研究观察时间短,样本量小,药物的不良反应还需进一步观察。

[1]方瑞,都鹏飞.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实用全科医学杂志,2008,2(2):190-191.

[2]Foeldvatri L,Bidde M.Validation of the proposed ILAR classification critera for 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International League of Associations for Rheunmtology[J].J Rheumatol,2000,27(4):1069-1072.

[3]Giannini EH,Ruperto N,Ravelli A,et al.Preliminary definition of improvement in juvenile arthritis[J].Arthritis Rheum,1997,40(7):1202-1209.

[5]何晓琥.幼年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与治疗的若干问题[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11):675-676.

[6]沈海丽,魏佳熙,朱琴.IL-l,IL-10及TNF-α在活动性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者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中医骨伤骨伤科杂志,2007,9(1):3-5.

[7]Raza K,Buckley CE,Salmon M,et al.Treating very early rheumatoid arthritis[J].Best Pract Res Clin Rheumatol,2006,20(5):849-863.

[8]甘江,胡世耀,敖志文,等.甲氨蝶呤联合益赛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1,46(5):440-441.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红细胞关节炎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随机对照研究